蘋果對供應商,究竟怎麼樣?

2022年07月02日08:24:29 科技 1164

蘋果對供應商,究竟怎麼樣? - 天天要聞

網上有很多文章,談到蘋果對待供應商如何如何,大抵是負面的居多,也經常有人向我求證。我沒有在蘋果工作過,也跟蘋果沒什麼商業關係,這裡純粹是從第三者的角度,基於我在硅谷20年來的所見所聞,以及硅谷頂尖高科技企業在供應商、供應鏈管理上的普遍實踐,分享一些個人看法。

問題1:蘋果吃肉,供應商喝湯。蘋果給供應商的利潤真的薄如刀片嗎?

有位記者問我這個問題,我就給她打了個比方:假定您寫篇詳實的報告,前後花了幾周的時間做調研,熬了好多燈油,現在稿子寫出來了,我幫您敲到計算機里(往前走個二十年,街道上的打字服務多得是)。如果這報告值10000元,您願意給我支付多少錢?100塊錢估計已經夠好了。

這世上的確是有人在吃肉,但那是因為他們乾的是吃肉的事;有人喝湯有人啃骨頭,因為他們的價值也只有喝湯啃骨頭的份。蘋果是賺了大頭的大頭,但那是數萬優秀工程師辛勤創新的結果,並不是哪個政府給予的特權,有什麼不公平呢?前些年,房地產大亨們賺得盆滿缽滿,他們在吃肉,施工企業連湯都沒得喝呢,咋就沒人拿這做說事呢?

是的,蘋果的很多供應商的利潤率是相當低,有的甚至虧本。但我們不能一看到這個,就把賬算到蘋果頭上。就拿2021年來說,台積電的最大客戶是蘋果,26%的營收來自蘋果,但凈利潤率卻高達37.5%(看清楚了,是凈利潤,不是毛利);蘋果也是高通的兩個最大客戶之一,而高通的凈利潤率也有近27個百分點。為什麼台積電、高通也在吃肉,甚至比蘋果還吃得多(蘋果凈利潤為26%)?這在於他們的價值:在最頂尖的芯片領域,沒人做得比台積電和高通更好;蘋果的手機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芯片好。

利潤薄如刀片的主要是代工企業。代工行業增值有限,利潤能高到哪裡去?但也並不是說蘋果的代工商就更糟糕。比如富士康給蘋果代工,雖說“利潤薄如刀片”,2021年也有4.6個點的凈利。那全球第二大的代工商偉創力呢,沒多少業務來自蘋果,為什麼同年只賺2.5個點呢?給蘋果代工不賺錢,那給小米代工呢?雷軍高調地說過,小米的綜合硬件凈利潤不超過5%(多麼偉大的情懷啊),那小米的代工商應該賺很多才對吧?作為小米手機的主要代工商,富智康2021年的凈利潤是0.7%,當然這比2020年虧本要好多了。

知己者不怨人。在這個世界上,你得到的就是你應得的。企業要改變在供應鏈上的地位,獲得更高的回報,必須得提高自身能力,做更高附加值的事情才行。

問題2: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很高,而且不講情面,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果斷換人。的確是這樣嗎?

我想問的是,您的手機過熱、過慢、死機,屏幕破損的話,您會給蘋果、OPPO、小米這些企業講情面嗎?高要求有什麼錯嗎?要做出那麼好的產品,我們就得高要求。在很多關鍵零部件上,手機廠商們用的都是同樣的供應商,為什麼蘋果的產品毫無瑕疵,而別的公司就經常出問題呢?還不是因為蘋果的要求高,質量更好(當然蘋果也付更高的價格)。

對於優秀的供應商來說,頂級客戶的高要求不是問題——那正是優質供應商脫穎而出的機會;真正難對付的是那些劣質競爭對手們搞關係,不正當競爭。這就跟公司里,優秀的員工並不擔心工作有多難,有幾個人因為工作而累死?真正讓人白了頭的是公司政治。這也是眾多硅谷企業的特點:供應商干好活兒就行了,用不着在“人情”“關係”上下功夫。我在硅谷管供應商的時候,供應商從來不用討好我,因為他們知道那沒用;是騾子是馬,績效上見分曉。這也是跟頂級客戶合作的好處:簡單。

頂級的供應商也是在高要求下成長起來的。他們跟蘋果這樣的頂級客戶合作,為了達到那些嚴酷的要求,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但也練就一身好本領,成為他們進入更多領域,打入更多客戶的名片。可以說,蘋果提升了多個行業的水平,歷史上沒有哪一個企業能比擬,而中國供應商可以說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喬布斯不做慈善,蘋果不講情面。一個企業,做出那麼多偉大的產品,讓十億計的消費者滿意,給股東頂級的回報,給員工優厚的報酬和發展機會,根本原因是他們是實幹者,而不是“說了就等於做了”。鋼鐵俠馬斯克曾經調侃,你看那麼多的巨無霸們,上次開發出一個好產品,都是什麼年月的事呢?而蘋果呢,體量這麼大,卻每年都在推出頂級的產品,十年如一日地引領行業,離不開他們十年如一日的高要求,不光是對供應商,而且是對自己。

不講情面,並不意味着供應商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立馬換人。跟那些優秀的硅谷企業一樣,蘋果對關鍵供應商與其說是輕選擇、重淘汰,不如說是重選擇、輕淘汰。要跟蘋果這樣的企業做生意,要經過嚴格的審核,不管是生產、質量、工藝還是技術,都得滿足特定的要求,否則要有相應的改善計劃。一旦供應商證明是眾多同行中的佼佼者,蘋果這樣的企業會通過後續的管理來持續改進,而不是為了最後五分錢,動不動就淘汰供應商,從頭來過。

在電子產品行業,關鍵供應商的更換是個長周期過程,動輒以年為單位。像歐菲光這樣的企業,看上去是突然被蘋果淘汰,其實不過是我們突然知道罷了:像鏡頭、芯片這樣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布局往往得提前一年兩年甚至數年;從沒有入選蘋果的下一代產品開始,歐菲光就已經出局了。所以這些關鍵的供應商替換,我們外人知道的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

貌似絕情,其實在蘋果這樣企業的高要求下,供應商要麼與時俱進,要麼沉舟側畔,沒有別的選擇。畢竟,蘋果更換供應商,更多的是基於技術、工藝和質量,這比那些因為拿不到供應商最後五分錢而動輒淘汰的公司來說,不知要好多少倍了。

問題3:很多供應商向越南、印度轉廠,是否跟蘋果有很大關係?

製造業,特別是大批量製造業的轉移不是新聞。幾十年前,製造中心從北美轉到東南亞,然後從東南亞轉到中國大陸,現在向越南、印度等更低成本地區轉移。每一次的產業轉移,在轉出國都會成為政治性的話題。就拿當年的美國來說,人們對“外包”是如此敏感,甚至找別的詞來代替,但都沒法阻止產業轉移。

蘋果供應鏈在不同國家的布局,也不用過分政治化。對於蘋果來說,只有40%左右的營收來自美國,他們也不靠美國政府的合同賺錢,你說能有多大動力做美國政客們的馬前卒,跟別的國家國家過不去?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當然也會考慮到投資環境、國際政治,但用不着過分解讀。這就如我問您,附近的小區開了個新飯館,物美價廉,老闆也和氣,您還會去樓下那個小飯館,看老闆娘的臉色嗎?

對於中國來說,低附加值的製造業轉移,並非什麼壞事。想想看,誰還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生產線上,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接受噪音、高溫、灰塵的洗禮?這也逼迫我們的企業產業升級,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要走的總是要走的,而且是應該走的。即便留住,或者回來,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就拿美國來說,一直在叫嚷着製造業迴流,但真正回來後,又有幾個人願意去做那些低收入的工作呢?富士康要逆天命,實現特朗普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在威斯康辛州投資百億美元建廠,最後還不是步履蹣跚,層層縮水,雷聲大雨點小。

蘋果作為全球的頂尖企業,在製造業的流動上扮演關鍵角色,甚至是領導角色。因為只有蘋果這樣的大企業,才有資源率先行動,也獲取先發優勢。我不認為蘋果這樣的企業做錯了什麼。作為中國供應商,跟隨頂尖客戶推進業務的全區就會,在這一歷史性的轉變中獲取最大回報,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就如當年美國製造業外流,美國供應商到東南亞、中國大陸設廠的一樣。

當然,我們今天談起越南、印度,就跟二三十年前香港、台灣談起大陸一樣。越南、印度是沒有很好的基礎設施,員工的訓練也不好,配套行業也非常薄弱。莫笑少年窮。不要忘了,三十多年前摩托羅拉剛到中國,連做個手提紙袋,都得手把手地教本地供應商。這也是全球尋源的挑戰:一個地區的供應商價格太高了,就到成本更低的地區,那裡的供應商價格很好,但質量不好;等到這個地區供應商的質量好了,價格就不好了,於是就到下一個低成本地區,開始新的輪迴。

來的要來,走的要走,都是自然規律。同樣半瓶水,有的人看到的是半空,我更希望你看到的是半滿。總體來說,跟蘋果這樣的客戶合作是個幸運的。蘋果的技術在逐年迭代,供應商只要能夠保持同步,業務就有一定的可預見性,利潤即便不高,也是有的賺。想想看,名企很多,有多少是曇花一現。就手機來說,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黑莓、HTC,還不要說日本的那些,各領風騷沒幾年。如果供應商在他們的船上,還不早都一併成了歷史。

更多供應鏈管理原創文章及劉寶紅培訓,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供應鏈管理專欄

蘋果對供應商,究竟怎麼樣?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HMD真會玩,復刻Lumia的新機,後蓋可能不是諾基亞Logo - 天天要聞

HMD真會玩,復刻Lumia的新機,後蓋可能不是諾基亞Logo

此前諾基亞推出了一款經典復刻機型——諾基亞3210 4G,沒想到上市後迅速售罄,變成了一機難求的“期貨”。網友不僅在諾基亞官微上催加產能,而且呼籲推出更多的復刻機型。自從沒能趕上智能手機的大潮,諾基亞手機迅速跌落神壇,變成了功能機的代名詞,
華為新品官宣:6月30日,直降結束 - 天天要聞

華為新品官宣:6月30日,直降結束

隨着華為產品和系統的不斷發展,已經形成自家的生態鏈,比如一個系統、統一生態,全新發布的HarmonyOS NEXT系統支持搭載在智能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眾多產品上。新系統的重點在應用生態圈,不再依賴於其它應用生態圈,而是建立了自家的鴻蒙應
越鬧越大!“關閉電商”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嗎? - 天天要聞

越鬧越大!“關閉電商”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嗎?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電商時代”,一句“關閉電商”的呼聲如平地驚雷,激起了社會各界巨大的漣漪。網友們的態度堅決而明確:電商必須倒下,為實體店讓路,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為萎靡的就業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但真相究竟如何?關閉電商,真的能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
東芝超快充電池 SCiB 容量密度提升50%,10分鐘即可充到 80% 電量 - 天天要聞

東芝超快充電池 SCiB 容量密度提升50%,10分鐘即可充到 80% 電量

IT之家 6 月 22 日消息,東芝攜手日本雙日株式會社及全球最大的鈮生產商巴西 CBMM,在巴西聯合發布了搭載東芝新一代 SCiB 電池的電動巴士原型車。據介紹,新型 SCiB Nb 電池使用了鈮鈦氧化物 (NTO) 作為負極材料,相比現有使用鋰鈦氧化物 (LTO) 作為負極材料的 SCiB 電池能夠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東芝 SCiB 電池的主要優勢...
【科技實話】蘋果AI賦能Siri 隱私安全卻成偽命題? - 天天要聞

【科技實話】蘋果AI賦能Siri 隱私安全卻成偽命題?

2024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宣布了其最新一代操作系統的更新,隨之而來的還有革命性的新人工智能平台Apple Intelligence和煥然一新的Siri,標誌着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是生成性AI方面有了重大突破。Apple Intelligence讓Siri有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AI助手。就像《鋼鐵俠》的管家“賈維斯”一樣,只需要一...
辰龍:倒計時開始!6.23日至6.28日,一場盛大的喜事即將揭曉 - 天天要聞

辰龍:倒計時開始!6.23日至6.28日,一場盛大的喜事即將揭曉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不,連咱們小巷口的旺財都開始掛上了紅綵球,搖尾巴興高采烈的。為啥呢?因為啊,從6月23日到6月28日,有一場盛大的喜事將要揭幕,就像老話說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家都憋足了勁兒準備狂歡一番。要說這喜事,可不單單是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