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2024年12月10日18:22:14 健康 1976

如果得了癌症,目前的醫學技術無法治癒怎麼辦?普通人可能會接受命運,等待自己的死亡,但是有錢人就不一樣了,一位美國富豪想用錢買一個未來。

貝德福德在自己死亡之際,將自己低溫冷凍了起來,預定50年後解凍,也許醫學已經發達到了可以救治他的地步。

2017年是原定貝德福德解凍的時間,然而他卻沒有能重見光明。人體冷凍術真的有科學依據嗎?貝德福德為何不能被解凍?科學進步會打破生命的自然規律嗎?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冷凍人計劃

人類為了延長壽命做出了許多大膽的嘗試,掌握着科技和金錢的美國富豪為此耗費心血,採用的方法也五花八門。

美國硅谷大佬布萊恩為了永葆青春,保持自己的身體機能,給自己安排了一份超級戰士計劃,用科技手段24小時檢測自己身體指標,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造。

最引發爭議的行為,是他和自己的青少年兒子進行換血療程,將兒子年輕的血液,經過分離處理後輸到自己的身體中。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布萊恩認為這樣能夠延長自己的青春,這位科技大佬已經將”返老還童“作為了自己的事業,用自己的身體作為試驗品。

為了追求永生,把自己奉獻給科學研究的人不在少數,那些越是信奉科技的人,對科技神話也越沉迷。

貝德福德是人類追求永生道路上的先行者,他的科學嘗試,比布萊恩要早的多。貝德福德通過低溫保存的方式,將自己的身體冷凍了起來,等待未來科學將自己喚醒。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很多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冷凍可以保持細胞的結構和活力,延緩生物細胞的變化。既然冰箱可以為動物的肉體保鮮,那麼人體可以不可以通過冷凍保存呢?

一位大學教師羅伯特·埃廷格,在他的作品中《不朽的前景》中,談論了關於人體冷凍的應用前景,這個概念在科幻小說界迅速走紅,並擴散到社會上,成為輿論的焦點。

埃廷格在書中設想,如果可以將溫度一直保持在低溫的狀態,人體就可以永久保存,常溫環境下腐爛的情況將得以避免。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等到科技進步到一定程度,就能將冷凍保存的人體喚醒,讓失去活力的人再次煥發生機。這個構想給了美國人很多想象,著名的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對這部作品推崇備至。

在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中,也能看到冷凍人體技術的影子,三體中設想在未來,人類可以通過休眠技術保存人體,等到時機合適再進行喚醒。

休眠技術就是醫療手段和冷凍技術的結合,主人公羅輯正是通過把自己的身體保存起來,才活到了三體人降臨的未來。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要想進行人體冷凍,需要滿足一些條件,首先被冷凍的身體的基本功能要完整,這樣才能在日後有復活的可能。

醫學上有三種死亡標準,腦死亡、臨床死亡和生物學死亡,而在臨床死亡的情況下,人體在短時間內仍然保持着活躍狀態,腦電波和人體循環都是正常的。

冷凍人體利用的就是這種狀況,血液循環和身體器官保持在活躍的狀態,通過降溫的方式將人體冷凍起來。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說死亡是給生命畫上了一個休止符,人體冷凍就是在生命結束之前按下了一個暫停鍵。

很多絕症病人都希望通過人體冷凍的方式,讓自己活到醫療技術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從而有治癒疾病的可能。全球人體冷凍的例子並不罕見,已經有幾百個成功實現人體冷凍的案例。

世界首例冷凍人

貝德福德是世界上第一個嘗試冷凍人體的人,他是美國大學的一名教授,是最了解自然規律的那一批人。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然而當疾病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貝德福德也無法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望,他積極治療癌症,接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療法,還是沒能逃過絕症。

醫生告訴他,按照現在的醫學水平,是無法徹底至於癌症的。萬念俱灰的貝德福德在病重之時,讀到了這本《不朽的前景》,書中描繪的未來給了貝德福德很大的啟發。

冷凍技術在當時並不陌生,通過低溫保存延緩屍體腐爛時間的技術也非常成熟,將人體完好無損地冷凍起來長久保存,並不是天方夜譚。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貝德福德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且認為冷凍人體是自己治癒疾病的最大可能。當時的冷凍技術剛剛興起,在社會上還存在很多爭議。

這是一個從來沒有人嘗試過的領域,貝德福德面臨著許多未知的風險。在和相關技術人員溝通後,貝德福德發現自己是進行冷凍保存的最好人選。

首先保存一個冷凍的人體,不僅是一個技術難題,還是一個龐大的資金難題,要想經年累月保持冷凍,就需要持續不斷地資金投入。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由於這種操作的周期長,所以需要被冷凍人提前支付完資金,當時很少人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

恰好貝德福德很有錢,他學識豐富,思想靈活,早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現在唯一渴望得到又無法達成的,就是健康,因此他願意為此付出全部的資產。

冷凍保存的另外一個條件就是身體機能要正常,貝德福德患上的腎癌,因為癌細胞轉移而治療無望,但是各種器官和血液循環的功能正常。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考慮過後,貝德福德簽下了人體冷凍協議,成為了第一個被冷凍的人。為了保證自己的願望能夠實現,貝德福德還立下了遺囑,給人體冷凍機構捐獻了幾十萬美元,換取自己被冷凍保存的機會。

在貝德福德臨床死亡後,醫療專家立刻對他進行了冷凍操作。他們將貝德福德體內的血液替換成生物防凍劑,然後將貝德福德密封在一個充滿液氮的膠囊中,液氮可以將溫度保持在196度的低溫下。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給貝德福德施行冷凍手術的團隊,初步規劃將他冷凍50年,他們認為50年時間足以發展出治療癌症的有效手段。

沒想到癌症的治癒比科學家預計的更加艱難,而貝德福德被解凍的時間也遙遙無期。由於時間太久的,貝德福德當初支付的費用早已不夠用,高額的維護費用讓他的家人不堪重負。

維護冷凍人體比將人體冷凍起來更加困難,貝德福德的保存狀況已經好的,當時參與冷凍計劃的人,很多都因為經濟問題而不得不解凍處理。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為了能讓貝德福德的遺體繼續保存下去,家人將他的冷凍艙移交給了一家生命延續基金會,醫療人員檢查的時候發現,貝德福德的遺體狀況保存良好。

冷凍人能被複活嗎

究竟能不能像貝德福德期望的那樣,在技術成熟的時候解凍復活,科學家們也無法回答,解凍技術仍然又很多難題需要攻克。

雖然冷凍技術可以保存器官的完成,阻止身體機能自然衰退,但是冷凍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細胞損傷,很有可能導致解凍後無法蘇醒。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冷凍技術依然需要時間來驗證,目前全球進行冷凍人體的幾百人,但是沒有一例成功復活的案例,貝德福德能夠保存這麼久,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如今冷凍技術的發展更加先進,保存遺體的方式對人體產生破壞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也許真的有一天,貝德福德能夠藉助科技,重新蘇醒過來。

美國一富豪被冷凍50年,原定在2017年被解凍,現在他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

人體冷凍:充滿未知的“復活夢”2017年08月18日12:24來源:健康報網

50多年前的冷凍富豪如今要復活?冷凍是真的,復活遙遙無期2021-04-3017:42較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辦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授帽傳光活動 - 天天要聞

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辦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授帽傳光活動

5月11日晚,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舉辦第二十一屆授帽傳光活動,為護理學2022級即將下點實習的學生授帽傳光。護理學院院長葛莉教授在儀式中致辭,並向護理同仁與未來的“白衣天使”送上節日祝福。在火種採集與授帽傳光環節中,象徵著南丁格爾精神的燭火,在同學們手中傳遞。前輩們將潔白的燕尾帽輕輕置於同學們頭頂,這一...
鹽酸羅通定片,快速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必須牢記這4個副作用 - 天天要聞

鹽酸羅通定片,快速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必須牢記這4個副作用

現實生活中,像劉先生一樣飽受失眠困擾的人並不少見。由於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期精神緊張,劉先生逐漸出現了睡眠障礙。每當夜幕降臨之時,她內心就充滿了焦慮:無法順利入睡,或睡着後頻繁覺醒,不斷失眠的夜晚使她越來越疲憊,甚至影響到了日間工作和人際關係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 天天要聞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在身體生長發育、修復組織、增強免疫力等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無論是健身增肌,還是維持日常身體健康,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都至關重要。那麼,蛋白質高的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盤點。一、動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 天天要聞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5月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王偉教授應邀在新加坡最大的公立醫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同該院大外科兼血管外科主任 Glenn Tan Wei Leong教授共同完成了東南亞第一例定製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手術。這也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醫工結合”的新技術產品首次走入東南亞,標誌着“中國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