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公里巡線里程、50餘項工具革新、48項實用新型專利——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國網阜新供電公司技術員卜洪亮23年如一日的堅守。脫下軍裝換工裝,他將軍人的鐵血融入電力事業,在鐵塔與線纜間書寫新時代的奮鬥篇章。
走進卜洪亮的退役軍人創新工作室,他正展示着最新發明——自收緊式下線扁帶爬梯。這套裝置不僅能幫助高空作業人員保持平衡,還能降低輸電線路受損風險。從業至今,他已完成50多項工具革新,每一項都凝聚着對電力安全的執着追求。“好用,安全!”工友們的誇讚,是對他最好的褒獎。
這份執着,源於卜洪亮的軍旅生涯。1997年12月,他成為一名偵察兵,憑藉紮實作風兩次榮獲優秀士兵。2001年退伍後,他將軍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帶到電力崗位。作為輸電工區帶電作業班技術員,他深知保障輸電線路暢通責任重大。23年來,他累計巡邏線路長達25萬公里,帶電作業保持“零差錯、零失誤”,每次作業總是第一個爬上數十米高的鐵塔。
面對電網數字化轉型,卜洪亮帶領團隊迎難而上。他們研發的輸電帶電作業便攜式升降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將無人機自主巡檢與數字化管理技術結合,推動輸電線路巡線從人工作業向智能化轉變。“技術在進步,我們也要不斷提升。”卜洪亮始終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和團隊。
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卜洪亮更是衝鋒在前。“7.13”風災、“11.18”冰災搶修現場,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的十九大、國慶70周年等重大保電任務中,他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使命。多年來,他和團隊累計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48項實用新型專利,創造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從軍營到電網,從保家衛國到守護萬家燈火,卜洪亮始終以軍人的擔當與工匠的執着堅守在一線。為此,他先後榮獲“阜新市最美退役軍人”“阜新工匠”等多項榮譽,成為遼寧省退役軍人創新工作室帶頭人。
徵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