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應該是最常見的疾病了,有數據顯示,成人每年感冒平均 2~6 次,兒童平均 6~8 次。但是,你知道嗎?在感冒的背後可能還隱藏着一個致命的幽靈——暴發性心肌炎。

患者小陳剛滿 27 歲,在做快遞員,工作非常辛苦。兩周前,着涼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感冒的癥狀,也正好趕上“雙十一”,活兒太多,小陳仗着自己年輕力壯,沒把這感冒當回事,連葯都沒吃。3 天后,他開始發燒,並逐漸感到胸悶、憋氣,上下樓梯都費勁,隨後,才在同事勸說下到了醫院。但是,病情急轉直下,小陳從急診室轉到心內科的時候,已經變得輾轉反側,煩躁不安,問話不願意回答,面色蒼白,渾身濕冷,而且,脈搏已經摸不到,血壓也測不到,這是休克的表現!
小陳被送至醫院後馬上進行搶救,這時心電監測提示突發心室顫動,這是一種致命的惡性心律失常,馬上電除顫予以糾正。床旁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心臟已經有些擴大,心臟功能明顯降低。急診室來電話說,剛剛檢查的代表心肌細胞壞死的心肌損傷標記物升高了幾百倍!這時候,“暴發性心肌炎”的診斷已經初步形成。經過 3 天 3 夜的全力救治,小陳的病情終於穩定了下來,現在已經轉到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了。

你肯定要問,不就是個感冒嗎?怎麼會這麼嚴重呢?暴發性心肌炎到底是什麼病?暴發性心肌炎確實是心肌炎最嚴重的類型,多數是由於感冒病毒或腸道病毒引起的心肌細胞炎性損傷,導致心臟功能受損。該病發病率不高,但是,起病急驟,病情進展極為迅速,早期病死率很高。
下面這段話有些燒腦!暴發性心肌炎多伴隨着感冒,在冬春季發病,多見於既往身體健康的青壯年。這是因為病毒不能自己分裂增殖,而是需要入侵到其他的細胞內進行複製和擴張。當病毒入侵心肌細胞後,除了會直接造成心肌細胞損傷,機體的免疫系統還會把帶病的心肌細胞識別為外來抗原,從而進行攻擊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研究還發現,感染病毒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發生病毒性心肌炎的風險會更大。青壯年免疫系統更強,感染後不注意休息,這就是他們患病概率大的原因。
那麼,要怎樣從普通感冒過程中識別出暴發性心肌炎呢?歐洲的一項調查顯示,7 成以上暴發性心肌炎患者出現呼吸困難,3 成患者發生胸痛,還有 2 成患者出現心悸。
所以,若在感冒後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悶、胸痛或心悸等癥狀,應該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有些感冒患者就診,除了查血常規之外,醫生還可能讓你做心電圖和心肌損傷標記物檢查,這也是為了及時發現心肌炎,避免延誤治療。
專家提示
暴發性心肌炎
感冒病毒和腸道病毒可能會引起暴發性心肌炎,這是一個發生概率不算高,但病情非常嚴重的併發症。感冒時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悶、胸痛或心悸等癥狀,應該到醫院檢查確診。對於暴發性心肌炎來說,預防重於治療,首先應預防感冒病毒感染,一旦感冒後,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感冒很常見,也常常很快能治癒,但我們也要警惕可能的併發症,古人云:小心駛得萬年船。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談“心”——關於心臟的醫學、健康與生活方式》
本書作者:劉 健
(人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