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輕視了‘結核病’的頑固……”前不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及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婷給我們講了一位結核病複發導致癱瘓的患者病例,稱結核病無論治癒多久後,一旦免疫力低下,照樣可能感染或複發,這刷新了我們對結核病的認知。
除了眼角膜、頭髮,它可長期潛伏於全身各部位
“結核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所以當患者咳嗽、打噴嚏、大笑、大聲談話等,都可能把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微粒排到空氣中進行傳播。‘肺結核’的致病菌90%以上都是結核分枝桿菌。”
楊醫生講述的那位69歲患者幾年前罹患過肺結核,經長達一年多時間的治療,本以為已痊癒,沒想到今年初結核病又繼發於脊柱,脊髓受壓導致患者下半身幾乎癱瘓,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結核病的治療是需要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治療時間通常要半年到2年不等,才能讓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結核分枝桿菌大部分被消滅,但仍有少量菌沒被消滅,而是長期處於休眠期。除了眼角膜、頭髮不感染,它們可以感染全身各部位並在那裡‘潛伏’。因此我們才要對結核病患者長期隨訪,定期複查。”楊醫生講道。
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易複發,有哪些典型癥狀?
“免疫力低下人群最易感染結核病,感染治癒後相較於健康人群也更容易複發。一部分是遺傳因素導致的身體機能對結核分枝桿菌自然抵抗力弱,另一部分就是後天因素導致的免疫力低下,比如嬰幼兒時期就有細胞免疫系統不完善的,還比如HIV感染者、免疫抑製劑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這些都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另外還有一個龐大的群體就是老年人。”
“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呼吸系統癥狀: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者痰中帶血,多數患者都有少量的咯血。同時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這種發熱的時間特點多為長期的午後潮熱,每當下午或傍晚體溫就開始升高,到次日清晨又降至正常。部分患者還有倦怠乏力、盜汗、食慾減退和體重減輕等不典型癥狀。”楊醫生講道。
複發也具傳染性,這幾類人最要警惕“發病快”的“繼發性結核”
楊醫生告訴我們,一旦已經確診過結核病的患者,即便接受過長時間的治療後已經治癒,一定也不要掉以輕心,此後的數年間一定要定期接受隨訪和進行全身複查。
“有些患者的結核分枝桿菌沉寂了數年後突然暴發,就像病例中的這位患者。結核病數年後複發也具有傳染性,所以也要採取一些防護措施比如戴口罩,以防止傳染給他人。”
楊醫生提醒道,這幾類人群如果罹患過結核病,一旦複發後更大幾率屬於‘發病快’的類型,他們是:青春期女性、營養不良、抵抗力弱的群體,以及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這幾類人要更為密切地關注自己的癥狀和變化,一旦出現任何不適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