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
隨着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日程。這條串聯起真如副中心核心區內17個開發地塊、約1.5萬個地下車庫泊位的“地下動脈”,是真如副中心打造智慧城市立體交通網絡的關鍵一環。
記者今天獲悉,h型地下通道整體建設進度已完成約75%,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實現除“真如之心”地塊以外路段結構的全面貫通。
據悉,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曹楊路為中軸,採用雙向四車道系統,連接東西兩側共17個地塊、輻射約1.5萬個地下車庫泊位,共設置4個進口、5個出口,總長達4.9公里。全部建成貫通後,將實現星光耀、高·尚領域、天匯廣場、中駿天悅中心、中海環宇城a、b座等辦公項目,加之上海真如環宇城max、山姆會員商店、love@大都會、復悅薈、綠地繽紛城等商業項目,以及未來“真如之心”地塊間的全地下互聯互通。
“真如之心”板塊效果圖(規劃設計階段)
真如副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核心區地下空間大多為地下三層:地下一層、二層一般是商業街和下沉式廣場,部分還與軌道交通站點相連接,形成地下慢行系統;二層局部和三層則是停車庫,h型地下通道主要是與二層地庫相連,像一條橫卧在地下的紐帶,串連起各商辦街區的地下車庫,實現地下與地面交通資源的共享互補。
“地下動脈”連起的不僅是車庫,更是城市向上生長的發展活力。
近期,項目團隊已經啟動地下通道先行開通段整體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同時規劃在地面出入口處設置停車誘導標識及智能交通電子指示牌,實時顯示地下交通狀況及鄰近車庫空餘車位數量,依託“城市大腦”實時優化交通流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