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地球上現存150萬種動物,為了能夠在這顆美麗的星球繁衍生息,每種動物各有獨特的秘密武器。有這麼一類動物,它們是動物界的用毒大師,使捕食者望而生畏。其中,有五種動物用毒堪稱是登峰造極,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它們,以後遇到它們,一定要躲得遠遠的。
第5位 雞心螺
1、形態特徵
外表美麗的雞心螺
雞心螺,又稱“芋螺”,因為它們的形狀有的像雞心,有的像芋頭,故得名。它們擁有着極其美麗的外表,每當趕海人看到它們,都會忍不住撿起來把玩,緊接着就發生了悲劇。
雞心螺前端尖瘦,後端粗大,乍一看和普通的螺絲很相像。但是他們擁有着獨特的“魚叉”,這個“魚叉”是由齒舌改造而成,藏在長管狀的喙裡面。每當有獵物從其身邊路過,雞心螺就會從喙裡面射出裝滿毒液的“魚叉”,毒液會瞬間麻痹獵物。最後,雞心螺就會通過魚叉把獵物拖入口中吃掉。這個和我們人類用魚叉叉魚非常相似。
右上角的突起就是雞心螺的喙
2、種群現狀
世界上大約有500多種雞心螺,它們廣泛分布在熱帶海域,沿海的沙灘上和珊瑚礁附近,可以經常看到它們的身影。我國的福建、廣東、海南和台灣省多有分布。國外分布在澳大利亞、非洲、新西蘭、日本等地理位置靠近赤道的國家。
3、致命毒液
一隻雞心螺體內所含有的毒液可導致10人死亡。
雞心螺體內的毒液含有數百種不同的成分,這些都是神經毒素,統稱為芋螺毒素。這些毒素的作用機理是,迅速阻斷神經系統傳遞信息,身體因為接收不到大腦傳遞的信息,導致全身癱瘓,最終中毒身亡。
在這500多種雞心螺里,毒性最強的要屬“雪茄螺”,也就是說,一旦中毒,抽完一隻雪茄的時間還沒有得到有效救治,這人也就只有等死了。
第4名 黃金箭毒蛙
萌萌噠黃金箭毒蛙
1、形態特徵
黃金箭毒蛙,全身幾近黃色,故得名。它們身材非常小,最大的也不過5裡面長。它們是所有箭毒蛙中毒性最強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它們體內的毒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吃其他有毒的小動物來獲得毒素。如果一隻箭毒蛙是在人工無毒的情況下飼養,它們的身體沒有毒。
因為體內的劇毒,除了人類,它們沒有任何天敵。
2、種群現狀
黃金箭毒蛙,屬於箭毒蛙的一種,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中,巴西、圭亞那、哥倫比翼以及中美洲均有分布。它們共有6-8屬,130-170種。當地的土著人會使用它們的毒液製作武器,用來捕獵或者擊殺敵人。
土著取毒
由於人類對雨林的破壞、氣候變化、污染等因素,箭毒蛙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三分之一的物種已經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3、致命毒液
一隻黃金箭毒蛙體內所含的毒素可導致10人在3分鐘之內死亡。
經研究,黃金箭毒蛙的毒液成分是一種叫做甾體類的毒素。它的作用機理是,當毒素進入神經纖維的軸突部分,軸突部分會出現永久性的去極化,從而導致體內的物質無法正常運輸,並破壞體內的酸鹼平衡,身體最終因為無法活動而死亡。
第3種 藍環章魚
發出警告的藍環章魚
1、形態特徵
這是一種非常小的章魚品種,展開觸鬚不過15厘米長。蜷縮起來,體型差不多高爾夫球大小。藍環章魚身體呈黃褐色,因為有會發光的藍環而得名。
平時,藍環章魚的身體呈黃褐色,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它們身體上的環發出耀眼的藍色,以此警示對方。當然,除了捕獵,它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2、種群現狀
藍環章魚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洋海域裡面,印度洋也有分布。它們比較害羞,一般是晝伏夜出,主要以小魚、小蝦、小螃蟹為食。
因為分布在大洋深處,平時隱藏得比較深,種群沒有遇到危機。
3、致命毒液
一隻藍環章魚體內所含的毒液可以殺死26人。
它們的毒素主要成分是河豚毒素、一種血清毒素、乙酰膽鹼以及多巴胺等物質,這些毒素來源於藍環章魚唾液腺中的一種細菌。河豚毒素,也就是和河豚體內的毒素一樣,毒素能夠麻痹中樞神經和神經末梢,導致大出血,同時伴有刺痛,渾身發燒,呼吸困難,最終導致死亡。
雖然,藍環章魚的毒素非常強大,但是因為與人類的生活區域沒有多少重疊,所以基本沒有藍環章魚殺人的新聞。
第2種 箱水母
美麗的箱水母
1、形態特徵
箱水母,海洋里最毒的生物之一。也叫立方水母,因為它們屬於立方水母綱,故得名,又因其長得像箱子,所以叫箱水母。它們水螅體小,水母體大,通過體內噴射水柱螺旋前行。它們的身體兩側有兩隻眼睛,可以感受光線的變化。它們擁有60多條帶狀觸鬚,裡面含有劇毒。
2、種群現狀
箱水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沿海水域,主要獵食魚類和小海蟹,因為其劇毒,幾乎沒有天敵。
3、致命毒液
一隻箱水母所含毒液可以導致60人死亡。
當箱水母發現獵物,他們會快速飄過去,用觸手緊緊纏住獵物,同時噴射毒液。毒液一旦噴射到人的身上,皮膚就會出現許多條鮮紅的血痕,兩三分鐘後便宣布死亡。
那麼,毒液的作用機理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已知的是,毒液會通過人體,迅速損害心臟,破壞心臟的跳動,導致供血困難,最終迅速死亡。
第1名 內陸太攀蛇
內陸太攀蛇
1、形態特徵
內陸太攀蛇,又稱細鱗太攀蛇,成蛇體長2米左右,全身灰色到黃褐色的鱗片。有的鱗片會鑲有細黑邊。軀幹為褐色或者橄欖色。頭部呈黑色或含有黑色斑紋,毒牙長7-13毫米,劇毒。
2、種群現狀
內陸太攀蛇分布在澳大利亞,主要棲息在人跡罕至的乾燥平原、草原、荒漠等地,藏身於老鼠洞內,主要捕食青蛙、蛤蟆、小型哺乳動物。
內陸太攀蛇也屬於比較害羞的物種,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物種沒有危險。
3、致命毒液
經吉尼斯紀錄認證,內陸太攀蛇是世界上最強毒性的蛇,一次毒液可以殺死20萬隻老鼠,殺死100個人。
攻擊狀態的內陸太攀蛇
內陸太攀蛇所含的毒素為神經毒素和心臟毒素。被它們咬傷之後,會阻斷肌肉與神經的聯繫,導致無法行動。患者會依次出現頭疼、噁心、嘔吐、腹痛、眩暈、痙攣、昏迷,最終因全身癱瘓死亡,死亡也就發生在短短的15分鐘內。
結語
在這五位用毒大師中,有的毒液已經為人類所用,比如雞心螺的毒液沒用於醫學上的麻醉。這些物種對於自然、對於人類,都是巨大的寶庫,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它們,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