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1419期
「閱讀之前,誠懇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既方便每日早晨閱讀科普好文,又方便討論分享,還能更好獲得調理方案,體驗不一樣的的參與感。
今天科普分享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經驗方標本兼治,有效治療腎結石的詳細案例。
這個案例有點特別,患者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有腎結石,畢竟初期結石患者,也沒有明顯的體感癥狀。
40 歲龔女士,身高 165 厘米,體重竟有 85 公斤,是妥妥的肥胖女,一個月前在複診糖尿病、高血脂時,做常規腹部超聲檢查,返現右腎有半公分大小腎結石,雙腎囊腫伴囊壁鈣化,而且右腎囊腫多個,大小在 2.3cm*2.2cm。
和腎結石相關的癥狀,小便黃而有泡沫但量少,夜尿次數多,沒有腹痛、腰痛,也沒有尿隱血,身體不發熱。
但感覺身體沉重、乏力、疲倦,手腳心熱出汗,眼睛分泌我多,喜歡喝冷飲。睡覺有盜汗,大便偶爾不成型,黏膩不爽粘馬桶。舌暗苔黃膩。
既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6年,但從未使用藥物有效調理。
同時乳腺超聲檢查左側有多發脂肪瘤、囊性結節。
相關生理生化指標檢查,血糖高,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高。
根據上面的這些癥狀,西醫診斷為腎結石,中醫辨證為濕熱內蘊、氣滯血瘀症淋症。
怎麼治?
肥胖女雙腎囊腫有腎結石,院士一劑經驗方,半月排凈腎結石,咋做到?
既然是濕熱內蘊、氣滯血瘀的腎結石,給患者用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的三味排腎結石方基礎加上幾味葯,就成了下面的經驗方:
大葉金錢草、車前子、生大黃、茵陳、赤芍、莪術、三七、浙貝母、川連、知母、桑枝。
上方日一劑,常法水煎兩次混合藥液,早晚溫服各一半,連服 14 劑。
果然,半月後複診,結果右腎結石全消失,但腹部超聲結果提示有脂肪肝、右腎囊腫伴囊壁鈣化,口乾口渴稍有緩解,還是喜歡喝冷飲,手心熱怕熱,還有胃部疼痛,身體乏力,總想睡覺,小便泡沫多,大便不成型黏膩不爽,舌暗紅舌底脈絡瘀滯,苔黃厚膩。
既然腎結石已經消失,那就根據上面的癥狀給予中藥鞏固調理,將上方調整後,就是下面的方子——
茵陳、赤芍、紅曲、川連、知母、桑葉、莪術、三七、浙貝、大葉金錢草、生大黃、生薑。改劑型為顆粒劑,續服 28 天,鞏固療效。
從這個案例不難看出,患者身體肥胖,有糖尿病、高脂血症,例行複診行腹部超聲檢查發現右腎結石,雙腎囊腫屬於初期,無明顯結石體感癥狀,所以尋求中醫保守溶石排石保守治療。
中醫依據龔女士的舌脈診辨證為濕熱內蘊、氣滯血瘀型腎結石。這種腎結石於導致糖尿病、高脂血症存在通陽的病機——都有濕熱內蘊、氣滯血瘀的體內環境。
不僅如此,龔女士還有子宮肌瘤、乳腺結節等這都和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有關。
一次急性期排石方採用了仝小林院士的排石三味方:大葉金錢草、車前子和生大黃,再結合濕熱內蘊、氣滯血瘀的病機加用知母、黃連、桑葉這是仝小林個院士常用的調理糖尿病的靶向藥方,也是調理濕熱內蘊體質的靶向葯組合。紅曲、大黃都有降血脂功效。莪術、三七、浙貝能活血理氣化瘀,對增大血管流變,對子宮肌瘤、乳腺結節、腎囊腫、腎結石都有相當的治療效果。
如此調整,兼顧濕熱內蘊、氣滯血瘀的病機,慮及糖尿病、高血脂、腎結石、子宮肌瘤、乳腺結節等體內疾病,異病同治,一方治多病。
所以服藥控制在兩周,腎結石排出。然後中病即止,調整藥方,扶正祛邪,以免複發。
如果您有口瘡、灼口症、口腔苔蘚等口腔粘膜疾病,尿酸高、痛風方面問題,都可以參與“口腔黏膜和痛風千名援助計劃”,幫你解讀報告,梳理調理方法。方法很簡單在關注@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後單獨(別在評論區)悄悄回復我一句:我要參加,留意單獨給你的反饋即可。#卒中防控立即行動#。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2023年第6期《 時珍國醫國葯雜誌》董泰然等文章《仝小林院士基於態靶辨治理論三味小方治療腎結石經驗》。#評論區出主意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