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來講,地球是近乎完美的星球,非常適合人類居住。但地球的完美也是暫時的,在未來某天,地球也會變得不再宜居。
太陽在膨脹成紅巨星的過程中,光強度會慢慢增強,地球表面溫度會逐漸上升,海洋會蒸發。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為因素影響地球環境,比如說戰勝,基因工程,可怕的病毒,環境的日益惡化等。
所以,人類不可能永遠呆在地球上,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尋找第二個地球,然後進行星際移民。
但這樣的星球存在嗎?除了地球之外,有沒有其他星球適合人類居住呢?就我們的太陽系而言,有幾大星球可以作為未來星際移民的目標天體。
首先想到的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球。月球最大的優勢就是距離,它距離地球僅僅有38萬公里,只需要幾天時間就可以飛到月球,而且人類已經踏足過月球。
當然,月球也有致命的缺陷,沒有大氣層和磁場保護,表面溫度非常低。
不過人類可以把居住地建在古老的熔岩管。同時月球上有豐富的礦藏資源,比如說鋁,鐵,鈦還有備受期待的氦-3。
第二個天體就是火星,被討論得最多的星際移民的天體。美國航天局也籌劃在2035年前後載人登陸火星。
相對來講,火星與地球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說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左右,也擁有四個季節。
不過火星表明的平均溫度低至零下55度,只有赤道地區的夏天溫度可以短暫地達到20度。除此之外,火星上沙塵暴橫行,會對第一批拓荒者和人類居住地帶來極大的危險。
第三個天體,穀神星。估計很多人對穀神星並不是很了解,它是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科學家們預測穀神星上25%的體積都是水,而且是淡水,淡水含量比地球上的淡水還要多。
由於穀神星質量很小,引力小,可以作為未來人類星際旅行的完美中轉基地,那裡的貨物運輸非常方便高效,更加有利於人類未來開採小行星上的資源。
還有就是木衛二,也被稱為歐羅巴,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被厚厚的冰殼覆蓋著,冰殼下面是深深的海洋。
木衛二上的表面溫度非常低,接近零下200度。不過,冰殼下面的海洋很可能是生命的樂土。
最後一個就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在泰坦星上生活並非不可能,那裡擁有大氣層,90%是氮氣,大氣壓約是地球大氣壓的1.5倍,這些優越的條件是其他星球不具備的。在泰坦星上生活不需要穿着笨重的太空服,只需要佩戴氧氣罩和絕緣服就可以了。
不過泰坦星表面溫度同樣十分低,只有零下180度。上面的碳氫氣體與氧氣混合後也很容易發生爆炸。
能夠看出,以上五個天體中,每個天體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與地球環境相比,它們的環境都很惡劣。
但這也是星際移民中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很難找到與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讓人類定居,人類在選擇的過程中必須有所取捨,尋找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建立人類的第二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