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外籍碩士生Kiprotich Koskei在農膜污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1年05月11日22:48:22 科學 1150

過去二十年來,常規LDPE地膜在土壤中的殘留量逐年增加,能否以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LDPE地膜,尋求破解地膜殘留對旱作農田的污染、同時維持較高生產力,是影響旱地農業發展的基礎科學問題。針對這一關鍵問題,熊友才教授團隊在2018-2019年設計了玉米農田土壤中不同殘膜添加水平的填埋試驗,共設置7個不同梯度處理,比較了常規LDPE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差異。結果表明,無論添加何種類型的殘膜,土壤中殘膜量越高,對土壤玉米生產力和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越顯著。塑料殘膜對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和養分等理化性質的影響在高殘留量處理中表現最明顯。殘膜的存在改變了土壤貯水動態和作物最終耗水量,進而影響整個生育期的玉米生物量積累和最終產量。土壤有機碳變化不顯著,全氮顯著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土壤C/N降低,且隨殘膜添加量的增加該效應有加重的趨勢。微生物量C和N隨着殘留物的增加而減少,而微生物量C/N比在兩年的填埋處理後沒有顯著變化。

蘭州大學外籍碩士生Kiprotich Koskei在農膜污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天天要聞

來源: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1.125521

近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蘭州大學外籍碩士生Kiprotich Koskei和Alex Ndolo Munyasya為並列第一作者、熊友才教授為通訊作者的研究論文,論文標題為“Effects of increased plastic film residue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crop productivity in agro-ecosystem”,該研究對長期覆蓋常規低密度聚乙烯(LDPE)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對玉米農田生態系統的影響進行了系統觀測、評估和比較,在可降解地膜富集的生產效益和環境效應研究方面有重要開拓價值。

該項研究主要從土壤的角度揭示了兩種類型殘膜對農田玉米生產力產生影響的機理。上述現象的出現是因為殘膜碎片可以在物理上阻礙作物根的生長和土壤毛細管作用。全生物降解殘膜由於在土壤中可部分降解,土壤剖面中水分流動性能比LDPE殘膜添加的地塊要好。因此,與LPDE相比,其他相關參數如水分利用、營養循環、微生物代謝等可能在全生物降解殘膜處理中表現更好。綜上所述,LDPE殘膜對土壤性質和玉米生產力的負面影響程度高於全生物降解殘膜,但它們對玉米農田的不利作用相似。

該項研究在殘膜污染防控和旱地農業生態領域具有重要開創意義,第一作者Kiprotich Koskei和Alex Ndolo Munyasya是蘭州大學外籍碩士研究生,迄今為止發表的為數不多的高質量研究論文作者。該文發表是蘭州大學留學生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指標。研究得到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支持經費(2018-29-5)、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和教育部海外名師項目(Ms2011LZDX059)資助。

第一作者簡介:

Kiprotich Koskei,男,肯尼亞籍,1990年出生,生態學專業,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2020年畢業)。2017年受肯尼亞農業大學(JKUAT)校長推薦和中國留學基金委選拔,該生到蘭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學,師從熊友才教授,主要開展地膜殘留對玉米農田生態系統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文字:王珊 王鵬洋

編輯:范竹清

責編:許文艷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布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器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器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器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