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2024年04月28日11:41:31 科學 1239

曾經,“電”對這片中華大地的人們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即便有了電也不是家家戶戶都用得上的,偏遠的農村沒有拉電線也無福消受。有些地方普及了電,但是費用也不低,很多人都捨不得用。

時光飛逝,現在離鄉鄉通電已過去了37年,在荒郊野嶺和深山老林,只要有人在的地方,我們幾乎都能接到電。而這離不開在天空中“飛馳”的高壓線。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這些電線加起來往往重達幾噸,究竟是怎麼架上去的呢?難不成是人工挨個爬上去架的?

高壓線架設,照亮千家萬戶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見過高壓電線吧,通常在遠離村莊的山頭能夠看到高高聳立的鏤空鋼架,一座座矗立看上去就像是大鐵塔一般。

通過一座座高壓線將電線拉扯覆蓋到各地,再由田間筆直的電線杆將線牽到各家各戶。正是靠着一座座高壓線,才能夠讓全國各地都能夠用上電,照亮了千家萬戶。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經歷過沒電的時期,能夠深切感受到通電之後的變化。我國為了能夠實現鄉鄉通電,也耗費了很長一段時間。

曾幾何時,“電”這個技術還掌握在國外人手中,我們無從摸索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有電,或者有電之後如何實現全民用電。

技術核心要不買、買不了、討不來,為了讓家家戶戶用上電,科學家們悶頭搞研究,只為打破技術壁壘。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到了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電東送。我國西部自然資源豐富地勢平坦而空曠是發電最合適之地,而我國南方沿海地區丘陵居多,人口密集,但是用電需求量更大。想要遠距離完成電力輸運,只有拉線這唯一途徑可選

電又分為交流電、直流電,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將10kv以上的高壓電傳輸到各地,使用三相三線是最合適的;而高壓直流電,採用二相制更合適,因此只用了兩根線。

將承載着高壓電的電線,通過一座座輸電塔鋪設開,塔上安裝避雷針、輸電導線跟導線間安裝絕緣子,用玻璃或陶瓷材質製成,110kv通常需要使用7-8個絕緣子。一座座輸電塔承載着電力運輸的使命,為千家萬戶送去了光明。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從遠處看時,高壓電線似乎並不大,若是再靠近些就會發現它十分龐大也很高。人類站在輸電塔的面前,顯得似乎格外地渺小。

你知道嗎?延綿的高壓線重達幾萬噸!如此重的高壓線是如何運輸到輸電架上的呢?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幾萬噸的高壓線,是如何搭建而成的?

在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人是唯一的勞動力,只能依靠着工人將所需要的設備一點點運到大山甚至懸崖峭壁之上,再進行搭設。有時候搭設一座高壓線可能就需要耗費幾個禮拜,甚至上月的時間。

隨着技術的發展,科技的力量逐漸發揮了作用,可以使用大型機器完成運作。但電線搭設這些細節依舊需要人工完成,工人會做好防護,爬到幾十米高的架子上完成線路搭建。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在這個山頭一部分人拉着電線,另一部分拉着電線往前走,遇到房子、樹等障礙物就使用最原始的辦法,拿叉子將挑起越過去。最終用專業的設備將線拉起來,再完成鋪設。

而我國的鋪設電路的路線很長,環境也十分複雜,鋪設的難度也大,搭建高壓線的工人很辛苦。漸漸地,我國開發出了能飛行的動力傘,依靠此來將電線舉到高空之中,代替人工完成搬運。

但是動力傘也有弊端,遇到刮大風時會出現線纏繞等問題,偶爾也會威脅工人的安全或影響進度。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開始使用無人機技術。一台無人機稱重大約幾十斤,使用多個無人機一同飛起將線帶上高空,最後再使用人工牽引完成安裝。別說,使用無人機之後大大減少了搭建難度,建設也越來越快了。

無人機技術不僅僅使用在電線的牽扯上,也應用到了航測之中。在搭建之前,使用無人機進行勘察,既節約成本又具備靈活高效性。它們能夠在道路環境複雜的山區,使用高分辨率影像,為不同階段提供數據支持。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在線路設計搭建之前,能夠在高山大嶺、大跨越、無人區等地方完成數據獲取,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設計路線。

施工的沿線地形複雜的,可以使用無人機航攝來搭建三維數字化系統,能夠直觀感受到路況、環境以及交叉跨越的模擬。施工時能夠進行清理以及核查工作,若是有積水、無安全欄、沒佩戴安全帽等都能準確稽查,起到督促作用。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項目施工結束之後,還能夠使用無人機進行驗收工作,實現數字化,可以說無人機的使用在整個項目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電”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人,背後卻有無數人在為之努力。

中國特高壓技術,領先全球

我國通電獲得了重大突破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努力,這一路上也十分艱辛,2000年時我們還未徹底攻克技術難題。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2005年,我國“貴廣二回”開工,是首個直流電工程,運輸500千伏上下的高壓電,開始發生了轉變。

當時參與其中的成員都很緊張,生怕出現意外。所幸,我們的建設很成功,花費3年時間攻克的上百個技術難題沒有白費。

同年,我國開始發展800千伏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那時候整個領域一片空白,研究團隊為了攻克難題24小時輪班倒,耗費了整整5年時間,終於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800千伏的高壓電運輸工程!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我國地域遼闊,電力的鋪設範圍極廣,但是全球只有我們做到了不管是高溫還是冰凍天氣,都對電力運輸無礙,是唯一不會出現大面積停電的國家,這一點連發達的美國也做不到。

一直以來我國都在加快推進新能源建設,隨着電力需求越來越大,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也應運而生。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特高壓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昆柳龍直流已一舉奪下19個世界第一。

如今,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中國特高壓技術,當之無愧世界第一。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電工,為用電安全保駕護航

我國每天用電需求量巨大,卻很少會遇到大規模停電,這是因為每年都有電工在為我們保駕護航。

將近40度的高溫環境之下,每天都會有幾十輛車巡邏檢查電力情況。在廣東海拔300米的山裡,經常會看到電力局幾十個工人就像是“蜘蛛俠”一般穿梭在空中,進行檢修工作。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他們穿着統一的服裝,帶着安全帽跟裝備在空中走鋼絲,看着都不免為他們擔心。這些高壓電線有的高度50米左右,有的甚至達到了上百米,恐高的人絕對勝任不了此項工作。

在高溫天氣之下,他們需要行走在各個線路之間進行檢查工作,有時候2個小時才只走了900米距離。

中國無人機挑戰高壓電!幾噸重的電線,小小的機身到底怎麼拖動? - 天天要聞

下雨下雪的時候,他們更需要保障供電穩定。雨雪天氣可能會導致電線上覆蓋厚厚的冰層,有安全隱患,因此需要每天一次進行巡邏檢查,確保24小時運行暢通無阻。

與此同時,每個地區都配備了應急搶修隊伍,其中包含搶修人員、車輛、各種應急物資等等。一旦發生停電等突發情況,他們就會立即出發,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搶修,保證電力安全通行。

沒有他們也就不會有我們燈火通明的今天,讓我們一起為基建團隊,以及辛勞工作在前線崗位的電力工人致敬!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華聲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記者 盧小偉)5月20日上午,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會在長沙召開。14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為推動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為加快推動南華大學“雙一流”建設貢獻新思路、新方案。 曹正平 攝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沈岩、高福、賀福初、顧寧、陳曄光、駱清銘,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
腦洞大開的神經科知識記憶方法,知識點‘順’間記住 - 天天要聞

腦洞大開的神經科知識記憶方法,知識點‘順’間記住

最近複習考試時,搜集到一些很有趣的神經科知識點記憶口訣,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你枯燥的學習帶來一絲樂趣和便利。如果你的知識庫中也藏着類似的秘密武器,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讓我們一起豐富這個神經科知識的記憶寶庫~Wallenberg綜合征——錢醫生教三基延髓背外側綜合征(Wallenberg綜合征)最常見的原因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