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院士親吻門:
道德婊死開,
科學家才是我們的未來
文 | 霧滿攔江
(01)
都怪疫情鬧的。
鬧出個北理工院士親吻門。
情況是這樣子的,因為疫情,紅馬黃馬彈窗滿天飛,搞得大家寸步難行,出門不易,有事兒都在網上說。
包括學術會議,大家視個頻,一邊學術一邊吃飯,兩不耽誤。
所以前段時間,就有位院士,主持一個重要視頻會議。
與會諸人,各種發言,向院士彙報。
然後有個青年學者,向前輩提問:請問老師,作為青年學者,除了不斷提升研究水平之外,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提升?
院士尚未回答,答案卻自己跳出來了:
——一隻妹子出現在視頻里。
網友形容:“女子約莫30來歲,身穿藍色無袖裙,烏黑順溜的長髮輕綰在腦後,肌膚白晳”。
肌膚白晳……好吧,白晳就見白晳吧。
“只見她輕盈地飄到院士身後,一把摟住他的脖子,在院士大臉盤上一陣狂親”。
接下來是:“用力過猛,頭髮散亂”諸如此類。
親完了,大家本着科學求實的精神,計量本次親吻指標:
據統計,妹子親吻了三下,用時1.6秒。
所以每吻是0.5333秒,對吧?
咱也不懂,外行,一次親吻用時多少,才符合國際標準呢?
當時情況是,與會人員極有耐心的等三吻過後,繼續視頻會議。
大家都是場面人,司空見慣,處亂不驚——但顯然,一吻用時0.5333秒,明顯不符合國際規範。
證據就是,有人把這段視頻放出來了,於是事件火爆。
(02)
北京理工大學發表聲明:
較真了,這麼點小破事。
我要是在北理工吃飯,絕不支持調查這爛事,你看兩個當事人,一個64歲,一個34歲,都是成年人,又是院士又是博士後,都是高端人才。
你弄個調查組出來,成員不能用文盲吧?學歷怎麼著也不能低於博士——國家花這麼多錢,培養幾個博士容易嗎?放着正經科研項目你不讓他們搞,卻讓他們去計量親吻時間,浪費人才啊。
再者說了,這事咋調查呢?
他那邊正忙着科研攻關,你們一群人衝過來:同志們,東風吹,戰鼓擂,當今世界誰怕誰?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成了破鼓萬人捶。所有的項目全停下,科學不重要研究算個屁,科學家的褲襠比什麼都重要,那啥院士,你最近跟人親吻了吧?過來跟咱們彙報,你都跟誰吻過?在哪裡吻的?用時多久吻過幾次?吻之前申請了嗎?吻之後又向哪位領導彙報過?
……大家聽聽,這是不是太神經了?
總之北理工發個聲明,止息輿論沒問題。
但要真的調查這事兒,那就偏離學術太遠,距離瘋人院太近了。
沒必要。
(03)
也有網友說,北理工院士親吻門,必須要調查,因為這有可能涉及到學術腐敗。
也許吧,但院士親吻門這事兒,你單獨說是說不明白的。
必須要有個參照系。
沒有參照的話,話就無法說清。比如說一個人的身材,他跟武大郎相比,是個巨人。但跟姚明比,卻是個侏儒,說了半天你還是不知道他到底是高還是矮,必須要參照中國成年人的平均身高,你才會有感性認識。
院士親吻門的參照系,就是——江西周公子。
誰是江西周公子?
好久好久以前,網絡上有位周公子,是個國企員工,各種秀紅酒秀茅台,還diss求職無門的博士,引發軒然大波。
大波過後,當地表態“調查”。
然後就沒動靜了。
我們把周公子和院士比較一下,就可以評判親吻門的性質了:
第一個,院士是在科研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而江西周公子,只是個吃國有資源的二貨。
簡單一句話,親吻門事件的男主院士,是位材料力學專家,拓展了基礎研究的相關理論,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了十幾種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科學儀器,各種賣錢。
院士還有專著,像什麼《力電耦合物理力學計算方法》之類的著作。雖然院士的書,賣得沒有《紅樓夢》火,也不像《紅樓夢》那樣有一堆閑人研究——但能讀懂院士專著的人,擱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妥妥人材。
相比之下,周公子沒有專著,連非專著也沒有,就是在網上罵人水平較高。
這是雙方比較的第一個要素,結論是院士是稀缺的,昂貴的,而像周公子這樣的爛人,一抓一大把,絕對不稀缺。
第二個,院士只是被吻了幾下老臉,而周公子炫耀的,卻都是“民脂民膏”。
如果一定要把話說透,院士親吻門不過是私事而已。
有人擔心,美女博士親了院士,院士會不會在項目中放水?
這個擔心太多餘。
院士也好,美女博士也好,他們所在的研究領域,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搞明白的。人家放水你也不知道,偷偷摸魚你也看不到,啥也不懂管制慾望卻這麼強,還要臉不?
相反,江西周公子那邊,無論是紅酒還是茅台,都不是他的工資能夠承受的。院士那邊妥妥私事,周公子這邊才是妥妥的民眾利益。民眾利益面前大家都把嘴巴牢牢閉上,兩眼卻死盯着科學家的褲襠,你自己說,這腦子還正常嗎?
第三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比他的褲襠更重要。
網友也不是全不明白事理兒。
看這個:
這也是一位很關心科學家的褲襠的朋友,寫的文章。
但文章很機智。
文章中暗示親吻院士的妹子,有可能是“敵對勢力”派來的,是來毀我們老院士的。
儘管這個說法超搞笑,但文章作者腦子卻非常清醒——科學家的褲襠不重要,科學家的研究才重要。盯着科學家褲襠只會毀掉我們自己,盯着科學家的研究才是正事兒,OK?
所以,如果北理工的調查,像周公子一樣無聲無息了,那我們就有希望了。
但如果——最後真的給院士這事來了個什麼處理,那完蛋了,不僅是北理工完蛋了,連這個民族都沒咒念了。
(04)
那麼我們對此事的態度,是建議放過院士,繼續親吻嗎?
不是的。
第一個,國際競爭,爭的從來不是什麼道德,而是科研能力。
道德這東西,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過剩的。
一點也不稀缺。
哪怕是一個文盲,都可以毫無理由的認為自己“道德高尚”。
但國際競爭,爭的從來不是道德。
而是科技與經濟。
人家美國不賣你芯片了,對咱們技術封鎖,大家問你有沒有辦法解決,你兩眼一瞪:我沒偷人,沒養漢,我行得正走得端正直清白……你覺得你這樣,芯片就能搞出來嗎?
何止是院士,就連死刑犯,他臨死前弄出個發明創造,死刑立馬變無期,無非不過是道德沒門攔,傻子都高尚,但材料力學方面的專家,我們太少了。
第二個,道德的歸道德,科學的歸科學。
有些人什麼本事也沒有,就剩下“道德”了。
那就讓他們沒事別亂跑,見人別亂吻,你沒有營建的能力,不給大家添麻煩也算是一樁功德。
有些人有本事,比如北理工的院士,那就科學的歸科學,道德的歸道德——意思是說,如果他吻了自己老婆,這是好事。如果他吻了別人老婆,那就讓對方的老公來和他講道理,注意別動手,別打腦袋,別把院士打傻了,留着他的腦子還有用……打腿也不行,雖說院士即使是坐上輪騎,也不耽誤為國家做貢獻,但打人後果嚴重,要拘留的。所以你得找個“科學的”策略,討個說法。大家都是科學家,都是智力金字塔尖上的人,處理這點小爛事真的太容易了,難道不是嗎?
第三個,我們這個社會,其實已經很不道德了。
院士親吻門這個視頻,正常環境下是不會被放出來的。
之所以被放出來,就是放出視頻的人,知道這件事兒會對當事人造成困擾——而困擾的原因,則來自於公眾對科學家褲襠的興趣,遠大過對其科研項目的興趣。
這就好比社會,對孩子學習成績沒興趣——卻對孩子的情誼,顯出異樣的亢奮。
這樣的社會,雖然瀰漫著濃烈的道德焦慮,但其實卻是最不道德的。
所以今天的問題是:
不道德的社會,會放大私人行為,就比如院士親吻門,本是私事,北理工卻為避免池魚之殃而發聲明,這標誌着我們的社會道德已經失控,那麼你知道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道德與社會的發展,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關係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