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赫 實習記者 侯佳欣
10月11日,#原來不止有月經還有季經#衝上微博熱搜,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鄧成艷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月經是指隨着卵巢內卵泡發育的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以出血的形式排出體外,一般一個月來一次,所以我們稱其為月經。正常的月經周期範圍是28天±7天,即21天到35天之間,約10%的婦女具有最標準的28天的月經周期。醫學上對少於21天月經周期稱為頻發月經;超過35天的月經周期稱為稀發月經,這兩者又都稱為月經不規律或月經失調。
“有的女性三個月來一次月經,民間說法這是‘季經’。還有一年來一次月經的女性,老百姓稱之‘年經’。”,鄧成艷說,“儘管似乎表現為有規律的來月經,但因為月經周期太長,仍診斷為月經失調,例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人就可能會出現三四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來一次月經的情況。”
談及季經是否對人體有害時,鄧成艷表示,月經失調的婦女,大多數是無排卵的,無排卵則缺乏孕激素,而子宮內膜是需要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如果子宮內膜長期受到單一的雌激素作用,內膜可能會病變,最終發展到子宮內膜癌;極少數長周期的婦女可能會稀發排卵,內膜會受到孕激素的保護。但是非醫學背景的人群難以判斷,月經失調的婦女需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鄧成艷稱,除了上述說法,還有閉經、絕經的醫學用語。閉經可分為兩種:“原發性閉經”是指年齡大於14 歲,第二性徵未發育;或者年齡大於16歲,第二性徵已發育,月經還未來潮。“繼發性閉經”是指月經周期建立後,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的不規律的月經周期計算停止 3 個周期以上。絕經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月經終止。一般來說,45-55歲婦女閉經超過一年即是絕經。
鄧成艷最後表示,古人把月經稱為“月信”,是婦科內分泌正常還是不正常的信號,一旦月經不正常,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