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猛吃不胖,你卻節後胖10斤?科學家新發現,這一原因是關鍵

2025年02月11日18:22:03 健康 1418

春節假期本應是歡樂的時光,可不少人卻遭遇了“體重狂飆”的煩惱。

七大姑八大姨準備的美食擺滿桌,紅燒肉、糖醋排骨、炸物等令人難以抗拒。很多人一邊說著“最後一口”,一邊停不下嘴。假期結束後,腸道不堪重負,蠕動變慢,腹脹、便秘接踵而至,站上體重秤的那一刻,更是讓人崩潰。

不過,同樣是在春節“發福”,胖瘦不同的人群增重情況有很大差異。某大型機構對春節後的體檢人群統計發現,BMI大於28的肥胖人群中,有65%在春節期間體重明顯增加,平均增重約3.5千克;而BMI正常的人群里,只有30%的人平均增重1.8千克。

這一消息讓減肥困難的人更加沮喪,為何越胖越容易增肥呢?

別人猛吃不胖,你卻節後胖10斤?科學家新發現,這一原因是關鍵 - 天天要聞

“每逢佳節胖三斤”不全是因為管不住嘴。近年來,隨着微生物組學研究的興起,多國科學家發現,腸道微生物尤其在體內的分布差異,是影響身材胖瘦的關鍵因素。

有一種名為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菌)的微生物備受關注。有研究指出,肥胖症患者體內AKK菌含量與體重正常者相差100-300倍,其作為一類能促進脂肪代謝的天然有益菌,90%以上健康人體內都有,但分布並不均衡。

別人猛吃不胖,你卻節後胖10斤?科學家新發現,這一原因是關鍵 - 天天要聞

2019年,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選取32名肥胖志願者,對外源補充AKK菌。結果令人驚喜,12周後,這些肥胖症人群體脂平均減少1.4kg,腰圍和臀圍也分別縮減1.6cm、2.6cm。

然而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發現,在不同地區人群體內,這一掌管“胖瘦體質”微生物的定植率差距很大。歐洲人體定植率高達74.7%,而中國人僅為48.8%,相差約1.5倍。

或許是菌株來源的“地域差異”,從歐美引進國內的相關成分製品,減重成果並不穩定,在消費評論區,不少用戶對其頗為質疑。

別人猛吃不胖,你卻節後胖10斤?科學家新發現,這一原因是關鍵 - 天天要聞

2024年,鳳凰網、牡丹晚報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本土菌株AKK001,年產量可達20噸,預計能滿足150萬人的需求。消息傳出後,落地的首款口服版成果迅速走紅,搜索指數大漲300%,引發業內人士高度關注。

據項目負責人透露,本土研發的菌株是在中國100位百歲老人家庭成員樣本中篩選培育出來的,與國人腸道環境適配度更高。對此,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王剛表示,用本土菌種開發的製品更適合中國市場,因為不同種族和地區的人胃腸道菌群結構差異很大。

別人猛吃不胖,你卻節後胖10斤?科學家新發現,這一原因是關鍵 - 天天要聞

圖註:社交媒體掀起“減重益生菌”討論

如今,益生菌的作用被廣泛認知。在2024中國大健康消費新形態調查中,其以43.1%的比例超過蛋白質維生素等人體基礎營養物質,成為中國消費者最關心的健康成分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科研專利研發方面也表現出色。自2021年起,中國在全球益生菌研究領域位居榜首,年論文總發表量全球第一,高質量論文被引用數量僅次於美國

隨着研發工作的不斷推進,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本土化的益生菌菌株和成果出現,為國民健康和體重管理帶來新的希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高血壓最怕缺鉀?5種癥狀暗示你缺鉀了,日常多補充4種高鉀食物 - 天天要聞

高血壓最怕缺鉀?5種癥狀暗示你缺鉀了,日常多補充4種高鉀食物

王阿姨今年65歲,平時除了照顧孫子,喜歡出去跳跳廣場舞,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但最近她感覺自己身體明顯不對勁,跳舞沒幾分鐘就累得氣喘吁吁,有時候還頭暈腿軟。“難道年齡大了真的不行了?”她心裡犯嘀咕。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癥狀都是因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着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着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