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 蔣屏

近段時間來,發熱咳嗽患兒人數激增,多數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部分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在短時間內反覆檢查支原體抗體,並因為抗體陽性而頻繁使用阿奇黴素。
經常有家長發出疑問:“醫生,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半年時間三次檢查肺炎支原體抗體都是陽性,總是在口服阿奇黴素,這樣對孩子身體有影響嗎?”為解答廣大家長朋友的疑惑,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蔣屏詳細介紹了肺炎支原體抗體的形成機理,以及阿奇黴素的規範使用原則。
阿奇黴素吃吃停停,患兒久治不愈

蔣屏介紹了她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不到2歲的小毛今年8月上旬在外地出現低熱,檢查肺炎支原體IgM抗體陽性,予阿奇黴素口服3天,經治療熱退,但有咳嗽,完善胸片診斷為支氣管肺炎,停用阿奇黴素改服頭孢地尼和易坦靜後咳嗽好轉。
8月底患兒返回長沙後,再次出現低熱、咳嗽等癥狀,社區醫院再次予阿奇黴素口服3天後咳嗽頻率減少即停服。9月22日,孩子咳嗽再次加重,於社區醫院查肺炎支原體IgM抗體弱陽性,予阿奇黴素口服5天後好轉停服。

10月6日,天氣變化導致孩子咳嗽再次加重,又一次複查肺炎支原體IgG、IgM抗體,結果顯示陰性,予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和安兒寧顆粒口服5天未見好轉,遂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經中醫辨證開方治療後患兒病情好轉。
蔣屏介紹,患兒從8月12日到10月6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做了3次支原體抗體檢查,間斷口服阿奇黴素4次,單次最長口服阿奇霉為5天,治療效果不理想,反覆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
一個普通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真的有如此難以治療嗎?問題到底出到哪裡了呢?
蔣屏認為,該患兒治療效果不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阿奇黴素吃吃停停,用藥不規範。肺炎支原體感染使用阿奇黴素治療,一般需要每周連用三天後再停用四天,且需要連續給葯一段時間,總療程為二到三周。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兩不是”微生物,它不同於病毒,因為它是一種可以獨立生存的微生物,不像病毒需要寄居於其他生物細胞內才能完成複製轉錄;也不同於細菌,因為它不像細菌一樣有細胞壁,所以像青霉素、頭孢類這種通過對細胞壁起作用來殺菌的抗生素對它無效。
因此,目前推薦給兒童使用的抗生素是大環內脂類抗生素,這一類葯為抑菌劑,通過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而實現治療作用,其中代表性藥物就是阿奇黴素。

由於是抑菌類葯,所以需要持續給葯,療程比較長,阿奇黴素用於抗支原體治療需要連續用藥2~3周。由於阿奇黴素在身體中的代謝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35~48小時才能代謝一半的藥物,是大環內酯類中半衰期時間最長的葯,1周只需要用3天葯就可以維持一周的有效治療濃度。所以,每周一般只需要用3天就夠了。

小毛雖然口服4次阿奇黴素,每次都口服治療3到5天,但是服藥不連貫,每次都見到有效果就停葯,間隔時間超過1周,阿奇黴素不能保持持續有效的血葯濃度,體內的支原體得不到足療程的抑制,是導致患兒病情反覆的重要原因。
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說明什麼?

蔣屏介紹,小毛在1個多月的時間內進行了3次肺炎支原體IgG、IgM抗體的檢測也是不合適的。抗體只是間接反映病原體存在的證據。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可以刺激人體的B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這些抗體的主要作用是阻斷病原體入侵和中和病原體產生的毒素,從而保護機體免受侵害。
常見的抗體分為IgG和IgM兩種。IgM抗體是一種早期產生的抗體,是機體特異性抗感染的“先頭部隊”,它通常在感染後1周左右出現以對抗病原體,並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一般情況下在感染後的2到3個月內逐漸消失。通常提示新近感染,可用於感染的早期診斷。

臨床中抗支原體治療一般為3周,如果完成療程就複查IgM抗體,此時早期感染產生的抗體並沒有消失,這個時候的陽性是沒有很多臨床意義。
IgG抗體是一種可以長期存在於血液中的抗體,IgG抗體開始上升及達峰時間比IgM抗體大約晚2周,一般需要感染一個月才能表達陽性,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IgG抗體才能轉陰,IgG抗體陽性通常表示既往感染。

基於抗體產生及消失的時間節點,患兒小毛在第一次查出抗體陽性並接受阿奇黴素治療有效,診斷可以明確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重複做抗體檢測。另外,有很多家長關心孩子經過治療,體內的支原體是否清除,想要複查抗體,建議足療程治療半年後再複查,因為臨床癥狀持續緩解就是治療有效的最好證明。

蔣屏說,臨床中遇到很多患兒支原體抗體在1年內被查出4次陽性,每次陽性結果都會有患兒接受阿奇黴素治療2~3周。
其實抗體陽性並不是是患兒接受治療的唯一指征,應該看看患兒近半年有沒有過感染史,如果有並接受規範治療,就需要評估一下患兒本次的發熱咳嗽是否跟既往支原體感染有關,也許抗體的陽性結果僅僅代表支原體曾經入侵過機體,不是每次的宿主發熱咳嗽都需要支原體來“背鍋”。當然這種評估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和臨床經驗的專業人士方可完成,建議家長朋友盡量到醫院找專科醫生進行評估。
中醫藥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

除了西醫的規範治療以外,中醫藥在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據支原體感染後患兒以劇烈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可以按照“小兒咳嗽”進行辨證論治,持續痙攣性咳嗽者,可以按照“頓咳”或者“哮喘”辨證開方。如果患兒伴有高熱,並有呼吸困難的表現,還可以按照“肺炎喘嗽”進行診療。
除此之外,支原體感染後期患兒久咳難止,甚至出現胃納不佳,汗多等不適,中醫也有相應的施治策略。
蔣屏強調,家長要理性認識支原體,孩子咳嗽發作,不要查出支原體陽性就想着口服阿奇黴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規範用藥,同時也可以尋求中醫藥的幫助,通過辨證論治對症治療。
END

蔣 屏: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科室副主任。師從歐正武教授,專研小兒腎系及肺系疾病。從事中醫兒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運用中醫藥辨證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紫癜性腎炎,血尿,小兒遺尿,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哮喘等腎臟病及過敏性疾病。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兒科分會常委,湖南省中西醫結合腎臟疾病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兒科分會腎臟病學組成員,湖南省遺尿協作組副組長,湖南省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教育分會委員。主持湖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遺尿癥候學臨床研究。主編《中醫兒科學必考》、《歐正武醫案精華》等書。

供稿:蔣屏、陳思
圖片:網絡
編輯:王鑫
校對:陳雙
審核:黃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