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的“臟”,一般是按細菌的數量來定義的。許多部位看似潔白如雪、“人畜無害”,實則藏污納垢、儼然一個天然的細菌培養皿。
人體最“臟”的四個地方之一,就有我們用來吃飯的口腔。
“病從口入”:口腔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外來抗原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這部分外來的遊離的細菌主要存在於唾液中,另外還有大量的內源性微生物菌群,以菌落的形式寄生在口腔、牙齒和粘膜表面。外源加上內源性的微生物,混合在口腔里的細菌真的是數量數不勝數,種類相當繁雜,有致病菌,也有非致病菌,還有條件致病菌。至少有700多種細菌,數量上千億個。
一天不刷牙,會發生什麼?
對格外注重儀容儀錶的當代年輕人來說,澡必須天天洗,但牙可以不刷。
在刷牙這件事上,很多年輕人都有拖延症,心想一次不刷也不會怎樣。每天只刷一次牙的人數不勝數。殊不知,你今天刷牙犯的懶,就是明天看牙受的罪。
假設你剛剛吃完飯,並決定一直不刷牙:
3小時後,牙縫裡的食物殘渣開始發酵,成功培養了第一批細菌;
4小時後,細菌元老在牙齒表面安營紮寨,牙面的薄膜為它們提供營養,包吃包住。
由於長時間沒有刷牙,細菌缺少天敵。於是,它們開始在牙齒上“拉幫結派談戀愛,娶妻生子造小人”。這個階段,細菌只干一件事:繁殖。
12小時後,無情的繁殖機器——細菌形成了龐大的菌群,牙菌斑誕生了。同時,遺留在口腔中的糖類,發酵產生乳酸等物,慢慢腐蝕牙釉質。
每1g牙菌斑中,大概有兩千億個細菌,比用了10年的馬桶還臟。
15小時後,唾液中的鈣和牙齒表面的牙菌斑一拍即合,誕下了愛的“結石”——牙結石。
牙結石主要附着在牙齒根部和牙面上,它會使牙齒髮黃,失去本來的光澤。
3個月後,牙結石鈣化變硬,再想通過刷牙來挽救,已經為時過晚。
6個月後,牙齦在牙結石的迫害下變得鬆軟、紅腫、出血。
關於口腔健康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1
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全身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全世界60-90%的學齡兒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齲齒;15-20%的中年人(35-44歲)患有嚴重的牙周疾病,可能會導致牙齒脫落;約30%的65-74歲的人沒有自然牙。
清潔口腔很重要,刷牙、漱口、用牙線
飲食和細菌是導致齲病和牙周疾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清除牙菌斑是維護口腔健康的基礎。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維護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
刷牙清除牙菌斑數小時後,菌斑就可以在清潔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斷形成。特別是夜間入睡後,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差,細菌更容易生長。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提倡用水平顫動拂刷法刷牙,刷牙時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縫隙,如果在每天刷牙後,能夠配合使用牙線或牙縫刷等幫助清潔牙縫隙,可以達到徹底清潔牙齒的目的。咀嚼無糖口香糖也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於口氣清新,牙齒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