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侯佳欣 趙苑旨)5月23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了2025年4月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報告情況。報告顯示,4月1日至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68507例。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注意到,4月新冠新增確診病例達2025年1月以來新高,為3月的3倍,新增重症病例數也達到3月份的2.6倍。此外,新冠陽性檢出率連續16周波動上升。此輪新冠毒株有哪些特點?流行形勢會怎麼變化?人群應如何做好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截圖
毒株有哪些特點?致病能力有無增強?
報告顯示,4月1日至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報送8588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流行株為XDV系列變異株,其中主要為第六代亞分支NB.1.8.1。
“這次引起感染的主要是XDV變異株及其子分支NB.1.8.1,它們仍然屬於新冠病毒的奧密克戎家族,是此前廣泛傳播的JN.1和XDE的‘重組後代’。”5月25日,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致病能力上看,與此前流行的毒株並無太大區別,但免疫逃逸更強,之前陽過或者打過疫苗的,也可能再次感染。
新一輪感染主要癥狀有哪些?
李侗曾介紹,癥狀與感冒頗為相似,仍然以輕度的呼吸道癥狀為主,包括低燒、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少數人可能會有味覺、嗅覺的減退。不過李侗曾也提到,老年人仍是本輪新冠要重點防護的人群。此外,有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腫瘤等基礎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也需做好防護。
這一輪新冠病毒流行形勢會怎麼變化?
“上一輪新冠疫情於2024年7月底、8月初達到高峰,此後逐漸走低。從新冠陽性檢出率看,本輪疫情從年初開始啟動,此後緩慢上升。”李侗曾稱,距離上一次大規模感染新冠已經超過半年,民眾體內對於新冠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再加上新毒株有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所以出現了這一波小高峰。
關於這一輪新冠病毒流行形勢,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近日接受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採訪時預測,目前仍處在爬坡階段,預計6月底前結束流行,持續6至8周時間。“我們有一個預測模型,用於研判疫情形勢,預計6月底左右結束流行,現在處於爬坡階段,將逐步接近高峰。”鍾南山說。
人群應如何做好防護?有哪些特效藥?
“對於高風險人群,仍然應做好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減少不必要的聚集等等。”不過李侗曾也提到,儘管新冠陽性感染率有所增加,但發展為重症的患者極少,民眾無需過於擔憂。
在治療上,李侗曾介紹,我國新冠治療藥物選擇較多,比如像先諾特韋、阿泰特韋、來瑞特韋等,目前均已納入醫保。對於重症的高風險人群,一旦確認感染應儘快開啟抗病毒治療;對於多數輕症患者而言,則可以選用一些緩釋藥物,包括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要強調的是,無論輕症還是重症,感染後一定要注重休息,避免因為勞累而加重癥狀,也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