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下方卡片,關注我
下午,朋友圈又一次被美女科學家顏寧刷屏。
今天,在深圳舉行的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

#1
Dr小魚
顏寧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崇拜的科學家。
她的知名不止因為學術成就的優異,更因為在男性人群占多數的科學界里,作為極少數的青年女性而耀眼奪目。
女生,一般都會被認為“理科較弱”。
哪怕是學霸女生,從小到大也一定經常聽別人說:
男生後勁大,女生到了高中,學理科就吃力了。
而顏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粉碎了女生“理科不行”的刻板印象。
高中時期的顏寧有個作家夢,想學文科,但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學了理科。於是一路所向披靡,在30歲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教授博導。

看看她這金光閃閃的簡歷吧。
2000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04年博士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2005年-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4月,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年,顏寧又一次做出了大膽的決定:
全職回國,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

雖然女科學家顏寧這麼厲害,但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會說:“這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女生確實不擅長理科。”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一個問題:
女生,真的不擅長理科嗎?
這個問題困擾着無數初中高中女生的家長。
為什麼這麼多聰明伶俐,聽話乖巧,學習習慣優秀的女孩,到了初中高中,理科難度增加後,就慢慢暗淡下來了?
#2
Dr小魚
數學性別差異的研究一直是個大熱門。
前兩年,有篇文章分析了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探究“數學自我概念”和“數學成績”之間的性別差異。
所謂“數學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數學能力的自我認識。
也就是數學自信心如何。
全球數據顯示,男孩的數學自信心遠高於女孩,但兩者的數學成績卻沒有顯著性差異。
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所有調查的男孩普遍覺得自己數學非常好,而女孩覺得自己數學很一般。
但他們的數學成績卻根本沒有什麼差別。
也就是說,男孩普遍高估了自己的數學能力,而女孩普遍低估了自己的數學能力。

這個結論符合大多數國家的情況。
但有少數國家例外!
全世界僅有幾個少數國家的女性,其數學自信心高於男性。

其中女性數學自信心高於男性的國家中,排第一的竟然是沙特阿拉伯!
是不是很令人吃驚?
沙特是個什麼國家?
一個女人出門要戴黑面紗,男人娶四個老婆,家暴不犯法的地方!一個被稱為“全世界最重男輕女”的國家。

沙特街頭
再認真看看上面那個表,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女性數學自我概念高於男性的,基本上都是穆斯林國家。
更讓人驚嘆的結果是,穆斯林女性不僅自我感覺數學能力好,她們的數學成績也遠高於男性。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在女性地位極低穆斯林國家,女孩會覺得自己的數學能力比男人高得多,數學成績也好得多呢?
#3
Dr小魚
文章作者又對這一結果做了研究。
他發現,在穆斯林國家裡,由於宗教原因,男生女生被隔離教育。
純女校的女生在數學、理科、空間翻轉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要優於男女混校的女生。
為什麼?
因為,在男女混校的學校里,人們總是把女生和男生進行比較,而女生總是聽到:
女生不擅長理科,女生理科思維不如男生
這樣的刻板印象,讓女生在理科學習上“輸在了起跑線”。
在穆斯林國家的純女校里,老師、同學、家長都不會把女生和男生相比較,她們也很少聽到別人說“女生學不會理科”這樣的話。
因此,她們較少受到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所以,令她們在數學的自信心和成績方面都大大高出全世界其他國家。
全世界首位獲得菲爾茨數學家的女性,也來自於穆斯林國家——伊朗。

首位獲得菲爾茨數學獎的女性:伊朗數學家Maryam Mirzakhani
所以結論是,女孩普遍理科成績不行,到了高中學理科很吃力的原因是由“性別刻板印象”造成的。
正因為家長和老師經常說女生理科不行,擔憂女生到了高中學不走理科,而讓女生的理科變得真的不行了。
因此,在大家崇拜羨慕顏寧的時候,多誇誇身邊的女孩吧。
父母們,如果希望女生高中理科能學得好,以後從事理工科,那就從小告訴她:你肯定能學好理科,女孩和男孩在理科思維上沒有區別。
不用性別刻板印象,限制女孩的發展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