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教育報】
“多喝水,對身體好。”
這句老生常談的話
常會出現在父母的叮囑聲里
但突然地大量喝水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同時伴隨頻繁的排尿
很可能就是中招某種疾病了

近日
金華就有一男孩被診斷為尿崩症
這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有什麼特點?
👇
大量飲水、頻繁排尿
14歲男孩換上尿崩症
諮詢醫生才知道,這病還不算特別少見。
金華的小凱(化名)今年14歲,活潑開朗的他一直身體棒棒的,今年暑假,他突然開始大量飲水,每天上廁所的次數也變得很頻繁。
起初,小凱媽媽以為是因為天氣太熱孩子容易口渴,便沒放在心上。可過了兩個月,天氣漸漸轉涼,孩子的情況仍未好轉,每天不停喝水,要排好幾升尿。
除了生活變得不便,頻繁如廁導致小凱睡眠變差,學習成績也退步了。
擔心小凱是因糖尿病出現多飲多尿的癥狀,心急的小凱媽媽趕緊帶着孩子找到了金華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鄭偉英。經詳細詢問病史以及血糖、尿常規等檢驗後,鄭偉英診斷小凱沒有糖尿病,但可能患有內分泌科另一種疾病——尿崩症。
什麼是尿崩症?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由於抗利尿激素(ADH),又稱精氨酸加壓素(AVP)嚴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者腎臟對ADH不敏感致腎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礙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以兒童和青壯年多見,男性明顯多於女性。
尿崩症的特點
多尿、煩躁、極度口渴、大量飲水、低比重尿與低滲尿。長期尿崩症會造成營養不良、生長障礙等。
尿崩症的分類
1.中樞性尿崩症:
ADH分泌和釋放不足所致的尿崩症,包括特發性(沒有明確的發病原因)、繼發性(指由顱腦外傷、炎症、腫瘤導致)和遺傳類疾病(指少數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2.腎性尿崩症:
腎臟對 ADH 反應缺陷,包括遺傳性(指腎臟調控水的通道功能發生變化而導致)和繼發性(指後天性的因素,如腎臟結石造成梗阻,長期低鉀、高鈣血症等等)。
正常兒童每日飲水量
一般在2L/㎡以下
小凱在經一系列檢查後
最終被明確診斷為中樞性尿崩症
幸運的是,進行了一段時間藥物治療後
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鄭偉英提醒
正常兒童每日飲水量一般在2L/㎡以下
如果飲水量或者尿量超過了3L/㎡
則可診斷多飲多尿
需要警惕一些疾病因素的存在。
尿崩症疾病進展快
一旦發現相關癥狀必須及時就醫
來源|綜合自金彩雲客戶端、浙江在線等消息
本期編輯|許天怡
責任編輯|劉丹丹
點點關注,更多教育資訊
鎖定“浙”里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