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八千萬的飛機打掉了3個億的歐洲最強陣風戰機?誰能想到在我國珠海航展上一個破塑料布蓋着,無人問津的老飛機,出了國門卻能掀起腥風血雨、大殺八方呢?5月7日,巴基斯坦空軍駕駛我國國產的殲-10CP戰鬥機一舉揚名拿下5血!而最新消息顯示,巴基斯坦空軍又在5月8日成功攔截25架印度從以色列引進的“哈洛普”無人機,實現全球首次對該型無人機的成功攔截。
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率先挑起戰火,出動多架戰鬥機,向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以及旁遮普邦多個地點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蘇布汗清真寺、穆扎法拉巴德等地目標遭受打擊,無辜平民在戰火中傷亡。印度國內媒體一度歡呼雀躍,宣稱巴基斯坦將領教印度空軍的“厲害”。
不過現實卻是巴軍方“出於自衛”成功擊落3架法制“陣風”戰機、1架蘇-30戰機和1架米格-29戰機,還順手擊落1架“蒼鷺”無人機。
印度空軍此次可謂被巴基斯坦空軍全方位壓制。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無論是蘇-30MKI戰鬥機配備的N011M雪豹無源相控陣雷達,還是陣風戰鬥機搭載的泰利斯REB-2-AA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性能上都存在明顯短板。與巴基斯坦空軍殲-10CP戰鬥機先進的相控陣雷達相比,印度戰機的雷達在探測距離、信噪比性能以及後台解算能力等方面都遠遠落後。
而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PL-15E空對空導彈,更是成為印度空軍的“噩夢”。巴方透露,7日凌晨的空戰中,部分中距攔射在160千米外就已展開,這表明PL-15E的實際射程可能遠超標稱的145千米。印度空軍現役的R-77導彈和米卡導彈,在射程上與PL-15E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在超視距攔射中完全處於下風。
值得一提的是,殲-10CP戰鬥機的相控陣雷達和PL-15E空對空導彈的制導雷達,均採用了低可截獲概率設計,有效降低了被對手RWR設備截獲和反向定位的概率,進一步增強了作戰的隱蔽性和突然性。
其實,早在四月底,陣風戰鬥機與殲-10CE就已有過一次“暗中較量”。當時,印軍陣風戰鬥機從昌迪加爾空軍基地升空後,便遭到電磁壓制,雷達瞬間失效。印度空軍深知實力差距,反對與巴基斯坦作戰,還急忙向法國尋求“售後”幫助,但法國也束手無策。然而,新德里的官僚們卻盲目自信,堅持要求作戰,甚至因印度空軍消極作戰而撤換了空軍副司令。最終,印度空軍被迫硬着頭皮出戰,結果可想而知,遭遇慘敗,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巴基斯坦副總理的一番話更是讓印度方面如鯁在喉。他表示,巴基斯坦本有機會擊落10 - 15架印度戰機,但為了不讓戰事升級,只對發射彈藥的五架戰機進行了打擊 !不得不說巴總理是真會傷口撒鹽的。
被打疼了的印度,不得不改變戰術,將轟炸任務交給無人機和彈道導彈。但巴基斯坦空軍豈會輕易讓其得逞。5月8日凌晨起,印度無人機持續侵入巴基斯坦境內,巴方在拉合爾市、拉瓦爾品第、卡拉奇等多個地區展開攔截行動,成功擊落12架印度無人機。不過,仍有部分無人機突破防線,一架無人機在旁遮普省擊中巴軍事目標,造成4名軍人受傷、軍事設施受損;另一架在信德省米亞諾地區造成1名平民死亡、1人受傷。
面對持續的無人機入侵,巴基斯坦軍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印度軍隊7日的一系列襲擊已造成巴方31人死亡、57人受傷。當地目擊者向新華社記者證實,8日凌晨拉合爾市區多地聽到爆炸聲,經核實,這些爆炸聲源於印度無人機入侵後被巴軍方擊落或擊中軍事營地目標。
截至目前,巴基斯坦已擊落超過25架印方“哈洛普”無人機,並持續在多個地區發現和回收無人機殘骸。此次事件已造成至少1名平民死亡、5人受傷。印度空軍在遭受如此重創後,顯然已心生畏懼。據消息人士透露,5月6日至7日期間,印度空軍便已不願再出動有人駕駛飛機執行任務。
受戰事影響,巴基斯坦民航局於8日上午發布公告,出於安全考慮,首都伊斯蘭堡以及拉合爾、卡拉奇和錫亞爾科特的機場臨時關閉至當地時間8日晚6時。這場印巴之間的軍事交鋒仍在持續,後續發展備受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