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竹作為豆製品,是很多火鍋、麻辣燙愛好者受歡迎的食材。尤其在即將到來的夏季,餐桌上會經常出現涼拌腐竹的身影。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種看似清淡的豆製品,在泡發前,熱量其實比豬大腸還要高!

干腐竹熱量和脂肪含量
堪比豬大腸
咱們先來看看《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上的一組數據:
干腐竹:每 100 克熱量為 461 千卡,脂肪含量為 21.7克;
豬大腸:每 100 克熱量為 196 千卡,脂肪含量為 18.7 克。
會發現:干腐竹的熱量和脂肪要比豬大腸高出不少!
為什麼干腐竹會有這麼高的脂肪和熱量?這和它的做法有很大關係。

腐竹是豆漿煮沸,經過一段時間保溫,表面形成的一層油皮。挑出後油皮就下垂成枝條狀,再經過乾燥就製成了。
想想奶皮、米油就不難理解了,腐竹其實就是把豆類中的蛋白質、脂肪等成分進行了濃縮,所以熱量、營養成分的含量自然也很高。

腐竹泡發後,熱量會降低
可代替肉類和蛋類
雖然干腐竹的熱量和脂肪看起來讓人心生畏懼,但不可能直接吃干腐竹。腐竹泡發後,因為水分含量高了,所以熱量和脂肪也會降低。
一般來說,腐竹泡發後重量能變成原來的 2~3 倍。比如 40g 的干腐竹,泡發後能有 95g 左右。

根據上面的泡發前後重量對比,泡發後腐竹干物質佔比在 42%,腐竹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泡發後數據根據干物質佔比折算
泡發後的腐竹每 100 克熱量為 194 千卡左右,脂肪含量約為 9.1 克。雖然比干腐竹低了一些,但相較於其他蔬菜類食材,這個熱量和脂肪含量仍然較高。這樣看下來,泡發後的腐竹算得上是熱量較高、高蛋白、脂肪適中的食物,可以代替肉類或蛋類,但不適合當蔬菜。

腐竹的營養還不錯
1.優質高蛋白
泡發後的腐竹蛋白質含量媲美肉類,比豬肉(蛋白質為 15.1g/100g)還要高,屬於高蛋白食品(每 100g 食物中蛋白質超過 12g)。
除了含量高,腐竹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要。富含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賴氨酸,提高主食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
腐竹中的谷氨酸也不少,每 100g 干腐竹含有 7649mg,是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 2-5 倍。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高鈣、高鉀
每 100 克干腐竹含 77 毫克鈣,是牛奶的 2/3,可以作為奶製品以外的補鈣來源。對於不愛喝奶的朋友而言,是重要的補鈣食材,可以幫助強健骨骼。
腐竹中的鉀非常豐富,每 100 克乾貨中含有 553mg 的鉀,大約是同等重量香蕉的 2 倍,對於平穩血壓、保證心肌的正常功能有幫助。
3.卵磷脂和大豆異黃酮
腐竹中的磷脂和大豆異黃酮屬於對心血管友好的植物化學物,含量豐富。
其中大豆磷脂能夠延緩衰老、降血脂,對預防和治療脂肪肝也有優勢。而且與動物性食物相比,腐竹不含膽固醇,適合素食者補充營養。
干腐竹中的大豆異黃酮含量達 196mg/100g,其分子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能雙向調節激素水平。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中針對大豆及其製品的健康益處總結中,其能起到“降低更年期女性乳腺癌發病風險,並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病率”作用的背後,都與大豆異黃酮有關。

腐竹營養雖然還行
但這 3 類人要謹慎食用
1.痛風
嘌呤在體內可以代謝成尿酸,而血液中尿酸高會加重痛風的癥狀,所以痛風患者需要控制飲食中的嘌呤攝入量。
《成人高尿酸血症與痛風食養指南(2024 年版)》將食物按照嘌呤的多少進行分類,每 100g 食物嘌呤超過 150mg 就屬於高嘌呤食物。而干腐竹每 100 克的嘌呤含量160 毫克,屬於高嘌呤食物。
過量食用腐竹可能會導致體內尿酸生成增加,從而加重痛風病情。因此,痛風患者在發作期最好不吃腐竹,緩解期可以適量食用腐竹,避免引發痛風發作。

2.減肥
對於正在減肥的人來說,腐竹的高熱量特性需要引起注意。如果不控制食用量,很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導致減肥計劃受阻。建議減肥期間可以將腐竹代替肉類來食用,一定不要當成蔬菜去大量吃。
3.腎病患者
為了減輕腎臟的負擔,腎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蛋白質和鉀的攝入量。
腐竹雖然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鉀,但過量食用會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不利於腎病的康復。

當然,腎病的類型不同、癥狀不同、階段也不同,建議腎病患者在食用腐竹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合理控制攝入量。
腐竹這樣吃更健康
腐竹是集營養和熱量為一身的食物,不吃很可惜,但吃多了又容易能量攝入過量。那該怎麼辦呢?
1.控制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建議,成人每天吃 15~20 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製品。按照大豆的量來折算,每天食用干腐竹的量控制在 12~20 克左右比較好,泡發後的腐竹控制在 28~48 克。當然,如果你不是天天吃豆製品,偶爾吃一次最好控制在 100 克以內,並在當天減少些肉類的攝入。這樣既能享受腐竹的美味,又能避免攝入過多的熱量和脂肪。
2.食材搭配
在烹飪腐竹時,可以搭配一些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如菠菜、芹菜、香菇等,這樣可以平衡整道菜的營養成分,降低整體的熱量密度。同時,避免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食材如五花肉、油炸食品等一起烹飪,以免增加熱量攝入。
3.烹調建議
烹調腐竹時,盡量採用清淡的烹飪方式,如煮、燉、蒸等,避免油炸、油煎等高油烹飪方法。在調味上,可以適當減少油、鹽的使用量,加入一些蔥、姜、蒜等天然調味料來提升風味。
總之,腐竹雖然熱量較高,但只要合理控制食用量、搭配合適的食材和採用健康的烹調方式,仍然可以作為一種美味又營養的食材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來源:科普中國
作者:李純 註冊營養師
審核: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

轉發給家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