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體賦能食管健康知識普惠傳播

2025年05月22日20:13:06 健康 1464
AI智能體賦能食管健康知識普惠傳播 - 天天要聞AI智能體賦能食管健康知識普惠傳播 - 天天要聞

5月22日,在2025年上海科技節舉辦之際,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東方有線聯合打造的食管疾病全周期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正式發布。

AI智能體賦能食管健康知識普惠傳播 - 天天要聞

該平台以“科技賦能食管健康普惠”為核心理念,依託同濟醫院在食管疾病診療領域的專科積澱與東方有線的數字技術優勢,構建起 “預防-治療-隨訪”全流程健康知識一站式科普平台。該平台能在疾病的診前、診中、診後3個階段,把健康知識的防、篩、診、治、康、訪等6個環節全覆蓋,利用醫生與人工智能應用結合的1個數字人,通過小程序、公眾號、二維碼等多種形式實現食管健康知識趣味性獲取。

針對當前食管癌及癌前病變早期發現率低、公眾認知不足的現狀,在上海市科委健康科普項目的資助下,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同仁醫院金山區亭林醫院、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醫院、聯動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等社區力量,通過科普知識的動態更新,確保了科普內容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本次平台發布標誌着同濟醫院內鏡診治中心在“智慧醫療+科普惠民”領域的實踐探索邁出關鍵一步。它突破了傳統科普模式局限,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食管健康知識庫深度融合,通過遊戲化問答、趣味短視頻、虛擬現實(VR)等多元形式,實現醫療知識傳播的場景化創新。平台核心 AI智能體“管智靈”支持自然語言交互,可將專業醫學術語轉化為生活化表述,為用戶提供從疾病預防、診療解析到術後康復的全流程指導。患者通過輸入癥狀描述,即可獲得癥狀解讀、就醫建議等即時反饋;多終端(手機、VR 設備等)個性化健康指導與互動式自測工具,進一步降低健康服務門檻。通過虛擬形象構建、AI 內容生成(AIGC)及多模態交互技術,平台精準匹配不同年齡、文化層次用戶需求,讓食管健康知識以更直觀、易懂的方式觸達千家萬戶。

未來,中心將持續深耕AI 技術驅動的醫療場景創新,匯聚產學研用多方資源,探索“AI + 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智慧醫療新模式,為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持續動能,助力構建更具普惠性、精準性的現代醫療服務,推動食管癌及癌前病變診療的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守護市民食管健康。

原標題:《AI智能體賦能食管健康知識普惠傳播》

欄目編輯:馬丹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 天天要聞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經成為許多人緩解壓力、恢復精力的重要習慣。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恰到好處的午睡能帶來“靈光一閃”,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時報資料圖研究發現:午睡一會真能靈感迸發!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個問題無果,午睡醒來後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 天天要聞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浙江94歲的張爺爺身體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肚子里有個會跳動的東西因為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認為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直到就醫檢查,連醫生都震驚了…腹中竟有一個直徑超8厘米、長度達15厘米的巨大腹主動脈瘤直到近期,張爺爺前往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資料圖“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布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