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心醫院首屆“家院杯”文學作品大賽作品展——《照亮生命的那縷微光》

2022年10月14日18:15:11 健康 1391

“余謹以至誠,於上帝及會眾面前宣誓:終身純潔,忠貞職守。勿為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葯。儘力提高護理之標準,慎守病人家務及秘密。竭誠協助醫生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謹誓!”

宣誓那刻,我腦海里浮現的是戰亂中南丁格爾救死扶傷的畫面,我想,即使在和平年代,護士的工作也充滿挑戰性和使命感。我曾在普外科實習過,手術效果總是立竿見影,直接且喜人。每當感受到患者痊癒時的喜悅,我都會記起當年的宣誓,覺得護士這份工作充滿意義。直到來了透析室,遇到了這些“無法痊癒”的患者。

第一次接觸“尿毒症”患者,我滿心都是疑惑和不安,疾病的名字,字裡行間都透露着“重症”的味道。這樣沉重的工作是我能承受的嗎?患者不能痊癒的說法,就像一個緊箍,不斷地提醒我,這兒沒有痊癒的患者。這樣的護理生活,是我所期待的嗎?

去年大年三十,我像往常一樣去上班,臨走時家人囑咐我下班早點回家幫忙包餃子,晚上一家人要吃團圓飯,我滿口答應。外面寒風凜冽,下着雨夾雪,路上我不由得有點擔憂,盼着雨能小一些,病人來醫院能少些阻力。

照常給其他病人上完機,王叔那張床還空着,焦急地撥電話詢問情況,打了好幾遍卻沒人接聽,我隱隱覺得不太好。王叔性格孤僻,從不與人交談,每次給他測量生命體征他都一臉厭煩,想跟他交流時他也扭過頭不給任何回應。家裡只有一個兒子每次推着輪椅接送他往返醫院,他依從性也極差,有兩次因為心衰高鉀血症被送來急診。平時這個點他早該到醫院了,今天是有事耽擱了還是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正想着,科室電話響了,我小跑着去接聽,“喂,我是派出所,王××是不是你們醫院的病人,他兒子涉嫌違法案件被拘留了,老人一個在家,他請求我給你們打個電話想辦法給治療。”說完那邊匆匆掛了電話。

我立即上報科主任和護士長,主動要求去接王叔。我和護士長按照病歷上的地址找到了王大叔家,敲門,等了好一會兒,他艱難拄着拐杖給我們開門,可能是三天沒有透析了,他眼睛耷拉着,上氣不接下氣,像隨時會暈過去一樣。

我們一刻也不敢耽擱,一個人幫他穿外套、一個人收拾透析用物,護士長拿好東西急忙去小區門口攔車,打算一出小區王叔能直接坐上車,避免他在寒風驟雨中受涼病情加重。我一手撐着傘,另外一隻手艱難地推着輪椅朝着小區門口走去,輪椅因為單手推的原因有些歪斜,風也把傘吹得快要翻面,我無暇顧及自己,順着風勢把傘傾斜,將輪椅全部遮擋住了,我滿腦子都在想快到醫院給治療,他就不會這麼難受了。

到了科室,將氣喘吁吁的王叔扶上病床,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濕透了,來不及處理,看着他的血液引出體外開始循環,我才慢慢舒了一口氣,總算給上機了。但即使這樣,我還是不敢鬆懈。他行動不便又沒有家屬的陪護,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時刻監測他的狀況。

四個小時透析結束了,王叔雖然還很虛弱,但氣短癥狀明顯好轉了,別的病人早就着急的回去和家人團圓,偌大的透析室里只剩他一個,他該去哪呢?他的衣食住行怎麼解決?因為聯繫不到任何機構,決定暫時讓他在科室,我主動提議留下來,和值班醫生一起陪着他,守護他的安全。

望着飢腸轆轆的王叔,除夕夜,食堂和餐館早已打烊了,看見窗外萬家燈火通明,想起家人還在等我,趕忙打了電話說我回不去了,讓家人多送些飯過來。王叔斜靠在病床上發獃,我察覺到他的失落,拿出科室的筆記本電腦給他播放着春晚,希望他能感受到一絲溫暖,不知是不是小品演的太感人,他看着看着竟有點淚目。

沒多久,我端來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個一個地餵給他。正當我夾起一個餃子喂到他嘴邊時,忽然他的嘴巴不動了,渾濁的雙眼噙着淚光,哽咽地說:“娃,謝謝你,我……”

那天王叔睡得很安穩,睡着後眼角還閃着淚花……我忙碌一天已經筋疲力盡,抬頭看到值班室天花板上的熒光燈,彷彿看到一百多年前的夜晚,提燈女神南丁格爾手執油燈在巡視病房,燈光撒在四周,那一刻,我也化作了其中的一縷微光。(連穎逸)

來源:渭南市中心醫院官微

渭南市中心醫院首屆“家院杯”文學作品大賽作品展——《照亮生命的那縷微光》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堅持這四點:能安穩睡個好覺,讓“失眠焦慮”不見蹤影? - 天天要聞

堅持這四點:能安穩睡個好覺,讓“失眠焦慮”不見蹤影?

深夜輾轉反側時,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大腦成了永不停機的放映機?白天被忽略的煩惱、未完成的計劃、突如其來的焦慮,在黑暗中輪番上演。全球超3億人正在經歷失眠困擾,這個數字背後藏着現代人共同的生存困境——當生活節奏超越生理極限,我們該如何馴服這匹脫韁
低估了“放縱餐後補鉀”,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 天天要聞

低估了“放縱餐後補鉀”,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上個月有個客戶找我訴苦,說連續三周嚴格管理飲食,結果周末陪孩子吃了頓烤肉自助,第二天體重回到原點。她氣得想放棄:“我連烤肉醬都不敢多蘸,只吃了五片牛肉,憑什麼?”翻了她三天的飲食記錄,發現她吃完烤肉後正常吃飯。問題就出在這兒——放縱餐後沒及
體重從129減到95,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 天天要聞

體重從129減到95,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上個月接待了一位35歲的客戶林女士,她每天早晨啃兩口麵包就趕地鐵,晚上回家總想“犒勞自己”,紅燒肉配兩碗米飯吃到撐。白天忙得沒空吃夠,晚上卻總控制不住量,半年下來褲腰越來越緊。我讓她試着把早餐和晚餐的吃法倒過來,兩周後她告訴我:“現在早上能
73歲食管癌患者時隔3個月重獲“吃飯自由”,機器人精雕細琢創造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73歲食管癌患者時隔3個月重獲“吃飯自由”,機器人精雕細琢創造生命奇蹟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曉美 丁燕飛“家父當時病情複雜且危急,在您精湛的醫術、果斷的判斷和團隊默契的配合下,歷經11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恢復遠超預期!”5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胡衛東的辦公桌上,一份紅紙打印的感謝信與定製水晶獎盃並置而立。這是73歲的食管癌患者陶先生(化姓)在手術後一個多星...
康緣養生谷退回老人“違約”被扣除的3萬元 此前交涉中曾霸道地稱:不服,就去法院起訴 - 天天要聞

康緣養生谷退回老人“違約”被扣除的3萬元 此前交涉中曾霸道地稱:不服,就去法院起訴

揚子晚報網5月22日訊(記者 萬凌雲)“謝謝你們紫牛新聞,揚子晚報我們一直都看的!”22日下午近4時,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撥通南京王老先生的電話時,老人一個勁地致謝。就在下午1時許,老人剛剛從康緣養生谷南京辦事處,領回了自己被扣的3萬元現金。5月21、22日,紫牛新聞、揚子晚報相繼報道了王老2024年4月交付10萬元...
出現抑鬱表現,就是得了抑鬱症嗎?| 科普時間 - 天天要聞

出現抑鬱表現,就是得了抑鬱症嗎?| 科普時間

出現抑鬱表現,就是得了抑鬱症嗎?| 科普時間當面對一些生活壓力事件時,我們會出現低落、沮喪的抑鬱情緒,如果情緒加重,還會出現一些抑鬱癥狀,例如失眠、易疲勞等。這時,有些朋友就會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介紹一種最“物美價廉”的養心方式 - 天天要聞

介紹一種最“物美價廉”的養心方式

靜坐,是最值得提倡的養心方式。靜坐的時候,人的神志是清醒的,只是心神不動、沒有雜念而已;身體這時候將進入與深度睡眠類似的狀態:呼吸變得緩慢深長、心跳減速、體溫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