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挖過竹筍的朋友,肯定或多或少都見過這種植物,它的種子酷似稻米,也是顆粒狀的,山裡以前山雞很多,它們也非常喜歡吃這種植物的種子,所以也叫山雞米!
採挖竹筍的時候,看到這種山雞米最讓人頭疼,因為這種種子的殼上有很多倒刺,能夠牢牢抓住人們的衣物,導致袖子上,褲子上,到處都是這種“山雞米”,採挖竹筍的時候是開心的,可扯下這種植物的種子的時候,就得帶上“痛苦面具”了,費時費力,不小心還會扯傷衣物,得不償失。
山雞米特別喜歡長在竹子林中,是人們採挖竹筍的時候最討厭的植物,但是它在廣東卻被奉為“座上賓”,常被廣東人用來做涼茶,而且還能用來煲湯,用來釀酒也很好喝。
談起釀酒,那也是很有講究的,以前我國的糧食不夠吃,自然不能用太多的稻穀、小麥、高粱來釀酒,特別是普通人,糧食都不夠吃,哪怕是一粒穀物,都是救命糧,只能用別的東西釀酒了。
包括難以下咽的棠梨,渾身是刺的金櫻子,滿身是毛的獼猴桃等等,都是釀酒的原材料,而山雞米的種子酷似稻米,也是釀酒的好原料。說真的,山裡的很多東西釀酒,都比現在市場上的那些酒好喝,山雞米釀酒,味道還是很好喝的。
不光山雞米用來釀酒,人們還把山雞米的葉片做成酒麴,用來發酵山雞米或者其他水果、穀物、野果,以便於更好地出酒。
山雞米除了可以用來釀酒,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全草都能入葯,有廠商收購,但是並非所有的山雞米都被用來製藥,它更多的是用於做涼茶。
廣東涼茶里很多都放了山雞米這種植物,大量收購的山雞米中,也有很多運往了廣東,除了用來做涼茶,還被用來煲湯喝。不管是煲湯,做涼茶,還是釀酒,它的味道都非常好喝。
又到了採挖竹筍的季節了,從現在起,一直到今年結束,都有無窮無盡的竹筍等待採挖,但是採挖竹筍的時候,見到這種山雞米,還是需要注意的。
一來它的價值真的非常大,留意一下,說不定也能創造和竹筍一樣的經濟價值;二來它的種子帶有倒鉤,沾到衣物上,會很難處理。
結束語
採挖竹筍的時候,很有可能遇到山雞米;當然了,採挖山雞米的時候,也很有可能碰到竹筍。不管是山雞米還是竹筍,其實都是非常好的東西。若您能同時尋找到收購山雞米的收購商和收購竹筍的收購商,是不是可以一舉兩得呢?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收藏起來,或者轉發給親戚朋友看看哦,特別是那些已經開始採挖竹筍的親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