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2022年07月04日07:44:02 科學 1496

植物,是我們人類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另一種視角。它們在自己的世界裡,生長、開花、結果、枯榮,生命的歷程都是非常的清晰可見的,不過,它們為了生存,由此產生的一些特性,真的覺得是它們的終極奧義,這種現象,讓我們人類自嘆不如,能夠稱得上神奇了。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1、獨木成林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獨木不成林”,就是說,一顆普通的樹,它只能是樹,永遠也不能變成樹林,但在熱帶地區,就有一種樹,就能讓這句話不能成立,那就是榕樹。我們知道,榕樹的氣生根是非常發達的,而且生命力非常強,只要能接觸到地面,就能深深地扎進土裡,變成新的樹榦。樹木越大,這些氣生根變成的樹榦就越多,除了正常的吸收養分之外,它們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支撐起榕樹碩大的樹冠,樹冠大了,氣生根多了,自然而然,樹榦也變多了,而樹冠就會增大,這就是一個循環,漸漸地就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2、植物殺手

在熱帶雨林里,植物殺手隨處可見,特別是榕屬的植物,它們特有的氣生根就是殺手工具,這些氣生根會附生到其他的大樹上,這些氣生根沿着其他大樹的樹身向上或者是向下延伸,交織在一起,最後變成了一個網狀,把別的大樹樹榦都包裹起來,這些氣生根還會扎進土裡,搶奪水分和養分,而在地面之上,網狀的氣生根會搶奪空間和陽光,這樣就能有效的阻斷了大樹的生長,最後大樹死亡,而大樹的殘骸還會被榕屬植物的氣生根當成養分來慢慢吸收掉。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3、肉食植物

榕屬的植物通過時間的消磨,能殺死它周圍的大樹。而有些植物,卻像動物一樣,能夠進行捕食,只要是抓一些蚊蟲,昆蟲等小動物為主,也就被稱為是食蟲植物。它們主要是通過自身特殊的結構來完成捕殺的,隨後靠自身分泌出來的消化酶和細菌來完成分解,吸收。這類植物需要靠捕殺動物來維繫養分的吸收和生長,自然就是養分相對貧瘠的地區才能看到,或者是一些缺少氮元素的地區,沼澤區和沙漠地區經常能看到這些捕食植物。而我們常見的捕蠅草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像豬籠草瓶子草等等。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4、共生植物

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種植過農作物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在種植大豆的時候,是不需要施肥或者施肥太多的。這是因為大豆粉根部會長出一種叫做根瘤菌的東西,這是一種有着長長鞭毛的桿狀細菌,它能從豆科植物的根毛處入侵到根莖內部,形成很多的根瘤。這些根瘤是一種和大豆共生的關係,它能像根系一樣吸收養分和水分,還能吸收空氣中遊離氮元素,固化成植物所需要的氮肥。簡單來說,就是大豆給根瘤菌提供碳水化合物,而根瘤菌給大豆提供養分和水分,尤其是保障大豆生長的氮元素。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5、自保能力

也能稱之為植物的防禦能力,在自然界,植物的生存隨時都會面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在漫長的生存競爭的過程中,逐漸的進化出了各種能夠讓自身生存的防禦能力,讓植物在受到外物攻擊的時候,能夠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比如說,含有毒素的植物是最常見的防禦手段了,也是很強大的自保能力。還有像一些渾身長滿尖刺的植物,更有一些擬態植物,能長出各種嚇人的姿態來。這些都是植物們防禦外敵的有效手段。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6、睡眠需求

我們知道,人和動物都是需要睡眠的,這樣能迅速地補充每天消耗掉的精力和體力。我們不知道的是,植物其實也是需要睡眠的。植物有一種現象,科學家稱之為“睡眠運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植物的葉片和花朵,就能發現,植物的葉片或者是花朵,總是有着白天開放,夜裡閉合,或者是白天閉合,夜裡開放的現象,這就是植物的“睡眠運動”。像合歡樹睡蓮醡漿草等等,都是“睡眠運動”比較明顯的花卉。這種現象,主要是為了減少自身的熱量散失和水分的蒸發,是一種自我保護。

為了生存,植物進化出了這6個奇特的能力,網友:植物也“瘋狂” - 天天要聞

結語:

神奇的大自然里,神奇的植物們還有很多的神奇現象,要讓我們去發現,像附生現象,就是一些植物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板根現象,就是因為越長越高,原本正常的根系漸漸變成板狀根系,深深地扎進地面,更加的牢固等等,還有好多,如果感興趣,下次再嘮嘮,先到這了,我是小貴,謝謝大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 天天要聞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 天天要聞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護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消化內鏡護理專委會主辦、嘉定區中心醫院承辦的健康諮詢活動在嘉定區紫雲廊公園舉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識。圖為醫生為市民科普健康知識。馬偉勤攝(人民視覺)日前,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做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能未來突破 - 天天要聞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能未來突破

7月6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確定的趨勢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確定的三大奇點將帶來未來人工智能的變革。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近年來,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噴發。近日,專家警告,隨着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變得更加活躍,甚至發生噴發。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為未來更具爆炸性和更頻繁的火山噴發埋下伏筆。“冰川通常會抑制下方火山的噴發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