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2025年04月05日21:22:11 科學 1330

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它承載着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深厚情感,蘊含著順應天時、親近自然的古老智慧。那麼清明又是如何確定的呢?

“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悄然轉向東南方,黃河中游的柳枝抽出星點綠牙”。這是公元前一百多年,西漢時期天文學家落下閎在觀星台上的記錄,這一刻,不僅意味着春分後的第十五天來臨,更標誌着“清明”這個承載着生命輪迴的節氣,在中國人的時間坐標軸上再次刻下一道印記。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這句話,是華夏先民數千年觀星授時的階段性總結。

華夏先民以土圭測日影確立“二至二分”四大節氣,成為後世二十四節氣的基石。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唐代,僧一行通過全國性的天文測量,測得“清明初日,日在婁六度”,將太陽位置精確到具體星宿度數。這些生冷的數字,都是先民與星辰對話的永恆記錄。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楊帆:今年的清明是4月4日20時49分,清明節氣,準確來說是太陽的視運動從黃經15°運行到黃經30°這樣一個區間。提到清明節,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古老的節日——寒食節。古人很早就有寒食禁火,寒食節的時候,大家熄滅火種,吃冷食。清明的時候則是改火或者是出火,大家要燃起新的火種。

從節氣到節日 大火星的軌跡密碼

據北京天文館的科普專家介紹,古人的禁火和改火制度,對應的就是寒食和清明兩個時間節點,其來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先民對於大火星的觀測。原來,在清明的起源及部分習俗的背後,還隱藏着更多古老的天象觀測密碼。

01:56

上古時期,先民觀測太陽視運動軌跡時,往往將黃道附近與太陽同升同落的恆星作為標準星,晨昏觀測。其中,就有跟節氣源起關聯密切的一顆恆星——大火星。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楊帆:大火星在上古時代是先民觀象授時非常重要的一個天象,甚至還設置專門的官員叫火正,來觀測大火星的位置。具體而言,在農曆三月,如果我們黃昏的時候,看向東方的地平線,會發現大火星,也可以叫星宿二,或者是天蠍座阿爾法,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這個就是春季三月最主要的天象。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根據古天文典籍記載,大火星具有特別的視運行軌跡,春天出現於東方地平線上,夏天向上運行至南方天空,秋天滑落至西方天空並很快隱沒於地平線以下。上古先民因此確定了春、夏、秋三季,並用以指導何時放火燒荒,何時秋收禁火,這也成為寒食禁火、清明點火習俗的源頭。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楊帆:根據學者的研究,清明節的確立是在兩漢時期,寒食節可能是在戰國時期確立。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來源,就是在更遙遠的幾千年前的先民時代,他們對於大火星的觀測,到後面慢慢就演化出清明節的習俗。

此“火星”非彼“火星”

北京天文館的科普專家特彆強調,我國古天文學中這顆重要標準星——“大火星”,與社會公眾熟悉的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火星完全不是一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00:58

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楊帆:中國古代的大火星,實際上是心宿二,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心宿二是非常亮的一顆星,它也是天蠍座阿爾法,跟我們現在說的行星火星是不一樣的。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中國古天文的大火星也叫商星或者辰星,它是一顆散發出火紅色光芒的一等亮度恆星。在戰國時期的古老典籍中,曾記錄著燧人氏與大火星的神話傳說。

竟和“大火星”有聯繫?揭開“清明”背後的天文密碼 - 天天要聞

“燧人氏上 觀 辰星,下 察五木,以為火”。這說的就是燧人氏仰觀天象,見到黃昏時大火星出現於東方的地平線上,又俯察樹木的生長情況,告訴民眾放火燒荒的時間到了。“大火星”之名是否因此而來,這又是一個古人留下來的千古待解之謎。

來源: 央視新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 天天要聞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加工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宇宙裡面最可怕、危險的是什麼,在看過老劉的《三體》後,很多人對那片黑暗開始有了很大的恐懼,好像“宅”在地球里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 天天要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新華社記者張泉、溫競華研發載人深潛裝備、探索電磁兼容奧秘、助力乾旱區生態保護……他們奮戰在科研一線,矢志創新、銳意攻關,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我國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正式啟航 5月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再對主帶彗星...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