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胃部和十二指腸里的內容物反流到食管中就叫做胃食管反流。如果發生胃食管反流,會對人體的氣道、食管、咽喉等造成嚴重的傷害,這種疾病最典型的病狀是出現燒心感。
由於反流長期對食道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才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因為胸腔離胸骨後方較近,所以患者會誤認為灼燒感來自於心口。
那麼除了使用藥物之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病症呢?
1、刺激胃酸分泌
胃食管反流和胃酸反流的情況往往發生在胃酸水平很低的時候,所以如果在發生胃食管反流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考慮是否是由於體內的胃酸過少,
如果造成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是胃酸過少,那麼就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以增加胃酸的含量。
必要時可以補充胃酸補充劑來升高胃酸的水平,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燒灼感就必須停止使用,避免造成其它不良反應。
胃酸補充劑不可以隨意使用,如果患者經常用非甾體內消炎藥物或者有消化性潰瘍病史就不能使用,因為不僅會損害胃腸道內壁,還會增加胃潰瘍的概率。
除此之外,由於本身胃酸含量不高,所以盡量不要喝水,因為會造成胃酸濃度更加低,從而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都會受到影響。
2、積極治療細菌過度生長
如果出現胃酸水平很低的情況,那麼會造成胃部和小腸的細菌增多,細菌產生的細菌會造成胃食管反流的問題。
所以小腸細菌是造成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最典型的例子,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所以要想治療胃食管反流,就必須清除不良細菌,建議建立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必要時使用抗生素,但不可過量使用,不然會破壞腸道菌,影響身體健康。
3、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大部分的胃食管反流患者都會出現胃酸很少的情況,他們無法正常地消化碳水化合物,所以要想改善病情,就必須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量;
據有關的研究顯示,患者沒有消化完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的結腸中會發酵,從而造成胃食管反流,如果情況嚴重,就造成食道下括約肌鬆弛。
所以如果患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盡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避免加重病情。如果病情得到明顯改善,體內的胃酸水平恢復正常,患者就可以正常食用碳水化合物了。
4、及時修復腸道
胃黏膜是人體消化道中的一種特殊的保護膜,它能防止胃部受到胃酸的損害,從而避免造成胃潰瘍的發生。
胃黏膜非常脆弱,不幹凈的食物、藥物等很容易傷害都它,所以應該及時地修復胃黏膜。在日常生活中,要適量地食用維生素A、益生菌等。
通過上述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胃食管反流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腸胃,避免患上這類疾病。
如果已經患上了胃食道反流,不僅我們的日常生活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當病情加重時還可能發展成食管癌。所以當我們感到不適之後應該加以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