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迎爆發風口!諾獎新晉垂青材料技術,龍頭廠商梳理

2023年10月11日17:46:08 科學 1607

瑞典皇家科學院近日宣布,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在納米和量子點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的貢獻主要在於“量子點的發現和合成”,這一突破性的技術為納米材料科學量子點應用領域奠定了基礎。

量子點迎爆發風口!諾獎新晉垂青材料技術,龍頭廠商梳理 - 天天要聞

量子點,也稱為半導體納米晶體,是一種具有量子限域效應的納米材料。這些材料的直徑通常小於10納米,是當今納米科技中的重要工具。

量子點在各種應用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由於量子點材料具有優秀的發光性能和穩定性,因而被視為顯示技術的理想材料。

量子點顯示技術是一種先進的顯示技術,其迭代過程經歷了量子點管、量子點膜、量子點擴散板等階段。

其中,量子點膜是一種高端複合薄膜,由PET原膜、量子點層、隔氧阻水的阻隔層以及納米微結構表層材料構成。

據相關研究,目前量子點膜已經作為OLED後的第三代液晶屏材料,被商業化應用於計算機和電視屏幕等領域。未來,量子點膜有望大規模應用於柔性電子產品、加密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

與傳統液晶顯示器(LCD)相比,使用量子點顯示材料的顯示器能夠提供更寬的色域、更高的色彩精度和更高的亮度。因此,量子點顯示技術有望成為主流LCD的升級方案。

當量子點受到光線或電流的照射時,它們會根據粒子的大小表現出不同的顏色。粒子越小,看到的顏色越藍;粒子越大,看到的顏色越紅。這種獨特的發光特性使得量子點能夠有效地應用於顯示屏中。

為了使量子點顯示能夠準確地呈現色彩,需要對量子點層進行精細的配方工作,並對其厚度和均勻程度進行嚴格把控,以實現目標顯示效果。

目前,量子點合成法主要有三種:水溶液合成法、有機溶劑合成法和電場約束法。這些合成方法的發展為大規模生產高質量的量子點提供了可能,推動了量子點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和納米材料為科技前沿開闢了新的道路,同時也為未來顯示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產品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量子點迎爆發風口!諾獎新晉垂青材料技術,龍頭廠商梳理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ZOL電視

根據MarketWatch的數據,全球量子點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約38.25億美元,並預計在2027年增長到105.92億美元。在這期間,量子點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高達18.5%。這一趨勢反映出量子點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市場的巨大潛力。

未來,隨着技術路線的不斷完善和優化,量子點材料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這不僅將帶動量子點市場規模的高速增長,也將推動整個顯示技術的升級和發展。

量子點迎爆發風口!諾獎新晉垂青材料技術,龍頭廠商梳理 - 天天要聞

量子點產業鏈梳理

量子點顯示產業鏈的上游主要包括量子點材料和阻隔膜的供應商,中游則是量子點膜的生產企業,下游量子點電視是主要的應用領域。

在量子點顯示產業鏈中,量子點材料是技術難度最高的環節之一,其價值量佔據了量子點電視新增成本的約50%。這一環節的主要供應商包括Nanosys、3M、Nanoco、QD Vision(被三星收購)以及杭州納晶科技等公司。

這些公司在量子點材料和隔膜的設計和生產方面都有各自的技術特點。

儘管每家公司的合成法都有其獨特之處,但經典量子點材料的核心專利基本上被Nanosys等幾家公司所壟斷。

Nanosys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硅谷的公司,經營着世界最大的量子點納米材料工廠,年產能超過25噸。該公司對全球300多個已發布和正在申請的專利擁有或享有獨家許可權。Nanosys的產品包括含鎘和無鎘量子點材料,並且已經向市場供給超過5噸的量子點濃縮液。此外,Nanosys還與3M合作推出了量子點薄膜QDEF,用於Kindle Fire HDX等產品的尺寸較小的液晶面板。

英國的Nanoco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只生產無鎘量子點材料的企業。該公司在英國上市,並已與陶氏化學合作研發出完全無鎘的CFQD產品,但目前尚未形成批量銷售。

在量子點顯示產業鏈中,除了量子點材料的供應商,還有負責完成量子點光學膜的塗布和複合工藝的量子點膜公司,以及負責量子點電視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的終端電視廠。

雖然量子點封裝方案的技術路線可能會影響具體產品的性能,但它們並不影響量子點材料行業的競爭格局。

量子點顯示產業鏈:

量子點迎爆發風口!諾獎新晉垂青材料技術,龍頭廠商梳理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行行查

量子點膜市場格局和龍頭梳理

由於量子點技術的核心專利被少數幾家國際大公司所掌握,如美國的3M、日本住友化學韓國的三星等,這些公司在量子點材料製備、膜層製備和封裝技術方面具有顯著的先入和技術優勢,它們利用其技術優勢和專利壁壘,在量子點顯示產業鏈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近年來,我國在液晶顯示領域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在量子點行業也取得了很多進展。國內多家企業積極布局量子點領域,頭部品牌更是憑藉供應鏈等優勢積極爭奪全球份額。

量子點迎爆發風口!諾獎新晉垂青材料技術,龍頭廠商梳理 - 天天要聞

在我國量子點行業中,納晶科技和激智科技是領軍企業。納晶科技是我國少數能夠在前沿新材料產業化領域處於國際同等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高科技企業,具備相關產品的核心專利權。公司已經完成了量子點擴散板客戶的導入並實現了量產,同時正在與客戶合作開發量子點芯片和量子點色轉換技術。

激智科技主要生產光學膜產品,其中包括量子點薄膜、COP等。公司的量子點膜已經順利通過多家客戶的驗證,並在2023年上半年投資設立浙江芯智,主要生產量子點擴散板、量子點發泡板等材料。#財經新勢力#

國內電視龍頭廠商TCL積極布局並推動量子點產品的落地。自2014年中國第一台量子點電視TCL H9700問世以來,到2023年TCL發布的中高端量子點電視C11G,TCL在量子點領域已經耕耘了近十年。

結語

整體而言,量子點膜市場面臨激烈競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快。雖然國外品牌佔據領先地位,但國內廠商也在積極加大研發投入並提升技術水平,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在量子點行業中取得了許多進展。然而,國內廠商仍需關注下游市場的變化,並針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同時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如光通信和生物醫學等。隨着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量子點行業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

關注樂晴,洞悉產業格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布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布、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