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找到了一種簡化爆炸的方法

2022年09月26日08:13:12 科學 1307

Skoltech 的科學家們首次在理論上預測了同步效應,一種自排序,在爆轟波中的作用。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遏制固有的混亂過程,從而穩定旋轉爆震發動機的燃燒,這是一種實驗裝置,可以比傳統的火箭和船舶發動機節省大量燃料。

物理學家找到了一種簡化爆炸的方法 - 天天要聞

該研究發表在著名的《流體力學雜誌》上,並在俄羅斯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被公認為年度最佳理論工作。由於更有效的燃燒模式,正在開發爆震發動機以節省燃料。引爆時,燃燒產物以超音速傳播,理論上可將效率提高 25%。

“在旋轉爆震的發動機中,較小的氣缸位於較大的氣缸內,可燃混合物周期性地噴射到它們之間的空腔中,其燃燒以連續爆震的方式發生:波在小氣缸周圍一圈又一圈。圓柱。

但由於過程的混亂性質,一般情況下的爆轟波不會表現得如此可預測,並且會在一個循環後有規律地循環。特別是,波傳播的速度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劇烈且不可預測地波動,從而使發動機不穩定,”該研究負責人、Skoltech 副教授 Aslan Kasimov 解釋道。Skoltech 找到了一種通過簡化其振動來抑制爆炸波的方法。為此,科學家們首次在理論上證明了爆震區域的同步效應。

同步最早是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 17 世紀發現的。他觀察到一對懸掛在同一根樑上的擺鐘,結果證明,由於這種微妙的聯繫,擺的振蕩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同步——它們開始同相或反相運動。從那時起,同步不僅出現在力學中,而且出現在化學、醫學、生物學甚至社會學的各個領域。

“例如,一些螢火蟲以一定的頻率閃爍。當許多這樣的螢火蟲聚集在一個地方時,由於彼此之間的聯繫非常弱,它們開始同步閃爍:每隻甲蟲只能看到它最近的鄰居,”該論文的第一作者、Skoltech 博士生安德烈·戈爾丁說,並給出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一些例子。

因此,實驗表明,每個人的自然生物節律可以具有不同於 24 小時的頻率——如果將實驗人置於沒有晝夜的人工環境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事實上,在周期性的外部影響(日出、中午、日落)的影響下,人和動物的內部節奏適應24小時周期也是同步的。

起搏器也是一種類似的周期性外部影響,可以簡化心臟的內部振動——它可以中和心律失常。從同步的角度來看,可以考慮月球與地球的自轉總是在同一側,甚至連連環殺手的受害者人數也取決於日期。在他們的新工作中,來自 Skoltech 的科學家們首次證明了爆轟波的同步現象。

爆轟的本質是,即使在完全均勻的介質中,爆轟波也會以“急速”傳播,即以可變速度傳播。這意味着波本身是一個振蕩器,就像起搏器示例中的心律失常心臟一樣。它與心律失常有關,因為這種波的振蕩是非常不可預測的——我們記得這是干擾爆震發動機運行的原因。

“事實證明,爆轟波速度的波動可以通過外部周期性效應來排序,但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效應,而是介質的規則不均勻性。波在可燃混合物中傳播,在發動機的情況下,混合物以射流的形式噴射到兩個氣缸之間的環形腔中。

卡西莫夫解釋說,在這種情況下,介質的不均勻性可以想象為一系列或多或少被燃料飽和的區域(一條空氣、一條燃料等)。“因此,通過改變發動機的設計,例如,相鄰噴射器之間的距離,可以改變爆震波遇到的介質不均勻性的特徵尺度。”

正如研究人員發現的那樣,由於與介質的“振蕩”(周期性不均勻性)同步,爆轟波的複雜內部振蕩能夠被有序化。如果我們考慮一組介質不均勻性的特徵尺度,就會發現在這些尺度的整個連續範圍內,已知爆轟波的波動是正則化的,也就是說,它繼續“跳動”地傳播,但這些混蛋變得非常容易預測。由於圖形的特殊形狀,這些範圍的集合被稱為阿諾德的舌頭——它們在爆轟領域中首次被描述。

爆震波中時機和阿諾德舌頭的發現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未來應該回答哪種發動機設計將通過控制其速度來抑制爆震波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一維計算;在引擎中,該過程立即發生在三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着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
錢江海關查獲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聞

錢江海關查獲一大波螳螂

近日,錢江海關關員在對國際進境郵件進行CT機查驗時,發現一個進境郵件圖像異常,疑似存在活體生物。 現場關員開拆查驗後發現,裡面裝有一批活體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堅硬外殼包裹的螳螂卵塊,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個卵。經現場清點,該包裹內共裝有7隻螳螂和73枚卵鞘。 經鑒定,其中7隻活體螳螂均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條摻假風波,工行澄清來了 - 天天要聞

宇宙第一大行金條摻假風波,工行澄清來了

周末貴金屬時間,小夥伴們大家好。這兩天有關在宇宙第一大行買到摻假金條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終於等來了工行的澄清公告:當然是不屬實。這是怎麼回事呢?說是有一位客戶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購買了兩款金條。結果在剪開加工首飾的過程中發現疑似雜質。我們通過網上的圖片看到,剪開后里面有些發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葛世榮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省政府研究決定:聘任葛世榮為江西理工大學校長。此前,葛世榮擔任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葛世榮個人簡介葛世榮,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榮在黑龍江礦業學院(現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