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性涼、味甘。入心、脾、腎經。
將小麥倒入水中淘洗,漂在水面的叫“浮小麥”,中醫入葯,沉入水中的叫“全麥”,全麥的營養價值高。
小麥的保健功效:養心益腎、生津止汗、除熱止渴、鎮靜益氣、健脾厚腸等功效,適用於舌燥口乾、心煩失眠、體虛多汗等症。
重點:食療偏方(涉及的中藥名稱不認得沒關係,到賣中藥的藥店去抓就行,他們知道,一家沒有多跑兩家,選取的時候看一下中藥有沒有發霉、蟲蛀,完不完整,買幾次就清楚了)
高脂血症,脂肪肝,動脈硬化:取麥麩(小麥磨粉剩下的麩皮)50克,紅棗15枚。用法:紅棗洗凈,與麥麩同入鍋,加水適量煮沸,等涼了再煮沸,(這裡注意控制火候,兩次煮沸時間都控制在30分鐘左右,所以別大火煮)煎汁兩次後過濾即可,每日早晚兩次分飲。功能:健脾和血,補虛養血,散淤降脂。對前面三個癥狀有十分好的效果。
神經衰弱,失眠盜汗:全麥30克,紅棗10枚,甘草6克。合在一起用水煎好去渣,取汁喝下。(別傻傻的煮太多了一次喝不完,隨喝隨煮就行)有養心安神,甘緩和中的作用。
嘔吐不止:麵粉150克,米醋適量,茶葉5克。米醋倒入麵粉中拌勻做成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煮熟放好備用,(放冰箱保存,怕餿)需要用時,開水沖泡茶葉,以茶水送服醋麥丸,每日兩次,每次一丸。有和胃降逆,止嘔吐的作用。
糖尿病,單純性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壓:麥麩50克,玉竹10克,甘草2克。將甘草和玉竹洗乾淨,晒乾或者烘乾都行,研磨成粉狀(有利吸收),再與麥麩充分混勻,茶葉店裡的那種裝茶葉末的小布袋買一點或者自己做(可反覆使用),上述分量可裝2小袋,每日2次,每次一袋,當茶葉泡水喝(一袋可泡3-5杯水)。功能:補虛健脾,生津止渴,降糖降脂,長期使用效果明顯。
慢性腹瀉,失眠,癔症,乳腺炎:小麥100克,紅棗20枚,龍眼肉20克,糯米100克,加點白糖調味。將小麥淘洗乾淨後加熱水給泡漲再倒入鍋中,加水煮熟,只取煮小麥的汁水備用,再將洗乾淨的糯米和紅棗、龍眼肉一起放入小麥水裡面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煮稀飯,加入白糖即成。每日早晚兩次食用,多吃沒關係。功能:清熱除煩,利尿止渴。
註:以上功能不是立竿見影的,癥狀輕微的1-2劑大都可見效,像長期失眠多夢、肥胖、血糖血脂高的長期服用都可達到很好的效果。
小麥類食物的禁忌:
1、糖尿病患者少吃麵食;
2、製作麵食放鹼太多、吃麵條或者水餃把湯倒掉不喝,損失了麵食中的營養成分;
3、別總吃精細麵粉,加工越細,麵粉的營養成分損失越多。長期食用精粉會導致食慾減退、四肢無力,甚至會出現皮膚乾燥、腳氣等營養缺乏性疾病;
4、別泡着饅頭吃,對消化不利,雖然很好下喉,吃得很爽;
5、油炸食品少吃,真的不健康。
關注一下我,陸續給大家發布一些實用的食療偏方,特意找各地的老中醫和查找古籍經典整理出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