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2022年07月01日19:40:15 科學 1881

前不久讀了一本書——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記得高中的時候,語文捲紙上有一篇閱讀,也是一樣的題目,講的是人生哲理,說的是沉重不可怕,可怕的是太輕。

其實,從某些方面理解,這篇閱讀是有道理的。說到輕重,我們就用重量來作比喻。如果給我們一台秤來稱量物品,重的東西是容易測量的,哪怕超過刻度;而輕的東西,反而不容易測量。就比如古人沒有足夠巨大的秤去量大象的體重,於是曹沖想到用大量的石塊來代替。但是,如果一個物質太輕,那就很難測量了。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今天咱們說到的這個傢伙,就是輕到無法測量,這就是中微子

β-衰變

說到中微子,就要從泡利說起。泡利是奧地利物理學家,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而除了這個以外,對中微子的預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這個貢獻,最初來自於他對β衰變的觀察。所謂β衰變,指的是原子核自發射出或俘獲一個軌道電子的轉變,導致中微子概念提出的,是釋放電子的β-衰變。

β-衰變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中子釋放出電子,轉變為質子的過程。我們也說過,宇宙中的中子星,其實就是電子被巨大的壓力壓進質子而變成中子的結果,而β-衰變就是將這個過程反過來了。

按照這個說法,那麼一個中子的質量,應該等於一個質子加上電子的質量,再加上釋放的能量所對應的質量——最後這個是什麼鬼呢?其實就是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所指的能量與質量的互相轉化。釋放出能量,意味着質量會有所減少。

能量失竊案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可是,當科學家們計算的時候發現,這三者的質量加在一起,還是要比中子小一點點。或者用能量表述就是:原來原子的能量比新原子和β粒子的能量和要多一點點。

難道是算錯數了?當然不是,在對β-衰變的譜線進行檢測的時候,科學家也發現這個過程中有些令人費解的地方。

既然不是算錯數,難道能量守恆定律有問題?

宋小寶的名言說就是:咋地?玩尼啊?能量呢?丟啦?讓你造啦?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這件事,在當時非常轟動,還真的有些科學家開始懷疑能量守恆的法則,也有一些人給這個事件起了個名字——能量失竊案

泡利破案

案子“立”了,誰來破案呢?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對此,泡利在1930年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β-衰變的過程中,還有一種未知的粒子被釋放了出去。這種粒子呈電中性,靜止質量為零,但是又不是光子。它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與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所以各種科學儀器都難以檢測到。

不過,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我們有點“穿越”了。因為那個時候,科學家還沒有完全搞懂β-衰變,甚至連中子還沒有發現,只是知道有這種粒子的存在。以至於泡利在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將這種預測的粒子稱為中子。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打臉”的時刻總是來得那麼突然。就在1932年,科學家就發現了真正的中子——和泡利說得不一樣。

更打臉的,還在後面。

“丟人”的新理論

在提出這個新的粒子時,泡利本人也是有點羞於啟齒的。因此,在宣布這個猜想的時候,泡利本人沒有參加那場物理學會議,而是寫了一封信讓朋友幫忙讀出來的。至於沒有與會的原因,是因為他要去蘇黎世參加party,要通宵跳舞……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如果我是在場的物理學家,當時心裡肯定跑過一萬匹羊駝:par你妹ty啊,你在那par得挺嗨,我現在想踢你……

而且,在信里他還說明:這個猜想可能不太可信,否則為何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呢?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泡利信件原文

他甚至還說,這種粒子實在太難檢測了,恐怕人類永遠也檢測不到。

其他科學家也懵了:你在這胡咧咧一大通,最後說自己都沒把握,逗我玩啊?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他不信,但有人信。比如著名的物理學家費米,他對此深信不疑。1934年,他指出了β-衰變的本質,核內一個中子通過弱相互作用衰變成一個電子、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微子,解開了β衰變之謎。

泡利被打臉

直到這個時候,人們依然還是對中微子半信半疑。終於,在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一位中國科學家站了出來,他的理論終結了這次紛爭,他就是王淦昌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王淦昌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曾經多次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未來我們會講到)。剛才我們說到的查德威克發現真正的中子並且獲得諾獎,就是受到了王淦昌的啟發。在德國留學期間,王淦昌一直為中微子着迷,即使回國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他依然對此念念不忘。

1941年,王淦昌終於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找到中微子——K層電子俘獲。這個方法,我們未來會講到。總之,又是王淦昌提出了啟發,外國科學家實現了突破。美國科學家艾倫在次年利用這個原理,成功在實驗中證明了中微子的存在。至此,中微子終於正名,沒人再質疑它的存在。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不過,直到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科溫和萊因斯等人對核反應堆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才第一次成功發現了中微子,證明了它的存在。人類中微子的尋找過程,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在發現中微子後,課文和萊茵斯第一時間聯繫了泡利,通知了這個“好”消息。

幽靈粒子!質量極小的中微子,決定着宇宙的質量 - 天天要聞

1958年,泡利去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提出假設卻又紅着臉不好意思承認的粒子被證實存在,也不知道他心裡的五味雜陳,到底哪一味多一點……

那麼,他們發現的中微子,和泡利或者費米描述的是否一樣呢?這種粒子究竟有什麼驚人的特點呢?它為何能影響整個宇宙呢?咱們下一期再介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 天天要聞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據“中央氣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過30個國家站氣溫突破6月中旬最高氣溫極值,河北安平、安國、武強,天津靜海破6月最高氣溫極值。未來三天,北方的高溫還將持續,應該還會有更多地區打破紀錄。據“河北天氣”微博消息,今天午後1點,河北省中南部“熱紅”“熱黑”了,40℃已成片出現。中央氣象台:繼續發...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着陸點着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象,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