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2025年04月11日14:23:09 科學 1440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近日,演員李現在北京各大公園拍鳥的視頻刷爆了熱搜。

他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鳥作業”,被生態環境部點贊。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喜歡攝影的李現不負“花鳥使”之名,以一己之力帶火了 #玉淵潭打鳥# 在內的N個話題,成為今年春季破圈的現象級討論。

不過,你知道啥是“打鳥”嗎?

啥是“打鳥”?

隨着多位網友在公園偶遇李現,演員李現也在社交媒體發文,趁着好天氣在北京玉淵潭公園,悄悄加入了“老法師陣營”,嘗試了第一次“打鳥”。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打鳥”是攝影圈裡一個常見的行話或戲稱,主要指使用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鳥類,拍攝時需精準對焦和耐心等待。

因為拍攝對應的英文單詞是shoot,感覺是在“打”一樣。

“公園打鳥老法師”是指在公園裡使用長焦鏡頭拍攝鳥類的資深攝影愛好者。

“打鳥”絕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傷害鳥類,絕大多數拍鳥的攝影師都是自然愛好者,非常喜歡鳥類。

其實,在城市的公園裡觀鳥拍鳥並不罕見,無論是“長槍短炮”鏡頭陣列中的退休大爺大媽,還是愛用手機記錄驚喜的上班族,都可以成為一個拍鳥人或者觀鳥愛好者。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媒體提到的“花鳥使”,是李現在電視劇《國色芳華》里飾演的蔣長揚一角,身兼光祿寺少卿和花鳥使兩職,專門為皇家搜羅奇花異鳥。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而在現實生活中,李現尤鍾情於鳥類攝影。

李現的“打鳥”行為,無疑為“花鳥使”賦予了全新的時代意義,完美演繹了從“皇家搜美令”到“民間護鳥人”的千年轉型。

當代“花鳥使”的職責已變成用鏡頭守護生態之美。

用鏡頭捕捉鳥兒的靈動瞬間,展現了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成為了城市生態治理的“活招牌”。

李現“打鳥”的每一張照片,都是對自然之美的禮讚,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生動詮釋。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李現的鏡頭帶火的不止是鳥,還有大家守護生態的心”。

也有網友調侃:“哥,你裝備不如大爺的好!”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那麼,新手如何選擇第一套觀鳥裝備?如何避免踩坑?

在成都一位資深鳥友鄧靜的望遠鏡里,藏着另一個世界。

“觀鳥歷史發展早期是沒有數碼相機的,一般觀鳥人使用肉眼和望遠鏡進行觀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字和博物畫記錄。”這位用多年時間記錄下不同鳥類的“鳥友”笑着揭秘道。

“如果是新人剛開始觀鳥,可以先準備一個8倍或者10倍的雙筒望遠鏡,從身邊的鳥看起。

幾百元的望遠鏡完全可以滿足觀鳥的要求,之後對細節有更多要求時再升級也可以。”鄧靜說。

在她的帆布包里,就有一個便攜式望遠鏡,方便隨時拿取觀鳥。

觀鳥圈中,長焦鏡頭彷彿已經成為“打鳥”標配,新手需要投資昂貴器材嗎?

鄧靜介紹道:“單反和微單的長焦鏡頭確實給我們拍攝鳥類帶來了很好的視覺效果。

但是,昂貴价格也成為了考慮項,另一方面攝影器材的重量也是一個挑戰,觀鳥的時候常常需要行進,爬坡上坎是常態,愛好者常常需要綜合考量。”

在她看來,觀鳥從來不是裝備的較量。

“其實當你和鳥兒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手機也可以驚喜‘出片’,比如像最近九眼橋蒼鷺照片不少都是手機拍攝的。普通相機比如卡片機,如果有20倍以上光學變焦,在合適的距離和光線下也可以拍出鳥羽毛色澤、絨毛等細節。”

不斷移動飛翔的鳥類也給觀鳥帶來一些挑戰,如何準確用眼睛“捕捉”到鳥類,鄧靜有着自己的方法:

“注意觀察鳥類的位置,有的鳥喜歡在地面活動,這時我們可以慢慢靠近,在一個安全距離觀察它;

而有的鳥喜歡在樹木裡面覓食,可以留意樹枝樹葉不尋常的晃動,另外一個竅門就是注意聽,跟隨鳥鳴去找鳥。”

聽聲辨位和公園蹲點已是鄧靜的進階“鳥技”。

她說,“訓練觀察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身邊看起,我們生活的環境其實就有許多鳥類。”

這股“打鳥”熱,引起了多地文旅部門注意,紛紛在官方平台上“喊話”,安利起自家的“鳥類天堂”。

廣西文化和旅遊廳在線喊話:來廣西尋寶藏鳥鳥吧!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廣西崇左發現·弄崗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98.8%,這裡是植物的王國,更是天然氧吧。

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鳥類達240多種,其中有弄崗穗鶥、印支綠鵲等十多種珍稀鳥類,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這裡是搜索“寶藏”的藏寶地。

大理文旅:有風的地方不能錯過!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大理有豐富的河流、湖泊、山脈資源,為鳥類提供了多樣的棲息地,大理的洱海茈碧湖、西湖、東湖、劍湖青海湖等地,都是水鳥的“天堂”。

泉州文旅:圍頭灣C位觀鳥席已預留!

熱聞|演員李現掀起“打鳥熱”!什麼是“打鳥”,新手花多少錢能“入圈”? - 天天要聞

“候鳥天團”已開啟年度巡演!朋友們,圍頭灣C位觀鳥席已預留,300+珍稀鳥種等你來拍爆內存!晉江紅樹林秘境、深滬灣濕地長廊同步開放,觀鳥地圖等你全解鎖。

多地官微的“喊話”行為,實質上是生態旅遊轉型的積極探索。

明星參與生態活動不僅可以吸引遊客關注本地自然資源,也能夠通過流量效應推動地方生態保護。

李現因“打鳥”引發鳥類攝影熱潮,是公眾人物參與生態保護的典範。

在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面臨危機的當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花鳥使”。

最後,還是要給大家提個醒,“打鳥”也要愛鳥,切記不要打擾和干預鳥類正常生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編輯 崔可騰 綜合河南日報、大象新聞、封面新聞、信網、福建日報、@生態環境部、網友評論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着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 天天要聞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忽如一夜春風至中國硬核創奇蹟作者 李 庚當人形機器人與馬拉松運動員並肩奔跑在北京亦庄的賽道上,當2025年央視春晚舞台上機器人整齊劃一地扭起大秧歌,這些曾經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走進現實。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4月30日,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州南宋德壽宮啟幕。本屆靈芝文化節以文化市集、啟幕盛典、宋韻雅宴三大篇章展開,來自中醫藥、科研、體育、電商等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展現了靈芝產業“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氣象。圖為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啟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本屆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巧妙融合了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