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在2025年上海科技節舉辦之際,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與東方有線聯合打造的食管疾病全周期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正式發布。

該平台以“科技賦能食管健康普惠”為核心理念,依託同濟醫院在食管疾病診療領域的專科積澱與東方有線的數字技術優勢,構建起 “預防-治療-隨訪”全流程健康知識一站式科普平台。該平台能在疾病的診前、診中、診後3個階段,把健康知識的防、篩、診、治、康、訪等6個環節全覆蓋,利用醫生與人工智能應用結合的1個數字人,通過小程序、公眾號、二維碼等多種形式實現食管健康知識趣味性獲取。
針對當前食管癌及癌前病變早期發現率低、公眾認知不足的現狀,在上海市科委健康科普項目的資助下,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同仁醫院、金山區亭林醫院、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醫院、聯動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等社區力量,通過科普知識的動態更新,確保了科普內容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本次平台發布標誌着同濟醫院內鏡診治中心在“智慧醫療+科普惠民”領域的實踐探索邁出關鍵一步。它突破了傳統科普模式局限,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食管健康知識庫深度融合,通過遊戲化問答、趣味短視頻、虛擬現實(VR)等多元形式,實現醫療知識傳播的場景化創新。平台核心 AI智能體“管智靈”支持自然語言交互,可將專業醫學術語轉化為生活化表述,為用戶提供從疾病預防、診療解析到術後康復的全流程指導。患者通過輸入癥狀描述,即可獲得癥狀解讀、就醫建議等即時反饋;多終端(手機、VR 設備等)個性化健康指導與互動式自測工具,進一步降低健康服務門檻。通過虛擬形象構建、AI 內容生成(AIGC)及多模態交互技術,平台精準匹配不同年齡、文化層次用戶需求,讓食管健康知識以更直觀、易懂的方式觸達千家萬戶。
未來,中心將持續深耕AI 技術驅動的醫療場景創新,匯聚產學研用多方資源,探索“AI + 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智慧醫療新模式,為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持續動能,助力構建更具普惠性、精準性的現代醫療服務,推動食管癌及癌前病變診療的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守護市民食管健康。
原標題:《AI智能體賦能食管健康知識普惠傳播》
欄目編輯:馬丹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