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2025年05月05日00:13:04 科學 1141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 45 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氣候學中的立夏

立夏的到來,標誌着春夏季的轉換。這其實是時間觀念上的一種轉變。但是,在氣候學上,關於夏季到來的定義卻是不一樣的。

按照氣候學的標準,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 22℃以上才是夏季開始。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實際上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還處在仲春或者暮春時節。

其實在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

這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 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

夏季氣候特點

立夏前後,盆地其餘的地區氣溫為 20℃左右,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則早在 4 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 24℃以上,可謂夏日炎炎了。

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時病時蟲人撒葯,忽寒忽熱葯搪人。”但總的來說,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綠意盎然。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立夏養生

來到夏天,很容易聯想到的兩個字是“燥”和“熱”。除了氣候特點的變化之外,人的心境也會相應地出現變化,這時,我們要做到“戒燥戒怒”,保持心境的平衡。

飲食方面,立夏後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多吃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因此要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些清淡的如山藥、海產品等食物,既能清熱防暑又能增進食慾。

夏季飲食養生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多吃些稀食,比如說多喝粥,既能清涼解暑又能止渴。此外,在補充維生素方面,大家常見的季節性食品有西瓜、冬瓜、西紅柿等。在這個季節,因為出汗等原因,我們特別需要注意水和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

立夏習俗

斗蛋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 (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遊戲。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裡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下面是有關立夏的古詩詞: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暑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着翹飛上山。

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幽居初夏》

宋・陸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閑。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本文原發自IT之家《今日立夏,風雨揚花,綠意遍天涯》,有改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點擊藍字關注5月23日獲悉,李滄區九水東路568號華瀾·數智港18號樓7層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投資1000萬元,工期2個月。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面積1014.7m2,建築面積1014.7m2,主要設辦公區,展廳、植物室、檢測實驗室、DNA提取室、分子實驗室、冷庫、種子周轉區、倉庫、危廢暫存間、電泳室等,用於從事農作物的基因編...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 天天要聞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萬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牆角落間,一抹橘紅悄然綻放,如火般攀上了粉牆黛瓦之間。它不語,卻在風中輕輕搖曳;它不爭,卻已佔盡院中高處的風光。凌霄花,顧名思義,“凌於霄漢”,是花中少有的“高處開花者”。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 天天要聞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探索永無晨昏線晨光破界·院士領航科學探索永無界限,精神傳承跨越晨昏!為致敬科研人的堅守,科學出版社特別推出「探索永無晨昏線」欄目,首期攜手92歲高齡的水利水電泰斗張楚漢院士,為讀者獻上珍貴限量親簽簽名卡!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着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