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2025年06月17日21:20:22 科學 2846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6日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在國際軍備控制體系嚴重削弱之際,世界核武庫正在擴大和升級​。

  據估計,在全球1.22多萬枚核彈頭總庫存中,超過9600枚處於可用狀態。而它們幾乎全部屬於美俄這兩個最大的擁核國家。

  報告指出,冷戰結束後,美俄兩國拆除退役核彈頭的速度通常快於增加新彈頭的速度。但這一趨勢可能在未來幾年發生逆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美國正在大力推進其核武庫的全面現代化計劃。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sipri官網報告截圖

  美國“核現代化”步子一刻沒停

  美國推進核武庫現代化的力度有多大?

  “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組織(ican)日前發布的另一份報告從側面做了說明。

  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用於升級和擴大核武庫的總開支超過100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11%。而美國的支出佔了其中一半以上,達到568億美元,再次超過了其他所有擁核國家的總和。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ican官網報告截圖

  眾所周知,美國擁有全球最龐大、最先進的核武庫。但在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責任、進一步大幅實質性削減核武器這兩方面,美國始終開着倒車。

  早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就以“限制核武器”為幌子啟動了“核現代化”計劃。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時,美國更是在軍控領域大肆“毀約退群”,投入巨資升級強化美國的海基、空基、陸基“三位一體”核力量。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德國之聲:自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第二任期後期以來,美國升級核武庫的進程一直在加快。

  之後的拜登政府不僅完全繼承了前任衣缽,而且藉著烏克蘭危機的全面升級,在“核突破”方面越走越遠。

  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僅一個多月後,美國政府就提出新的《核態勢審議報告》。與拜登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承諾的“美國核武庫的‘唯一目的’是阻止或報復敵人的核攻擊”表述相比,新報告將“唯一目的”改成了“根本作用”。

  這意味着拜登放棄了他的競選誓言,重新回到了老路上,即保留美國在“遭到嚴重非核常規攻擊”情況下“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權利。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美國“防務一號”新聞網報道截圖

  去年3月,拜登還批准了名為《核武器使用指導》的美國秘密核戰略,以“同時應對多個擁核國家的威脅”。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在是否打算擴充核武庫這個敏感問題上,美國的口風也變得很快。

  去年6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當時負責軍控的高級官員普拉內·瓦迪在美國軍控協會年度會議上公然宣稱,美國不排除在2026年2月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到期後不再續簽、同時在必要時擴大美國核武庫的可能性。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路透社報道截圖

  外界普遍認為,這標誌着美國的核擴軍已經提上日程。

  事實也的確如此。

  就在上月底,美國已開始生產其最新型號的b61-13核彈,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近一年。據美國能源部介紹,該型核彈最大當量可達36萬噸tnt,是美國曾在廣島投放的原子彈當量的20多倍。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美國能源部官網截圖

  未來30年要花1.7萬億美元?

  實際上,美國的核武計劃一直是助推美國軍費開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並連年攀升的重要因素。

  與嘴上擁護“無核化”、行動上大搞“核加速”一樣,上台之初一度承諾要削減軍費開支的美國現政府最近態度完全逆轉,宣稱美國下一財年國防預算將首次達到1萬億美元。

  若獲國會批准,這將是美國迄今最高的年度軍費支出。

  按照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解釋,“雖然我們非常注重節省成本,但軍隊建設不能放鬆”。增加的國防資金將使美國能夠購買未來所需的新裝備、獲得新能力,在今後幾年擁有無可匹敵的軍事實力。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美國《政治報》報道截圖

  要“擁有無可匹敵的軍事實力”,升級和擴大核武庫是當然的一步。

  白宮2026財年國防預算草案中直接標註的用於核武庫現代化的費用為377億美元。但若計入特朗普政府力推的“金穹”反導系統和“哨兵”導彈以及新一代轟炸機和核潛艇等長期核現代化項目,實際年度分攤成本將遠超這個數字。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日前在出席國會眾議院一聽證會時說,“三位一體”核力量是美國威懾力量的核心,這也是新財年的萬億美元國防預算將全面確保美國擁有最強大核威懾力量的原因。

  按他的說法,不算對發展“金穹”反導系統以及新一代海空核武載體的投入,光是維持和升級美軍現有核武庫,五角大樓在下一財年就需要620億美元。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美國國防部官網截圖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估計,未來30年美國核武庫的運營和升級總成本將高達1.7萬億美元。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就此發表最新報告,將此比喻為“一場末日豪賭”。

  報告指出,美國在已經擁有足以摧毀世界很多次的核武器的情況下,還想投入巨資增加更多核武器,這是以國家安全為代價服務於美國軍工複合體的私利。

  報告警告,美國這種被特殊利益集團綁架的錯誤核武政策不僅會榨乾本可用來改善民生的資金,讓美國納稅人背上沉重負擔,更會引發新的國際核軍備競賽,並大大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從而將世界推向前所未有的危險之中。

深觀察丨“美國核武計劃就是一場末日豪賭” - 天天要聞

  史汀生中心報告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王琮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