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2025年05月18日06:40:25 健康 2180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

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

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除了旅遊記錄,還有不少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2025年5月8日公布的數據,4月以來,門急診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由原來的7.5%(3月31日-4月6日)攀升至16.2%(4月28日-5月4日),相當於每6個門急診呼吸道感染癥狀患者中就有1個感染新冠,檢出率已超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體,居於首位。

不過,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本輪新冠流行率尚未超過去年峰值。中疾控歷史數據顯示,2024年3月及8月分別出現的疫情高峰中,門急診新冠病毒陽性率曾達到21.1%。“我們預計可能這一兩周就是感染高峰階段,到5月底、6月初就會有所下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感染人數在北方部分省份已經有下降趨勢,南方一些省份還處於上升的趨勢,預計在一兩周內會達到高峰並回落,對即將到來的中高考影響不大。

新冠抗體水平下降,旅遊聚集促進病毒傳播

新冠感染為何在近期抬頭?

李侗曾認為,當前距離國內上一次感染高峰(2024年8月)超過半年,“前次感染後,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人體內的抗體水平下降,再次感染的概率就會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流行的毒株為xdv變異株及其子分支nb.1.8.1,它們均屬於奧密克戎家族,xdv系列變異株也是當前的流行株。“如果既往感染過xdv毒株,現在對nb.1.8.1還有一定抵抗力,但如果感染過的是更早的jn.1等毒株,保護力就會有所下降。能成為主要流行株的毒株,免疫逃逸能力肯定更強,”李侗曾說。

中疾控數據顯示,本輪感染中,南方省份新冠陽性率略高於北方。李侗曾解釋,這是因為南北方病毒流行存在時間差,北方流行較早,從3月開始升高,5月初就過了高峰。五一期間人口流動大,南方旅遊聚集人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病毒傳播。

李侗曾觀察到,本輪新冠流行持續時間較長,就診人數從3月開始持續增加,以青壯年患者為主,癥狀表現為中低程度的發熱、咽痛、咳嗽,比流感癥狀更輕。

針對網絡上廣為傳播的“新冠流行率上升,和今年流感流行率較低、群體免疫力下降有關”,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是錯誤的觀點,新冠和流感之間不存在交叉保護,不會因為沒得流感,新冠就趁虛而入。

本輪新冠流行屬正常波動

儘管宏觀數據有所起伏,但在許多臨床醫生看來,此輪新冠流行現象並不值得特別擔憂。

武漢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專科副主任醫師余昌平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最近幾個星期前來就診的患者數量有所增加,但這種增加並不顯著,“新冠現在已經普通化了,重症患者極少,大部分患者只是發幾天燒”。

南方周末記者從廣東省一家三甲醫院普通兒科了解到,近期該科室接診的患兒新冠檢出率沒有明顯變化,有醫師表示,由於沒有強制檢測核酸,部分流感樣病例難以判斷是否為新冠感染,但整體癥狀和普通感冒類似,無需過度恐慌。

李侗曾判斷,本輪新冠流行仍屬於正常的周期性波動,“臨床醫生從3、4月份就觀察到新冠病例的增加,此時流感高峰基本過去,對醫療機構影響較小。5月新聞疊加明星效應,關注的人才多了起來。”

高危人群仍需警惕

不只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也在近期通報了新冠流行趨勢。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在2025年5月12日通報稱,香港新冠檢出率在過去四周持續上升,截至5月10日的一周,檢測陽性率達13.66%,創近一年新高。更引人注目的是,4月27日至5月10日,香港新增與新冠相關死亡個案多達49宗。

對此,金冬雁表示,該數據並未超過往年高峰期,“xdv變異株和jn.1相近,但致病性沒有增加,有群體免疫力的基礎,再怎麼也翻不出大的波浪”。

不過,多位專家也提示,對於60 歲以上老人、有基礎疾病者(糖尿病、心腦血管、慢阻肺等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腫瘤治療中、器官移植患者)等高風險人群,仍需引起重視,做好防護工作。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提醒,高風險人群應儘快接種jn.1新冠疫苗額外加強劑,未曾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的人士(包括幼兒及兒童)亦應儘快接種。

2024年7月,中國內地將新冠病毒疫苗由免費接種政策調整為自費接種後,目前尚未更新針對新毒株的接種策略。2024年,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編著的《抗新型冠狀病毒小分子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指出,小分子口服藥物是我國目前抗新冠病毒主要治療方案。目前國內有包括莫諾拉韋、利托那韋、阿茲夫定在內的7款新冠特效藥上市。

李侗曾提醒,對於重症高風險人群,建議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免疫正常的年輕人自願用藥,一般對症治療即可。日常注意個人衛生,多開窗通風、勤洗手、規律作息、適當鍛煉,在流行高峰階段,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

“此外,也要警惕家庭內部傳染,新冠重症病人往往是本身基礎病嚴重,外出活動少,被家人傳染了病毒。現在很多年輕人出現癥狀後,沒有進行新冠抗原檢測(或檢測不出),不管是否確診,都建議自我隔離,盡量避免帶病上班上學。”李侗曾說。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琪 南方周末實習生 曾菲彤 陳書靈

責編 崔慧瑩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如果有人能讓我不再疼,我願意給他一百萬。”虞婷曾這樣說。彼時的她,正躺在病床上,化療藥物如火焰般燃燒着身體的每一寸神經。頭髮大把大把脫落,皮膚乾裂脫皮,整個人虛弱得幾乎看不見昔日光彩。她原本是央視的一位主持人,舞台上優雅自信、字正腔圓的女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 天天要聞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對健康和理想身材的渴望,促使越來越多的肥胖者投身減重。然而,很多人在減重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卻仍與目標遙遙相望。事實上,掌握科學減重的方法,才是破解肥胖難題的關鍵。1緩解夜間飢餓感“白天自控力強,傍晚卻漸漸失控”,這成為很多成年人在健康體重管
熱熱熱!這些地方將達36℃…… - 天天要聞

熱熱熱!這些地方將達36℃……

據江蘇氣象消息今天白天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出現了分散性陣雨受降水影響今晨氣溫較低不過隨着降水漸止午後氣溫回升天氣實況今天白天全省都是多雲到晴的好天氣午後氣溫快速上升下午2點我省大部分的地區氣溫都在28-32℃淮北局部地區25℃上下和昨天同一時間相比大部分地區升溫明顯沿江蘇南地區氣溫上升幅度在7-11℃未來三天我省以...
尹悟銘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享年45歲! - 天天要聞

尹悟銘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享年45歲!

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創作與實踐處處長尹悟銘同志,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5月16日晚23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歲。尹悟銘同志1980年9月出生於陝西興平,2005年7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並留校任教。曾任南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實驗設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