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查情況一切良好,回去多注意休息,可不能抽煙了!”日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績溪分院(績溪縣人民醫院),浙大一院心血管內科朱建華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今年52歲的安徽宣城人老陳(化名)拿着報告單,鬆了一口氣。
老陳多年來深受冠心病心絞痛的折磨,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採用冠脈旋磨術開通血管放支架,但這種高難度的手術在當地醫院無法開展,老陳也就一直拖了下來。前陣子,病情加重的老陳被家人送來了浙大一院績溪分院,這次,他們驚喜發現,在縣人民醫院就可以做手術了。原來,在浙大一院心血管內科多位專家幫扶指導下,績溪分院心內科已全面開展多種複雜心臟介入手術。過去,像老陳這樣只能跑到安徽省城的大醫院甚至外省去手術,如今,他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治療、大大節約了時間和費用。
為切實下沉優質醫療資源,為更多山區偏遠地區百姓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老大難問題,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1年8月,浙大一院“牽手”位於安徽宣城的績溪縣人民醫院,建立浙大一院績溪分院。針對原院發展瓶頸與短板,浙一開展重點領域幫扶,先後派駐來自心內科、神經內科、骨科、兒科、腎內科等的20餘位專家,在臨床、科研、教學與管理等領域全面提升績溪縣人民醫院的綜合實力。
兩年來,浙大一院派駐專家在績溪縣醫院的專家門診共診治患者7000多人,開展相關專業講座100餘場次,培訓醫護人員1500餘人次,指導合作開展骨科、婦產科、腫瘤、心臟介入等手術800餘台,同時縣醫院共派出50餘名臨床一線醫生、護士及醫技人員到浙大一院進修和輪崗學習。如今,當地群眾不出縣城就能享受到國家醫學中心的頂級優質醫療服務,同時有患者從黃山等周邊縣市趕來就診,“虹吸效應”正輻射更多群眾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多年來,浙大一院開展“山海”提升工程,援青、援疆、援貴、援非等一系列醫療幫扶工作,以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牽引,進一步加大醫療輻射,加快構建高質量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打造浙江“兩個先行”金名片。2022年2月,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浙大一院江西醫院正式開工;2023年7月,浙大一院台州醫院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2023年8月,浙大一院與河南新鄉醫學院一附院正式“牽手”……
“作為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單位,浙大一院將優質醫療資源切實下沉、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讓偏遠地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這也是浙大一院在共同富裕建設中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表示,浙大一院將繼續發揮國家隊示範引領作用,做好醫療幫扶工作,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與患者“零距離”。
作者:劉海波 王蕊 朱詩意 王蘭馨
編輯: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