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2024年05月21日00:50:58 科學 5576

華聲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記者 盧小偉)5月20日上午,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會在長沙召開。14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為推動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為加快推動南華大學“雙一流”建設貢獻新思路、新方案。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曹正平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沈岩、高福、賀福初、顧寧、陳曄光、駱清銘,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曉平,華中科技大學魯友明教授、免疫和炎症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徐滬濟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劉志傑院士、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婦兒幫扶基金主任郭海良、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徐明、四川省衛生健康“首席專家”何金汗等14位院士專家,南華大學校領導張灼華、姜志勝、雷小勇、于濤、夏昆、王福俤等出席會議。

會議分為開幕式和諮詢會兩個部分。開幕式由南華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夏昆主持,南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雷小勇致歡迎詞。

雷小勇對各位院士、領導、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各位長期以來對南華大學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他表示,當前,學校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今天的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會匯聚了眾多院士學者和行業精英,給予南華特別的關心關注和支持,讓我們備受鼓舞,也為我們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加速建設新時代高水平大學增添極大信心和底氣。

諮詢會由饒子和院士主持,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作題為《解放思想 大抓落實 加快推進新時代高水平大學建設》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報告。他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從校史沿革與情況簡介、發展現狀與基礎、現存問題、總體目標和思路、改革發展舉措與任務作了彙報,描繪學校發展藍圖。

張灼華指出,近年來,南華大學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初心使命,聚力改革創新,師資隊伍建設量質齊升,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夯實,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醫教研協同蓬勃發,綜合治理效能與校園環境不斷提升。

張灼華強調,學校以躋身國家“雙一流”高校行列為總的奮鬥目標。後續,學校將繼續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持續推進人才引育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綜合實力,把師資隊伍建設落到實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工作,推進科教融匯和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數字化和國際化,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落到實處;強化特色優勢,推動學科特色向優勢轉化,推進特色學科交叉融合,把學科建設水平提升落到實處;開展有組織科研,實施強基工程、提能工程、增效工程,把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落到實處;持續擦亮醫品牌,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推進附屬醫院高質量建設,加快創建“國家榮軍醫學中心”,把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落到實處。

張灼華號召全體師生以更寬廣的胸懷和更高的眼界,團結一致,敢闖敢幹,勇往直前,為實現南華大學躋身“雙一流”高校行列,續寫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鬥,為服務“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和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更大的新的力量。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曹正平 攝

聽取彙報後,與會院士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傳經送寶。會場氣氛輕鬆熱烈,掌聲笑聲不斷。與會院士專家圍繞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核醫交叉融合發展、醫教研協同改革創新、國家榮軍醫學中心建設、地方高校綜合治理等內容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戰略性、前瞻性意見建議。

饒子和院士在總結中指出,南華大學是一所有特色、蓬勃發展、有擔當、有希望的大學。學校要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加快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勇往直前,在新征程中干出新業績,作出新貢獻,創造新輝煌。

“大家的真知灼見,讓我們深受啟發。”張灼華對各位院士專家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把脈支招表示感謝。他表示,院士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高屋建瓴,學校將組織討論,認真吸收,瞄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做夠優勢,做強特色,早日實現“雙一流”創建目標。

會前,與會院士專家赴瀏陽考察調研。南華大學各部門領導、專家老師代表參加會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星空有約|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又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星空有約|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又有新發現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的觀測數據,精確繪製出國際首個太陽大氣自轉的三維圖像。相關論文6月1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華為闢謠!劉姝威未能拯救“把世界掰彎”的獨角獸 - 天天要聞

華為闢謠!劉姝威未能拯救“把世界掰彎”的獨角獸

作者 | 李佳蔓來源 | 藍血研究(lanxueyanjiu)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城市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曾經風光無限的柔性屏獨角獸柔宇科技如今陷入困境,破產清算程序已啟動。與此同時,華為針對網絡上流傳的投資柔宇傳聞進行闢謠,明確表示未有投資計劃。柔宇的衰落究竟是何原因?科技企業的生存挑戰又有...
新材料行業有望受“科特估”提振,科創新材料ETF(588010)強勢上漲2.15%,衝擊3連漲 - 天天要聞

新材料行業有望受“科特估”提振,科創新材料ETF(588010)強勢上漲2.15%,衝擊3連漲

截至2024年6月13日 13:36,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000689)強勢上漲1.93%,成分股天承科技上漲15.61%,方邦股份上漲9.35%,康鵬科技上漲6.98%,菲沃泰,斯瑞新材等個股跟漲。科創新材料ETF(588010)上漲2.15%,衝擊3連漲。最新價報0.52元,盤中成交額已達1124.18萬元,換手率14.29%,市場交投活躍。值得注意的
古老茶山遇上衛星,老電影遇上新技術!如此“新質”獲全國記者點贊【東南風好揚新帆】 - 天天要聞

古老茶山遇上衛星,老電影遇上新技術!如此“新質”獲全國記者點贊【東南風好揚新帆】

當古老茶山遇到高精尖衛星當膠片電影遇到前沿數字修復技術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化學反應?在福建安溪這一切已不再是想象! 6月12日下午,東南風好揚“新”帆——廣電融媒體總編記者福建新質生產力採訪團走進福建安溪縣,來到充滿科技氣息的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展示中心,探秘空天大數據如何為茶山披上智慧外衣,體驗數字化...
促進前沿科技落地泉城 | 訪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 - 天天要聞

促進前沿科技落地泉城 | 訪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

6月12日,濟南第二屆“海右人才節”開幕式暨濟南校友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正式舉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受邀參加活動。據了解,於華長期致力於探索納米薄膜材料在新一代光伏技術和碳中和領域的應用。
探秘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出生了多少人數 - 天天要聞

探秘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出生了多少人數

你是否好奇過人類從誕生到現在總共出生了多少人?讓我們一起揭秘。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但直到最近幾千年,我們的人口數量才有了顯著的增長。根據歷史記錄和科學研究,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人類歷史上出生的人口數量。從最早的石器時代到現代科技文
全球變暖致高溫頻發,極端氣候來襲,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全球變暖致高溫頻發,極端氣候來襲,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盛夏季節,北地高溫頻現,南方降雨頻繁。作為對氣候變化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我深知氣溫升高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它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未來走向。全球變暖對高溫天氣的影響全球變暖進程已成定局,對地球氣候環境產生深遠影響並導致顯著變化。高溫天氣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