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日大暑,提醒中老年人:1不曬,2不做,3不吃,舒服度一三伏!
今天是2024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六,明天便是大暑。此時暑熱難耐,氣溫驟升,濕熱交加,令人難以忍受。正如古人所言:“暑來風火難避,伏天尤甚。”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體內水分流失極快,電解質失衡,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古語有云:“烈日當空,避暑納涼”,尤其提醒中老年人應遵循消夏避暑之道,謹慎度過這酷熱的三伏天。提醒中老年人:1不曬,2不做,3不吃,平安一度伏夏!
大暑是一年中最酷熱的時節,“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對大暑的描述讓我們明白,大暑真是到了全年最炎熱的時刻。
俗話說:“小暑一日熱三分,大暑暑氣名不虛。”大暑節氣為期半月,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隨着第三候的到來,雷雨頻繁,暑熱逐漸消退,立秋隨之而至。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這便是大暑與立秋交替的自然現象。今年的大暑時間為7月22日,正是炎炎夏日的巔峰。提醒中老年人:1不曬,2不做,3不吃,平安一度伏夏。
一、1不曬:不曬背、午時不曬
①不曬背
大暑將至,明日便是7月22日,農曆六月十七。此時氣溫極高,許多人認為此刻曬太陽有助於排出體內寒毒,增強體質,增加鈣元素,步履更輕快。古人云:“日光浴身,百病不侵”,因此不少人選擇在三伏天曬背。然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這並不可取。伏天陽光毒辣,曬背不僅不能補充鈣,還可能導致皮膚灼傷,紅腫癢痛,實在是得不償失。
正所謂“夏日炎炎,避暑為先”,中老年人需格外謹慎,避免陽光直射。烈日當空,皮膚容易受到傷害,不如在陰涼處避暑養生。古人有言:“熱極生涼,避暑養神。”隨着大暑到來,三伏天的酷熱更顯,唯有謹慎調養,才能平安度過這段炎炎夏日。面對即將到來的暴雨天,中老年人更需注意防護,避免高溫和濕熱帶來的不適。
②午時不曬
2024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六,明日大暑將至,三伏天里,午時陽光最烈。中老年人此時應避免外出,防止中暑。正如古人云,“烈日當空,避之為善”,在暴雨天也應多加註意。大暑時節氣溫驟升,人體易感疲勞,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保持心情平和尤為重要。午時不曬,是保健之道。
大暑來臨,中老年人需倍加小心。正如古詩所云:“久坐天炎,心靜自涼”,此時外出風險高,容易導致熱射病,務必避免陽光直射。古人有言,“未雨綢繆”,在暴雨天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三伏天熱浪襲人,應早晚出行,避免正午烈日。保持清涼飲食,飲用綠豆湯等消暑佳品,護佑健康。
二、2不做:不洗涼水澡、不要爭吵
①不洗涼水澡
明日大暑,天氣愈加炎熱,三伏天里,出門在外難免汗流浹背。很多人忙碌一天後,回家都會洗個澡以解疲乏。然而,洗澡時調低水溫並不合適,正如古人云:“寒從腳下起,病從頭上入”。洗涼水澡,尤其是頭部驟然遇冷,容易導致寒氣侵體,引發頭痛、身痛等不適。入伏時節,氣溫最高,人體陽氣旺盛,此時洗涼水澡,體內外溫差過大,易引發疾病。
洗涼水澡並不能真正涼快。冷水雖有刺激性,但洗完冷水澡後,身體血液循環加速,反而使人更熱。古語有云:“心靜自然涼”,在洗澡前,不妨先平靜內心,與這天的“定日”相契合。定能安穩自己,心靜自然涼。大暑將至,勿貪涼水澡,學會在亂中取靜,靜中避躁,方為三伏之智。
②不要爭吵
明日,農曆六月十七,適逢大暑。在這個節氣里,古人講求“安定、安穩”,避免爭吵。《禮記》中有云:“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正是告誡我們,情緒應如月盈而不溢。特別是在三伏天,炎熱的天氣讓人容易煩躁,因此更需保持冷靜,不可因小事而爭執。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大暑來臨之際,這尤為重要。
大暑時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易感疲憊。《禮記》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此時若因爭吵而動怒,易傷肝臟,損健康。在濕熱難耐的天氣里,情緒管理尤為重要,保持心態平和,有助於安然度夏。“心靜自然涼”正是這個道理,夏日裡更應學會調節情緒,避免因一時衝動而後悔。
大暑期間,暴雨頻繁,中老年人尤其需注意身體。古人云:“夏日多雨,宜靜心養性”,即提醒我們在暴雨天氣里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劇烈情緒波動。俗話說:“平心靜氣,才能長壽”,在這個時節里,保持心情舒暢,平和對待周圍事物,才能更好地維護身體健康。
因此,明日大暑,需銘記和為貴。家庭和睦,鄰里友好,都需用心維護。平日里,盡量以和為貴,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段關係。面對炎熱與暴雨,更需保持心態平和,不可因瑣事爭執。
三、3不吃
①不吃冷涼食品
明日大暑,正值三伏天酷暑,暴雨頻頻。老者云:“大暑天,飲食宜溫。”現代人雖欲以冷涼食品解暑,卻不知脾胃虛寒之患。中老年人若食冷涼之物,易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古人有言:“夏日食溫,不損脾胃。”冷涼食品雖可暫解酷熱,然寒氣入侵,秋冬季節易多病。尤其中老年人,抵抗力已不如前,食此類食品,更是得不償失。
大暑時節,老者云:“暴雨天,慎避寒。”三伏酷暑,溫熱飲食為佳。中老年人應多攝取溫熱食物,以固本培元。俗語有云:“夏養長氣,冬不病。”冷涼食品雖能短暫消暑,然秋冬將至,寒氣入侵,防患未然。養生之道,溫熱為宜,大暑養生,重在調理脾胃,避寒保暖,身體康健方能安度四季。
②不飲冰鎮啤酒
大暑將至,三伏天暑熱難耐,夜晚微風拂面,正是燒烤大排檔繁忙之時。擼串飲啤酒,確能降溫提神,緩解緊張情緒。然古人云:“大暑飲冷,脾胃受損。”中老年人飲冰鎮啤酒,易致脾胃負擔加重,汗毛孔擴張,寒氣入侵,精神愈加不振。俗語有云:“夏日養生,溫涼適宜。”故明日大暑,不飲冰鎮啤酒,以保脾胃健康。
大暑酷熱,暴雨天頻繁,夜晚燒烤之樂,雖令人心生愜意,但中老年人應多加註意。飲食上以溫熱為宜,避免冰冷之物。老者云:“身體無恙,方可安度酷暑。”三伏天正是調理身體之時,溫熱飲食有助於固本培元,抵禦寒氣侵襲,確保秋冬季節少病。大暑養生,重在調理脾胃,不飲冰鎮啤酒,方為養生之道。
③不吃油膩或油炸食品
大暑將至,時至七月二十一,農曆六月十六,即將迎來一年之中的大暑節氣。天氣熾熱,暴雨頻仍,街頭小吃攤琳琅滿目,油炸食品香氣四溢。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中老年人在此時應警惕油膩食物之害。其脂肪豐厚,易引發上火,增加富貴病之風險,損害健康。“多食油膩,損於腸胃”,尤在三伏天,氣候濕熱,更應控制油炸食物之攝入,以保身體安康。
古人云:“胃病源於口腹。”油炸食品雖美味,然其對身體的負擔不容小覷。大暑時節,暴雨頻繁,氣候潮濕,宜以清淡食物為主,養陰清熱,調養脾胃。保持健康飲食,方可安享此炎熱時節,避免疾患之困擾。故“大暑時節,忌油膩”,方能安然度夏。
總之,明日大暑,炎夏極盛,熱浪撲面。伏天之養生,重在細節,方能抵禦寒冬的侵襲。古人云:“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尤其中老年人,務必遵循三忌:1不曬,2不做,3不吃,舒服度一三伏。唯有如此,方能在酷暑中安然度夏,保持身體健康,為秋冬的寒冷做好準備。“養生重在節制”,用心呵護自我,方能安度盛夏,迎接季節變遷,保全身心安康。
有福之人留下一句“時來運轉 好運天降” 你和家人此刻起好運翻倍,萬事皆如意接財接福接旺運~喜歡作者,點個關注不迷路;喜歡文章,點贊評論收藏☕轉發,希望大家順風順水事事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