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曹宇悅)近日,“高三學生突發胸悶,經檢查左肺幾乎‘消失’”的話題引發關注。5月10日,專家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有肺部基礎疾病的人群、體型瘦高的青春期人群、長期吸煙者、有既往氣胸病史者、特殊職業人群(如潛水員和高空作業人員),都是氣胸的高危人群。
“體型瘦高的青春期孩子(尤其男孩),容易發生自發性氣胸,原因是這類人群生長發育較快,胸腔內負壓較大,會牽拉肺部,形成肺大皰。劇烈運動、提拉重物、猛烈咳嗽時,肺大皰容易被拉破,進而引發氣胸。”5月10日,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胡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韋靜進一步表示,“肺幾乎消失”並非是誇張的表述,而是氣胸的典型影像學表現。“人的肺好比一個氣球,發生氣胸時,肺內的氣體漏入胸腔,胸腔由負壓變為正壓,可能會在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內,就將肺組織壓縮至很小,在我目前接診過的氣胸患者中,最嚴重者肺壓縮達90%。胸腔內壓力的急劇變化也會影響心臟,嚴重情況下會危及生命。”
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韋靜(左一)在救治患者。受訪者供圖
胡洋介紹,氣胸發作時,患者通常會有明顯的疼痛感,部分人還會出現呼吸困難、乾咳的癥狀。一些肺功能較好或氣胸量小於10%的患者,可能會在短暫疼痛後自適應。但適應氣胸癥狀不代表氣胸自愈了,大部分氣胸無法自愈,且若不及時干預,氣胸會導致肺部無法充分舒張,影響肺功能。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即使能自行緩解,也應去醫院檢查。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胡洋(左)為患者查體。受訪者供圖
“氣胸的進展速度因人而異,因青春期生長發育導致的氣胸進展通常較慢,而外傷導致的氣胸會很快出現嚴重癥狀。此外,氣胸的進展也與患者狀態有關,如果氣胸發生時,患者正在劇烈運動,沒有第一時間發現不適,氣胸的進展會非常迅速,患者可能會出現休克表現。”韋靜說。
專家建議,對於氣胸的高危人群來說,平時可以適度鍛煉、增強體質,同時避免屏氣、提拉重物、突然用力和劇烈運動。對於有特殊疾病史或遺傳問題的人群,如患有馬凡綜合征、哮喘、重症肺炎、肺結核、慢阻肺等疾病的人群,建議定期遵醫囑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