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人類不過是一台運行算法的計算機丨逝者

2024年04月20日20:35:04 科學 1325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是當代最具影響力和爭議性的哲學家之一,對意識、自由意志、宗教、演化生物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與理查德·道金斯、山姆·哈里斯及克里斯托弗·希欽斯一同被稱作“新無神論四騎士”。他的多部作品已被翻譯為中文,包括《自由的進化》《意識的解釋》《我是誰,或什麼?》《達爾文的危險思想》等,在中國讀者中有着廣泛的影響。

1942年,丹尼特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他在黎巴嫩貝魯特度過了童年。1963年,丹尼特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並與蘇珊·貝爾結婚。兩年後,丹尼特獲得牛津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哲學家蒯因吉爾伯特·賴爾。牛津的求學生涯讓丹尼特橫跨多個領域的天賦初露崢嶸——他不僅成為學生中才華橫溢的雕塑家,在酒吧彈爵士樂掙零花錢,還聲稱將“第一個飛盤”引入英國。也是在牛津,丹尼特第一次對人類的大腦產生興趣。當時,牛津大學的哲學家約翰·盧卡斯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說明人腦並不能像機器一樣運作。這和丹尼特的看法相左,擁有強烈批判精神的他將自己之後的整個職業生涯奉獻於反駁這一觀點的事業。

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人類不過是一台運行算法的計算機丨逝者 - 天天要聞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

批判的鋒芒是丹尼特帶給許多人最深刻的印象——在哈佛就讀時期,他就被稱作“蒯因的批評者”。2013年,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他表示:“不存在一種禮貌的方式,來告知人們他們其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一種幻想”。作為一位堅定的無神論者,他最負盛名的觀點是認為人類不過是一台運行算法的計算機,在1991年出版的《意識的解釋》一書中,他詳細闡釋了這一點。而在《從細菌到巴赫再回來》一書中,他也認為廣為人們相信的自由意志是一種幻想,隨機性在人類決策中發揮的作用比推理、價值觀、性格等重要得多。不過他也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必要的幻覺”,沒有它,人類社會也很難良好地治理。

這些旗幟鮮明的觀點常常被認為具有冒犯性——尤其是對於宗教的捍衛者。不過,這也讓他和理性的捍衛者們團結在一起。1971年,丹尼特來到塔夫茨大學擔任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20世紀70至80年代,他結識了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與計算機科學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中文亦譯為侯世達),這兩段友誼對丹尼特的思想帶來了關鍵的影響。和道金斯相似,他們都對宗教在當代文化中的影響抱有警惕。丹尼特認為宗教是一種“謎因”,會不斷傳播,而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宗教的價值已不存在。丹尼特與侯世達則是思想上的堅固盟友,二人合撰了對哲學界影響深遠的《我是誰?或什麼》。

自20世紀90年代起,丹尼特更多地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待此前有關人類意識的問題。他認為自然選擇是人類進化的壓倒性決定因素。1995年出版的《達爾文的危險思想》提出了一個非常激進的論點:人類社會的種種行為,其底層“算法”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這一做法進一步對諸如“意識”“自由意志”“信念”等詞語祛魅,強化了對目的論的削弱,也招致了更多的批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批評者是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斯蒂芬·古爾德,丹尼特也毫不示弱,他在《達爾文的危險思想》中花大量的篇幅批評了古爾德。

儘管丹尼特討論的話題重要且晦澀,但他的寫作卻清晰易讀,像《自由的進化》這類作品的銷量出奇的好。對於自己暢銷的作品遭遇的批評,他通常並不會惱怒——除非當他的基本信念被質疑,比如有人對科學和理性抱有根本性的敵意。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丹尼特在塔夫茨大學辦公室的門上貼有一句話:“成功是不夠的,還要證明其他人是失敗的”。在哲學生涯中,他對思想史上的絕大多數“大人物”——喬姆斯基、約翰·塞爾、古爾德等人都發起過衝擊。

參考鏈接

1.Daniel C. Dennett, Widely Read and Fiercely Debated Philosopher, 82, Dies

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9/books/daniel-Dennett-dead.html

2.Daniel Dennett, fiery atheist philosopher who saw human brains as ‘programmes’ – obituary

https://www.telegraph.co.uk/obituaries/2024/04/19/daniel-Dennett-philosopher-atheist-darwinist/

記者/劉亞光

編輯/何安安

校對/盧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