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2025年05月26日07:50:13 科學 7890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

眼下,正值毒品原植物罌粟的生長期。晨霧未散,一群搭載“科技之眼”的無人機悄然啟航,它們在百米高空掠過,穿梭于田間地頭、房檐屋角間,尤其關注綠地和小菜園等場景的角落,用高清鏡頭與智能算法,織起“空中巡查網”。

這不是普通的巡檢,而是一次“空中掃毒行動”:無人機拍下照片的同時,還記錄了地址,這些照片會被實時回傳至“ai(人工智能)罌粟識別大模型系統”,即使是石縫中藏匿的罌粟幼苗,也難逃“雲端法眼”。

5月23日至25日,“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逛展發現,當下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可謂五花八門,“罌粟識別”這種“冷門”應用在展會上也能找到,可見無人機應用之廣。

在這場無人機盛宴上,你還能看到中國無人機的技術之新,水上救援、高樓火災救援、大樓幕牆清潔、光伏板清潔⋯⋯這些傳統的無人機應用場景,現在有了更高的效率、更多樣的作業模式。

此外,全球首款量產“大載重氫能垂起固定翼無人機”、飛行時間破世界紀錄的“長航時無人機天花板”等多款“首個”“首創”產品亮相,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參與下,中國無人機“飛”上了新高度。有機構預測,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超過1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應用廣:無人機上演“破冰行動”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 天天要聞

5月23日,“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開幕

在“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連雲港空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空巡智能)的展位設在入口不太顯眼的一處角落,門頭算不上醒目,但在這家企業的海報上,“罌粟”兩個字挑動着觀展人群的神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幾次路過,總能看到工作人員被三三兩兩的參展觀眾圍繞。

一家無人機企業,怎麼還和罌粟扯上了關係?記者仔細打聽後得知,該企業主營罌粟航測識別服務,利用搭配了高精度攝像頭的無人機進行高空巡查,回傳的照片進入自研ai罌粟識別系統,可以快速識別在田間、山林、宅院等地小面積非法種植的罌粟。目前苗期識別率超過90%,花期和果期識別率超過95%,已助力破獲多起非法罌粟種植案件。

在我國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背景下,國內並沒有電影中一些東南亞地區大面積種植罌粟的情況,更多的案例是有人聽信土方小面積非法種植入葯等,據空巡智能丁遠洋介紹,“這類種植可能在院子角落、在屋頂、在山林里⋯⋯在無人機應用以前,還需要人力走訪排查,相當困難”。

“無人機+ai”的模式對禁毒巡查到底能有多大助力?據此前媒體報道,某地低空警務專班民警給出了對比數據:“以前我們5組人,共計近二十名隊員,去巡查一個300戶左右的村莊,全面細緻地探查下來一般需花費2小時。如果使用無人機巡查的話,邊飛邊觀測算下來需要三四十分鐘。”而搭載了ai的無人機將更快,15分鐘到20分鐘就能完成。

記者還了解到,由於禁毒行業的特殊性,涉及各類敏感和涉密信息較多,一般企業很難承接該類項目,a股市場上這類企業也不多見。

2022年5月上市的*st觀典(sh688287,即“觀典防務”)是其中一家,該企業宣稱是國內最早從事無人機禁毒產品研發與服務產業化的企業,其還介紹,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無人機禁毒服務市場每年可達30億元至40億元。

技術新:光伏清潔機器還能“打飛的”

藉助無人機,空巡智能、觀典防務等企業將禁毒服務做到了天上,也有企業將無人機的服務和產品做到了水裡。在展會上,南京開天眼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天眼公司)的產品外觀以鮮艷的橙色為主,有別於傳統無人機設備,這家企業的產品為飛行救生圈、智能飛行浮標、兩棲無人機等,主要用於水上應急救援、汛情檢測、水下科學考察等,特殊的造型吸引不少人圍觀。

“像這個(智能飛行浮標),是在無人機上搭載探測設備,可以對水深、水速、水環境、波浪、水文信息等進行監測,然後生成數據給到專業人員進行判斷,比如通過監測水流變化,判斷汛期的到來。”據開天眼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飛行救生圈則是通過遙控救生圈以飛行方式靠近落水者,並提供浮力實施水面救援,可實現水面二次起降,還能做到自主返航。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 天天要聞

展會上出現的“另類無人機”——飛行救生圈

“救援”是無人機最早應用的領域之一,例如高空消防這一領域早就有無人機的身影,主要以攜帶滅火彈、滅火乾粉、水等進行救援。北京瑋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瑋航科技)展出了全球首創的涵道風扇高空系留滅火無人機系統,由飛行平台+消防底盤車構成。

據瑋航科技工作人員介紹,飛行平台掛載消防水帶,可垂直起降至100米高空,噴射水流量超過20升/秒,滅火能力與頂級傳統消防車相當,是旋翼無人機的10倍以上。解決了傳統消防無人機作業高度、時間不足,無法近距離撲滅,效果欠佳等難題。

光伏巡檢、清洗,也算得上是無人機應用最早的場景之一,但記者在展會上與多位曾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士交流發現,他們大多認為,西北地區光伏板上的粉塵沙土較厚,有些光伏板上還有油污,傳統的無人機以水槍沖洗的方式效果有限。

在這類領域上如何繼續創新?星邏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邏智能)將類似於掃地機器人的光伏清潔機器人與無人機進行了結合,現場喊出“全球第一台會‘打飛的’的光伏機器人”口號。

據星邏智能工作人員介紹,其光伏清潔機器人與家庭掃地機器人類似,可自動規劃路徑、根據不同污漬採取不同清潔方案,解決傳統清潔效果不足的難題,還可自主與無人機配合,通過自動投放及回收系統“搭乘”無人機,在多個光伏面板及基站之間“漫遊”,減少人力管理及清潔成本。

產業鏈共同發力

展會現場,像瑋航科技、星邏智能等喊出全球“首個”“首創”的技術及產品不少。在這背後,是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力,關鍵技術的突破為無人機站上規模化應用“新台階”提供支持,無人機也“飛”上了新高度。

以氫燃料電池為例,一直以來,鋰電無人機續航短、載重低、不耐低溫等短板顯著制約了無人機的應用。而氫能的能量密度是鋰電池的230多倍,電池能量密度高,意味着同樣體積的電池能夠存儲更多的能量,因此可減少飛行器上電池的總重量,進而提高飛行器的載荷能力和飛行效率。

記者現場了解到,若將無人機能量來源由鋰電轉為氫能,則可極大解決上述“短板”問題,有不少企業也聚焦於此。陝西同塵和光低溫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士介紹稱,今年1月,國內首個液氫噸級evtol(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已試飛成功,為我國液氫商業化和低空經濟發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協氫(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氫新能源)是此類企業之一,該企業此前提出,要突破傳統鋰電無人機續航時長,用氫能重新定義無人機。據介紹,該企業依託清華大學的研發生態支持,具有膜電極、碳紙材料到電堆的全鏈路生產能力,展會上,其推出的氫能無人機,空載飛行時長可達10小時。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 天天要聞

搭載氫氣罐的氫能無人機,具有大載重、續航時間長等特點

在材料、輔材端,記者了解到,“黑色黃金”碳纖維的應用使無人機在機身設計、輕量化、穩定性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專為無人機而生”的攝像頭甚至能夠在工業檢測中發現細微裂縫。

當然,ai時代,無人機的競爭已在無人機之外。例如,“數據積累”是無人機禁毒企業的護城河。觀典防務此前介紹,公司構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庫,其中包含不同罌粟品種在不同生長期、不同種植環境和不同偽裝種植手段下的影像樣本,並從光譜特徵、幾何特徵、紋理特徵等多維度建立了算例豐富的樣本庫,樹立了行業壁壘。

丁遠洋也提及:“2020年末,我們開始組建研發團隊,選擇自己開發ai智能識圖模型,採集了大量罌粟各生長周期、各形態的照片對模型進行訓練。我們在這一塊有沉澱,(對手)即使追趕我們也需要幾年的時間。”

另外,據連續報道多屆世界無人機大會的記者觀察,本屆世界無人機大會的觀眾構成變化之一是在會場內外,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國際採購商們奪人眼球。

以本次參展企業為例,記者了解到,去年底,協氫新能源簽下了1000台百公斤級出口農業用氫能無人機合作協議,出口訂單總價值6億元。此外,在世界無人機大會前夕,瑋航科技在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上參展,巴西代表向瑋航科技發出合作邀請,希望能將其滅火無人機系統推向全球市場。

這或許意味着,中國無人機企業正以更多的技術創新和開放合作“飛向世界”。

文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澤鵬 攝

每日經濟新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初夏的街頭有一種花正值盛開期,讓很多市民駐足拍照,殊不知,它美麗的外表背後隱藏着致命危險。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夾竹桃,花雖美,卻有毒!這就不得不提到《甄嬛傳》中安陵容的“科普”全株有毒,嚴重可致命據了解,夾竹桃又名筆桃、白羊桃,是一種廣泛種植的觀賞花,常見顏色有白色、粉紅色等。不過夾竹桃雖然有着漂亮的花...
突破性研究揭示動物與人類一樣能形成長期友誼 - 天天要聞

突破性研究揭示動物與人類一樣能形成長期友誼

科學家們發現了非洲八哥之間存在長期互惠互助行為的有力證據,這一發現挑戰了關於動物界非親屬個體間合作的傳統假設。人類即使沒有親緣關係也常常互相幫助,這並不令人意外。只需想想那些維繫長久友誼的相互支持便能理解。但要證明動物界也存在此類合作則困難
強強聯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 天天要聞

強強聯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中國天眼FAST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清華大學聯合意大利、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國天文學家,利用中國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陣列望遠鏡對銀河系球狀星團進行了高精度觀測,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全的球狀星團磁場梯度和電離氣體上限的測量,繪製出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 天天要聞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眼下,正值毒品原植物罌粟的生長期。晨霧未散,一群搭載“科技之眼”的無人機悄然啟航,它們在百米高空掠過,穿梭于田間地頭、房檐屋角間,尤其關注綠地和小菜園等場景的角落,用高清鏡頭與智能算法,織起“空中巡查網”。這不是普通的巡檢,而是一次“空中掃毒行動”:無人機拍下照片的...
警惕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嚴重可致肺氣腫→ - 天天要聞

警惕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嚴重可致肺氣腫→

進入夏季陽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來但看似沒有污染的藍天下可能隱藏着“健康殺手”——臭氧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消息5月下半月華北中南部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西北地區北部和西部受沙塵天氣影響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什麼是臭氧?臭氧在什麼時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新型彈性合金,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 天天要聞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新型彈性合金,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新型彈性合金Ti₇₈Nb₂₂,該材料具備高效固態制熱效能,而且在彈性變形過程中所表現的可逆溫度變化能力,為普通金屬的20倍,為傳統的蒸氣壓縮製冷和熱泵技術提供環保的綠色替代方案。港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孫慶平(左)及研究助理教授黎橋(右)展示其團...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 天天要聞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位於阿拉斯加中部的海斯山,近期因一份解密的美國中情局(CIA)文件成為全球外星文明研究者的焦點。這座海拔8000英尺的雪山地處被稱為“阿拉斯加三角”的神秘區域,過去半個世紀記錄到超過2000起離奇失蹤事件與數百次不明飛行物目擊報告。隨着解密文件提及“外星基地”的存在,這座終年積雪的山峰正吸引着探險者、陰謀論者...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2025年3月,哥倫比亞布加鎮上空出現的一顆神秘金屬球體引發全球關注。這顆表面無任何焊接痕迹的三層球體被目擊者拍攝到飛行軌跡後墜落地面,當地研究者何塞·路易斯·貝拉斯克斯認為其可能具備外星科技特徵,而科學家朱莉婭·莫斯布里奇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需謹慎驗證其來源。這一發現再次將公眾視線引向天空中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