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重磅:這種“無葯可治”的疾病,或將迎來治癒的可能!

2023年09月07日14:37:03 健康 1009

點擊關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

NEJM重磅:這種“無葯可治”的疾病,或將迎來治癒的可能! - 天天要聞

鐮刀型細胞貧血病(SC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血紅蛋白病,由於β-肽鏈第6位的谷氨酸纈氨酸替代,使血紅蛋白S(HbS)異常,以致紅細胞呈鐮刀狀得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患者臨床表現為慢性溶血性貧血、慢性局部缺血導致器官組織損害、易感染和再發性疼痛危象。超過25%的患者以急性疼痛為首發癥狀,年齡>19歲的患者疼痛越頻繁,病死率越高。

目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症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癥狀與痛苦。可能的治癒選擇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全相合同胞供者是理想的供體,但僅有不到20%的患者有移植機會。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重磅研究,表明基因編輯療法可持續誘導胎兒血紅蛋白,改善疾病癥狀,或是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有效策略,有望為廣大鐮刀型細胞貧血病患者帶來治癒新希望。

NEJM重磅:這種“無葯可治”的疾病,或將迎來治癒的可能! - 天天要聞

截圖來源:NEJM

OTQ923是一種規律成簇的間隔短迴文重複序列(CRISPR)-Cas9編輯的CD34+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HSPC)產物,它可靶向破壞HBG1HBG2(γ-球蛋白)基因啟動子,從而提高紅細胞祖細胞中的胎兒血紅蛋白表達,血紅蛋白將取代血液中不健康的鐮刀狀紅細胞,可防止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處理患者幹細胞中的特定基因,而後再將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輸注到患者體內。共有3例受試者接受了自體OTQ923,並接受了為期6~18個月的隨訪,發現所有受試者胎兒血紅蛋白均植入並穩定誘導胎兒血紅蛋白,且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減輕。

此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受理一項CRISPR基因編輯療法(exa-cel)的滾動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用於治療鐮刀狀細胞貧血病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OTQ923開啟了第二次使用CRISPR-Cas9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過程,也是針對新的遺傳區域並使用了冷凍保存的幹細胞的療法。

文章資深作者,來自芝加哥大學醫學和科默兒童醫院的James LaBelle博士表示:“目前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潛在治療策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我們為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基因療法能夠為患者帶來治癒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Akshay Sharma, Jaap-Jan Boelens, Maria Cancio, et al. CRISPR-Cas9 Editing of the HBG1 and HBG2 Promoters to Treat Sickle Cell Disease. DOI:10.1056/NEJMoa2215643

[2]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AL CENTER. New study shows promising evidence for sickle cell gene therapy.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99989

[3]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902/61d06b4916c348e0810ce1fceb844333.shtml

[4] CRISPR Therapeutics and Vertex Announce Global exa-cel Regulatory Submissions for Sickle Cell Disease and Beta Thalassemia in 2022. https://crisprtx.com/about-us/press-releases-and-presentations/crispr-therapeutics-and-vertex-announce-global-exa-cel-regulatory-submissions-for-sickle-cell-disease-and-beta-thalassemia-in-2022


免責聲明:葯明康德內容團隊專註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葯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葯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着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着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着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