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2021年10月11日12:31:04 減肥 1303

早在上世紀 70 年代,跑步運動成為了一種主流的消遣方式。從這時起運動鞋行業開啟了一些列變革,從而發展成如今運動鞋百花齊放的盛世。


在這幾十年當中,鞋底科技成為了各品牌不惜耗費巨額資金研發的對象。雖然這些品牌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鞋底科技絕對是推動產品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今天,不如就一起來回顧一下,各大運動鞋品牌的鞋底科技發展歷史。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Nike Air 鞋底技術的開端比較有趣,早在 1977 年一位名叫 Marion Franklin Rudy 的航空航天工程師產生了在鞋底放置微型安全氣囊的想法,但他聯繫了 23 家鞋業公司均被拒絕,最終他找到了 Nike 的創始人 Phil Knight。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1978 年,Phil Knight 與 Nike 的聯合創始人 Bill Bowerman 在 Air Tailwind 中引入了這項技術,從而開啟了 Nike 的氣墊科技王朝,這項技術也為 Nike 帶來了多款首創,就像是 1987 年 Air Max 1 中的首個可視氣墊;Air Max 97 中的首個全掌氣墊...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adidas APS 在發布時,被稱為首款具有「無限可調緩震」功能的鞋款。只需插入鑰匙並轉動,APS 就可以讓跑者調整鞋底,以適應他們的體重與跑步時所處的地面,它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可定製性和開創性。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順時針轉動鑰匙會使中底變硬,反之變軟。APS 的工作原理是將內置在中底的 TPU 層拉開並摺疊。TPU 的一側比另一側更硬,所以可以通過拉開或摺疊調整中底軟硬度。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據說 ASICS GEL 緩震系統曾在國際空間站進行測試,將雞蛋從 15 米的高度扔到 30毫米的 GEL 材料上,雞蛋完好無缺。ASICS 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 GEL 技術,並置入運動鞋底以幫助減震並減少撞擊傷害。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顯然這項科技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自 1986 年開發並置入 ASICS Freak 後,歷經了數十載,至今仍是品牌的首選緩震系統。如今 GEL 技術擺脫了被「密封」的束縛,GEL-Quantum 360、 等鞋款均搭載了外露的 GEL。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在 Nike Air 技術的熱潮下,Reebok 推出了 Hexalite 緩震技術,品牌宣稱這種緩震技術比傳統的 EVA 中底要強四倍。這項技術的靈感來自於蜂巢,這是自然界中最堅固、同時也是最輕的形狀。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由於其獨特的形狀,能比傳統的 EVA 更好地吸收衝擊力,Hexalite 被耐用的熱塑性聚氨酯層覆蓋,以確保其形狀。這項技術在艾弗森的簽名戰靴 Question Mid 中完美展現,鞋底的開窗設計外露了標誌性的蜂窩圖案。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上世紀 90 年代,Saucony GRID(Ground Reaction Inertia Device)緩震科技突圍而出,其工作原理類似於網球拍上的弦,它吸收衝擊並將衝擊振動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以獲得最大的緩衝。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Saucony 承諾,GRID 技術能令你的腳在每次着地時都能感受到甜蜜。該項技術最初在 Saucony GRID SD 中推出,很快便成為了品牌的當家技術,並且成為了品牌許多 Lifestyle 產品的技術支柱。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看到 REACT 或許很多人會想到 Nike,但早在 1992 年 CONVERSE REACT Juice 便被裝置在運動鞋的後跟及腳踝處,以提供更高的支撐性與舒適度。這項創新技術的出現代表了 CONVERSE 正試圖打破對經典的依賴。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該項技術最大的賣點在於 REACT Juice 實際上是一種液體,它被應用於籃球鞋中。NBA 球星 Larry Johnson 還為其拍攝的名為「Grandma」的廣告片。由於競爭對手的快速發展,加上 REACT Juice 在賽場上泄漏的報道,這項技術很快便被擱置了。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ABZORB 是 New Balance 與杜邦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型緩震材料,這項技術申請了美國緩震科技專利。當時,ABZORB 相比於多數品牌使用的標準 EVA 更具緩震性與耐用性,它能有效的吸收地面反作用力。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ABZORB 於 1993 年被應用於傳奇鞋款 998,此後成為了 New Balance 多款鞋型的首選緩震科技;1996 年應用於 999 鞋款;1998 年應用於 990v2 鞋款。這時 990v2 的 ENCAP 鞋底全掌採用了 ABZORB,並且在鞋跟處做了外露設計,順應了 90 年代的「可視」設計熱潮。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Wave 絕對是 Mizuno 最知名、最成功的緩震技術之一,誕生之際品牌需要降低性能鞋的生產成本與重量,於是便將該品牌先前的技術整合為一個緊湊的系統。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Mizuno Wave 的形狀像波浪,並在受到衝擊時物理伸展,以達到緩衝減震的效果,為跑者提供高穩定性。1998 年首次應用於 Wave Rider 鞋款,鞋款重量僅 362 克,當年 110 美元的發售價令人瞠目結舌。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如同 Reebok Hexalite 緩震技術一樣,PUMA CELL 充分利用了六角形結構,通過吹塑工藝將 TPU 變成六角形單元的模式並將其組合,以滿足不同的運行和緩震需求。這在當時是相對較新的技術,因此消費者對此抱有懷疑態度。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因此 PUMA 投入了大量資金以確保其技術比 EVA 更堅固耐用,最終這成為了 PUMA 最重要的跑步技術,更是在 2019 年作為 LQD CELL 重新回歸。PUMA 許多運動鞋均使用了 CELL 技術,就像 CELL Endura、CELL Venom 等鞋款。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Nike Shox 是 Nike 公司極具爭議性的技術之一,設計以特殊材質的圓柱體充當彈簧,為使用者提供物理助力性。雖然最初作為跑鞋科技開發,但最終因 NBA 球星 Vince Carter 而聞名於籃球鞋領域。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Shox 由 Air Force 1 設計師 Bruce Kilgore 在 80 年代中期開發的,但因技術原因被擱置近 20 年,即便在 2000 有過剎那光輝,但也很快因為安全性原因沒落。直到 2017 年被 Nike 作為 Lifestyle 鞋款復刻回歸。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Nike Free 一經推出便成為了 2000 年代的領先跑鞋技術,該技術的開發是為了複製自然運動的靈活性與機動性。搭載了這項技術的 Nike Free 5.0 OG 鞋款被稱作「介於光腳和普通跑鞋之間」的跑鞋。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Nike Free 近年作為性能系列被重新推出,更是被 Matthew M. Williams 和 Tom Sachs 等設計師採用,作為與 Nike 合作的一部分,這鞏固了該項技術的傳奇地位。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Vibram 的 FiveFingers 技術在誕生時如同「異類」般存在,它是設計師 Robert Fliri 赤腳走山路時忽然萌生的,與普通運動鞋相比它能令跑者與自然有了更深層次的聯繫。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FiveFingers 鞋底科技能將五個腳趾全部分開,與別不同的是它將鞋身與外底直接相連,極薄的鞋底在提供保護性的同時,釋放了腳趾的運動與觸覺感知,從而為跑者提供終極的赤腳體驗。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On 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品牌,但 CloudTec 緩震系統令它席捲跑鞋領域,其靈感源自創始人 Olivier Bernhard 在花園澆水時所使用的水管,將水管分節剪斷並粘於鞋底,便是 CloudTec 技術的初始形態。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CloudTec 是品牌專有的緩震系統,可為跑步者的提供落地緩震與穩定起步,令人既舒適又放鬆,該系統對品牌的審美和全天候生活方式的吸引力起了極大作用。此後 ON 亦一直在完善改進自家的該項跑鞋技術,延伸出了不少全新鞋款。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adidas Boost 的出現一度令品牌在舒適度方面封神,它的開發是為了取代當時行業的標準 EVA,並以獨特的美學效果呈現。Boost 是一種 TPU 材料,經過受熱膨脹後形成能量小顆粒,每一粒都能有效的積聚與釋放能量。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搭載這項科技的標誌性鞋款 Ultra Boost 於 2015 年首次亮相,並多次發布了聯名企劃。隨後,Kanye West 在 YEEZY 系列鞋款中大量應用 Boost 技術,鞏固了該項技術在 2010 年代中後期的代表性地位。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Fresh Foam 緩震系統被應用於 New Balance 所有類型的跑鞋中,所有中高檔跑鞋中,這種材料主要以獨有的超軟泡沫材料組成。包含 Fresh Foam 系統的中底設計和構造均依賴於數據,展現出品牌未來主義的設計細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Fresh Foam 也存在着多種變體,是為了不同的需求而設計的。例如 Fresh Foam X,它會比經典的 Fresh Foam 提供更多的能量回饋。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HOKA ONE ONE 最出名的緩震系統之一便是 PROFLY 泡沫,它使搭載了這項科技的 HOKA 鞋款被稱作「踩屎感」最強的跑鞋之一。能實現這種覺感是因為 PROFLY 緩震系統是一種雙密度科技中底,它結合了後跟的柔軟泡棉和前掌的堅固泡棉。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這種分裂的設計是為了平衡腳跟(着陸時)的減震和(起步時)能量反饋,推動跑步者前進。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adidas Futurecraft 4D 相信是目前最具未來感的中底科技之一,由 2015 年的 Futurecraft 3D 發展而來,它被稱為 adidas 的下一代運動鞋緩震系統,更是榮獲了 Fast Company 評選的 2017 年度創新設計獎。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adidas 和它的合作夥伴 Carbon 公司聲稱,這是首個使用「數字光合成」的運動鞋緩衝材料。這意味着 Futurecraft 4D 在研發製造的過程中,會通過數字化模擬計算來決定大底的設計形態與細節的構造,這意味着該過程允許近乎無限的優化。如今,adidas 仍然不斷的改進該項技術並推出全新鞋款。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Nike Joyride 是耐克推出的全新緩震科技,能帶來踩在「泡泡」上的腳感。它的研發經歷了反覆迭代測試,在測試了大約 150 種材料後最終確定使用 TPE 泡棉來打造 Joyride 緩震顆粒。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Joyride 緩震系統通過打造契合足型的緩震顆粒艙,帶來因人而異的緩震體驗。對於不同版本的產品,Nike 設計團隊會對緩震顆粒艙的分區進行調整,緩震顆粒均勻分布在緩震顆粒艙內,使其能更好地適應跑者步態。

運動鞋鞋底緩震科技系統 40 年變革 - 天天要聞

聲明:編輯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減肥分類資訊推薦

演技天花板!同一部影片奪取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6位女演員 - 天天要聞

演技天花板!同一部影片奪取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6位女演員

在之前的兩篇文章里,已經介紹過了同時奪得金像金馬最佳影片的8部電影到底有多難?同時獲得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影片——只有8部,以及金像金馬雙料影帝同時斬獲金像金馬雙料影帝,只有這4人!,這次就來看看同時奪得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女演員,40年影史只有6位,且看看是哪6位演技天花板的女演員。
氣質和練神是習武人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氣質和練神是習武人的秘密

因為你愈是練出來的,愈是明白武者不詳的道理,我們是盜了天地之機的,還要終天年,不隱得深些難道等着天打雷劈嗎?
跑不快還易受傷...多少跑友敗給了扁平足? - 天天要聞

跑不快還易受傷...多少跑友敗給了扁平足?

跑步受傷的原因有很多,不正確的跑姿、跑前熱身不夠或者是超負荷運動都可能導致傷病。不過在足部常見的損傷里,大部分都是因為扁平足導致的,而且中年之後隨着器官退化,你會發現自己腳心離地面越來越近...
三快兩慢跑步訓練初看 - 天天要聞

三快兩慢跑步訓練初看

在今年四、五月份因為跑量過大導致隱性的身體疲勞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終於爆發了,身體免疫力下降促發口腔大面積潰瘍,就醫三天後很快就好了,但也促使我認識到,跑步的過量,往往不是身體能覺察到的疲勞,身體恢復程度自己是感知不到的。
有助於減肥的四種飽腹感食物 - 天天要聞

有助於減肥的四種飽腹感食物

即使我決定要打耳釘,如果你現在餓了,你就不能考慮減肥了。據了解,堅果增加激素的生產,有助於調節食慾,富含膳食纖維,堅果中的脂肪多部分是排泄的。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 天天要聞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發於腿,主宰於腰”這句話是所有太極拳習練者都知道的,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看出腰胯的重要性,腰胯是連接上下肢的中樞、紐帶,胯平時大家很難去運動,所以腰胯都被傳統功夫列為核心,如果腰胯缺乏重視,將很難練好太極拳。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 天天要聞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發於腿,主宰於腰”這句話是所有太極拳習練者都知道的,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看出腰胯的重要性,腰胯是連接上下肢的中樞、紐帶,胯平時大家很難去運動,所以腰胯都被傳統功夫列為核心,如果腰胯缺乏重視,將很難練好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