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嚴密防備也沒防住炸彈卡車,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大大阻礙俄軍的關鍵補給線,事件一出,眾多線索都指向烏克蘭。這件事一旦被定義為恐怖襲擊,就會為俄羅斯接下來的報復行為提供借口,甚至跟美國聯繫起來。
克里米亞大橋是在烏南作戰的俄羅斯軍隊的主要補給路線
暗示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烏方稱只是開始
俄烏持續交戰之際,對俄羅斯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起火,部分路段倒塌,還波及一列在鐵路橋上行駛的火車,造成3人死亡。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成立政府委員會調查。有報道根據事發片段分析,認為是利用爆炸物故意施襲。更有俄媒形容,這是烏克蘭對俄羅斯發動的“恐怖襲擊”。
據《紐約時報》報道,目前已有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證實,烏克蘭情報機構策划了這次爆炸,用一枚炸彈裝在一輛開過大橋的卡車上。尚不清楚在爆炸中喪生的卡車司機,是否知道車內有炸藥。
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毀,僅剩2排車道
烏克蘭政府高層對此事發表意見時,也是話裡有話。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克發布推文稱:“克里米亞大橋只是開始,任何非法之物必被摧毀,任何被偷走的要歸還烏克蘭,任何俄軍佔領的必被驅逐。”這番話疑似暗示是烏方策划了襲擊。事件發生後,烏克蘭國防部也發推嘲笑俄方稱:“莫斯科號巡洋艦、克里米亞大橋,這兩個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著名象徵都已不復存在,接下來會是什麼?。”
一旦定義為恐怖襲擊,俄方將有報復的借口
初步估計,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將造成最高5億盧布的損失,約合人民幣接近6千萬元。這對於當前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無法抽身的俄羅斯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於是,俄方的憤怒像火山一樣爆發。俄羅斯國家杜馬代表莫羅佐夫表示,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是一次“宣戰”行為。
這件事目前有2點主要注意:一是,這事只能由烏克蘭來做,美國必須把自己“摘乾淨”。因為這是最容易被俄方引申的事。克里米亞大橋一頭在俄羅斯,一頭在烏克蘭,具有雙重價值。
一名烏克蘭士兵在最近奪回的紅利曼檢查被摧毀的俄羅斯裝甲車
二是,此次事件象徵戰爭進一步升級。俄羅斯想把這次襲擊,定義為恐怖襲擊,以為自己的報復提供借口。接下來,俄羅斯可能會炸幾個烏克蘭的基礎設施泄憤。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想把這個件事與美國聯繫起來,以讓自己的模糊核威懾戰略生效。俄羅斯現在是一副賭徒心理,不僅不服輸,也輸不起,於是把成敗寄託於不可控制的意外,最終往往會輸個精光。
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斷絕俄軍“後路”
克里米亞大橋是連接俄羅斯與克里米亞的交通要道,除了交通功能外,還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克里米亞2014年入俄後,普京耗資37億美元下令建橋,它全長19公里,橫跨刻赤海峽,包含鐵路和公路兩部分,分別於2018和2019年完工,兩次通車儀式上,普京都親自出席。
2018年,普京出席克里米亞大橋開通儀式,駕駛一輛卡車
隨着俄烏衝突升級,克里米亞大橋成為了雙方對峙的焦點之一。此橋一直發揮着後勤保障與兵力輸送等關鍵作用,對俄羅斯吃下的赫爾松,也擔當重要的補給角色。目前看來,至少要數百公斤甚至成噸的炸藥,才能造成這種破壞。二戰時,經常很多轟炸機都炸不斷一座橋。
這次事件雖然不至於中斷對克里米亞的補給,但這也會大大打擊俄軍的部署。大橋從雙向四車道,被炸後變成了兩車道,通行效率下降的不是一半,至少也是四分之三。這將降低俄軍的運輸效率,增加安檢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這還將進一步打擊俄軍的士氣,產生“後路”將要被斷絕的緊迫感。
也有外媒分析認為,近日克里米亞已經發生了一連串爆炸,如今連克里米亞大橋也遭襲擊,象徵烏克蘭有能力重奪克里米亞。現在俄羅斯補給路線被破壞的風險極高,特別是通往克里米亞和赫爾松前線的鐵路,在未來極有可能受到攻擊。位於聶伯河以西赫爾松州一帶的俄軍,遭受烏軍快速包圍,目前已在逐漸撤退,部分原因是因為補給不足。此次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將會加劇俄軍的補給困難。
這座橋在戰場上處於中心地位,對普京個人形象也很重要,但俄軍還是沒能保住,愈發顯示出俄軍的混亂,安全檢查也形同虛設。俄軍之前試圖用戰術上的進攻,掩蓋戰略上的後退,以營造進攻的假象。但現在的俄軍,已經不期待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在戰術上也轉為後退,敗勢越來越掩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