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2023年05月06日18:19:03 健康 1162

短短几毫米,看似不起眼的心臟支架,其實有着很大用處,它是心血管患者們的福音。但是,該技術曾經門檻較高,花上十萬也很正常,對於一般人來說相當於用掉一年的工資,因此相當一部分患者用不起。

近些年,我國醫保局通過心臟支架的“集采”,將其均價從1.3萬下探至700元,本來是件好事。但沒想到的是,僅僅2年多的時間,市面上的心臟支架又重返“天價”,有的甚至達到5萬。何解?

  1. 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2020年心臟支架集采後門檻大降,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但降價造福於老百姓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阻礙。例如,國內心臟支架市場在集采後從150億銳減至10億,心臟支架利潤被大幅擠壓,各方積極性自然要受到影響。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據業內人士透露,支架降價後,供貨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有供貨商直言利潤太低,只能用便宜的快遞發貨。更糟糕的是,很多小眾支架由於“不賺錢”導致貨源短缺。換句話說,便宜的反而沒貨、“不好用”了,患者只能苦等。

可能有人會說:“再等等就好了”,但與時間的賽跑,又有多少人等得起呢。普通人想儘快贏得時間,而佔據更多財富的富人更是如此。

例如硅谷富豪彼得·迪爾為此冒險嘗試與18歲小伙交換“年輕血液”;94歲的港富李嘉誠為邁過百歲門檻,赴美求取156萬一克的某種“萊特唯鍵”類分子。也正出於此,市面上出現更先進的“可降解支架”後,患者爭相獲取,哪怕5萬一根。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而業內人士也指出,心臟支架也會因為技術的升級而迭代,“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更先進的支架,當然能給自身帶來更好的保障。

  1. 防患於未然,投資健康勝過病急投醫

專家表示,心血管疾病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很常見,像經常性的心慌、氣短、胸悶刺痛等等,可能就有相應的隱患。據悉,我國有近30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早逝;而國際醫學研究顯示,有近60%的心血管疾病能夠防範。所以,防患於未然,投資健康勝過病急投醫。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對於普通人來說,辦卡健身、吃好睡好就是投資健康,但對於能接觸到更多資源的富豪來說,他們的投資可謂簡單粗暴。例如李嘉誠,在接觸“萊特唯鍵”類分子劑後,直接拿出2億支持相關抑衰生科企的研發。那時候,李超人還得意地表示,自己好像有了20歲的感覺。

據了解,該分子從2013年起被大量研究,或能助力人體壯年期,鉗制老衰,從而減少相關疾患的發生。曾幾何時,該分子還被美日等國壟斷,國內很難見其身影。好在近年我國港企通過技術迭代,將“萊特唯鍵”門檻打落95%,以三位數的月成本被京東、貓等引進,在國內完成初步下沉。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該分子觸達主要人群為中老年男性,基本覆蓋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業內人士指出,隨着該分子在人群中認知範圍的擴大,會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投資健康”的好處。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當然了,李嘉誠押寶大健康不是個例,除此之外,股神巴菲特、前世界首富貝索斯等均有涉足,他們同樣對自己的健康有着更多的期許。

  1. 生命科技井噴,健康壽命理念深入人心

近20多年來,生物科技發展井噴,不僅僅是心臟支架類似的醫學器械在持續提升,“注重健康壽命”的相關科技也促使人類向著更高的門檻邁進。

如果說醫療科學是為了幫助人們從病痛中脫困,那麼生命科技就是基於更先進的理念,更加註重生命周期內的健康狀態及壯年期長度,讓老年人更有尊嚴地活着。

科學家基於各種理論,預測人類理應活到120歲,如果科技發展水平足以支撐這一預測,能活到這個歲數的你,又會做些什麼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 天天要聞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夏至已過,隨着暑氣漸長,三伏天時間表也新鮮出爐。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2025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 天天要聞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的衛生巾行業新國標正式落地了。7月1日起,國家疾控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 15979—2024)實施。該標準於2024年6月發布,是在2002年發布舊國標後,時隔22年的首次更新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天天要聞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胃腸外科胡醫生。“胡醫生,我切口都癒合了,應該就好了吧?”“這幾天精神也不錯,能吃能睡,是不是不用再管了?”在門診,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喜訊”,但有時不得不打斷病人一句:“你的切口癒合是好事,但別忘了——體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 天天要聞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
化療時吃冰淇淋,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 天天要聞

化療時吃冰淇淋,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文 | 孫凌霞 美國註冊營養師冰淇淋是人們在夏季的最愛,可這個解暑神器,也出現在了醫生開給化療患者的處方里?!研究這個話題的醫生還因此獲了個大獎?是的,你沒看錯,化療患者可能需要遵醫囑吃點冰淇淋。2022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的醫學獎,頒發給了波蘭的科學家,正是表彰他們的研究揭示了患者在接受化療藥物時,通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