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2025年04月13日11:43:03 科學 1707

前言

核戰這個詞聽起來挺嚇人的,誰也不希望真碰上這種事,可現實是,國際局勢有時候不太平,核武器的陰影一直沒散去。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警報拉響,留給咱們的時間可能就20分鐘。

這不是開玩笑,14億國人真得有點準備。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核戰為啥只給20分鐘?

在現代戰爭的恐怖陰影下,洲際導彈能達到20馬赫的超高速度,一旦發射,只需20分鐘左右就能跨越千山萬水,精準命中目標。

而當敵方洲際導彈發射的那一刻,預警系統會迅速拉響警報。

可別以為警報響起你就有大把時間準備,從預警系統確認目標,再到向大眾發布警報,留給我們的時間,僅僅只剩15到18分鐘了。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這15到18分鐘,就是生死時速,是決定你能否在核戰中存活下來的黃金自救時間。

核彈降落之後,能在瞬間將5公里範圍內的一切事物氣化,彷彿它們從未在這世上存在過。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而它產生的衝擊波,更是如同咆哮的巨獸,能橫掃20公里,沿途的建築、生命,都會被無情地摧毀、吞噬。

不過面對如此殘酷的核爆,咱們國家早有準備。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上世紀60年代,中蘇對峙時期,為了應對潛在的核威脅,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開啟了一場浩大的“地下長城”修建工程,如今,全國現存8.6萬處這樣的防核設施。

而且城市中的地鐵站,在核戰爆發時,成為人們的安全庇護所。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黃土高原,那連綿起伏的山脈就像天然的屏障,經過科學研究發現,這裡的土壤對輻射的屏蔽效果,比混凝土還要強30%。

新建小區的人防標準地下車庫,也不容小覷,能抗住5000噸TNT當量的爆炸衝擊。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就連銀行金庫,都有着軍用級別的鋼板防護,還有獨立通風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禦核爆衝擊和輻射。

而且,國家儲備糧相當充足,足夠14億人吃上一年半,就算核戰爆發,在食物方面也能給大家兜底。

但真到了核戰時刻,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利用這僅有的20分鐘進行自救呢?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講講。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20分鐘內的關鍵自救步驟

這寶貴的20分鐘,每一秒都重如泰山,分秒必爭才能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

0-5分鐘,趕緊抓起這3樣關鍵東西。首先是水,按照每人4L的標準,找密封容器裝好,別小瞧這水,核爆後,水源大概率被污染,乾淨的飲用水就是生命之源。

接着,準備3天量的肉罐頭,它能量高、易儲存,能在關鍵時刻給你補充體力。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還有老年機和收音機,別覺得它們不夠智能,關鍵時刻,老年機信號穩定,能在基站受影響時嘗試撥打電話。

收音機則能幫你接收外界的應急廣播,獲取重要信息,了解救援動向。

5-10分鐘,迅速做好防護,找件雨衣,沒有雨衣用塑料袋也行,把自己裹起來,再用膠帶仔細封好袖口、領口,別讓放射性塵埃有可乘之機。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口罩可不能馬虎,用濕毛巾疊成3層捂住口鼻,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過濾空氣中的放射性顆粒,雖說比不上專業防護裝備,但總比啥都沒有強。

要是有帽子、手套,也一併戴上,儘可能包裹住全身皮膚,減少暴露。

10-15分鐘,規劃逃生路線,這時候,得遠離那些危險區域,像玻璃幕牆大廈,核爆衝擊波襲來,玻璃會變成無數傷人的暗器。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加油站和化工廠更得躲着走,一旦被波及,引發爆炸,那就是雪上加霜。

盡量選擇道路寬敞、沒有過多障礙物的路線,往地下掩體、地鐵站或者堅固的建築物方向跑,要是對周邊環境不熟,打開手機地圖,找找附近的人防工程位置。

15-20分鐘,趕緊衝進掩體,找到掩體後,別急着鬆口氣,先用身體抵住門縫,防止放射性塵埃隨着氣流飄進來。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手機調至飛行模式,減少電量消耗,還能避免電磁干擾,要是身邊有重物,比如桌椅,搬來堵住門口,加固掩體。

在掩體里,保持安靜,保存體力,等待外界救援信息,可核爆之後,危險並未完全解除,接下來的日子,又該如何在這片充滿危機的土地上生存呢?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核爆結束後如何生存

長期呆在獃著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也應該出去尋找一些自救的資源,不過外面要是有着核輻射的話,我們也應該去做一些對應的措施。

先說空氣防護,核爆後的空氣中,瀰漫著大量放射性塵埃和有害粒子,直接吸入,後果不堪設想。

這時,咱們可以利用活性炭和濕毛巾,自製一個簡易濾毒罐,把活性炭碾碎,裝進一個透氣性好的布袋裡,比如舊襪子,再用多層濕毛巾包裹住布袋。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這樣,呼吸時,濕毛巾能過濾大顆粒塵埃,活性炭則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放射性物質,為呼吸道築起一道防線。

水源凈化同樣刻不容緩,核爆後,大部分地表水都可能被污染,而乾淨的水源是生存的必需品。

疾控中心有個秘方,1瓶蓋漂白粉就能凈化1噸水,要是能找到漂白粉,按照比例加入水中,攪拌均勻,靜置30分鐘左右,等水變得清澈,就可以用來飲用、做飯了。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要是沒有漂白粉,也可以把水煮沸,多煮一會兒,能殺滅部分細菌和病毒,降低水中有害物質的活性。

食物選擇上,得講究策略,優先吃魚罐頭,你可能想不到,魚類在食物鏈中的位置相對較低,相比陸地動物,它們體內的輻射殘留要低90%。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在物資匱乏的核爆後,魚罐頭既能補充優質蛋白質,又相對安全。

除了魚罐頭,那些密封包裝的乾糧,像壓縮餅乾、方便麵,也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包裝沒破損,就能放心食用。

盡量別碰那些露天放置、可能被放射性塵埃污染的食物,像街邊樹上的水果、地里的蔬菜,如果非要吃,一定要反覆清洗,削去外皮。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還有個關鍵技能,得學會檢測輻射,在沒有專業輻射檢測設備的情況下,咱們的手機就能派上用場。找塊黑膠帶,把手機攝像頭貼嚴實,然後對着周圍環境。

要是有伽馬射線,手機屏幕上就會顯示出白色噪點,噪點越多,說明輻射越強,通過這種簡單方法,能大致判斷所處環境的輻射情況,決定是否要儘快轉移。

參考文獻

人民資訊——2021-06-02《核戰要是真的來臨,14億國人都應該知道的保命常識,生死20分鐘》

如果發生核戰,自救時間只有20分鐘!14億國人必須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