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松大軟不適合太極拳初學者

2021年09月15日18:39:05 減肥 1237

楊氏太極拳的李雅軒先生在晚年,特彆強調太極拳要大松、大軟。趙堡鄭悟清先生晚年教的拳架和年輕時比也是有很大區別,很是緊湊,看起來很是松活。但是練習太極拳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要強調大松大軟呢?年輕人學習太極拳是不是一開始就適合大松大軟呢?

大松大軟不適合太極拳初學者 - 天天要聞

個人愚見,關於大松大軟這個講法應該說在練習太極拳到達懂勁之後是很對的。但是我們在練習太極拳初期的時候,是做不到大松、大軟的。


在練習太極拳的最初期,放鬆基本是做不到的,但是說軟是很容易的。怎麼叫軟呢? 我們只要不用力,主觀上不去用力,肌肉完全的不去用力,我們就會軟。但是我們雖然軟了,是不是鬆了呢?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我們雖然軟了,但是其實我們並不一定鬆了。李雅軒先生說的大軟應對是至柔的意思,不是一般的像爛泥一樣的軟,大軟只是對於鬆柔重要作用的強調,不能過分地依文解字,也不能不分理法完全照學。太極拳是柔中有鋼,至柔生至鋼,從李雅軒先生的拳架中也能看出來,其雖松而不懈,松中帶棚。是似水之柔,能無堅不摧。

談放鬆不能不知松的來源和本意,松的本義為樹木名,松樹。做動詞意思有解開;放開;使鬆弛。做形容詞的意思有,疏鬆;輕鬆;軟弱無用,還有堅貞的象徵意義。松還有動詞的意思,通"從", 依從、隨從。

太極拳的松,首先是動詞,松的是哪裡?是關節是肌肉,關節就會鬆開,鬆開後關節就能靈活。肌肉放鬆就是鬆弛不能收縮,肌肉收縮緊張,而筋是拉伸緊張,筋的鍛煉要拉伸,筋拉開才能松。

松要有開的過程,打開了才是真松,由動作到結果,由動詞變成形容詞鬆散;不堅實;不緊。就像我們這個螺絲,螺絲擰在螺栓上,我們擰不動地叫做擰緊,擰得能動了叫鬆開。有一個螺絲螺母分離的一個過程。我們鬆了之後,我們能夠更加的靈活,就像這螺絲鬆了之後,就開始能活動了。而我們身體也是一樣的,如果只是在精神上面的放鬆,但是我們身體並沒有真的鬆開,這時我們身體的肌肉可以不用力,肌肉如果不用力,筋骨再沒有支撐,沒有棚勁做基礎,就叫做軟。毛澤東詩云: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松而有骨為不懈,軟弱無方非真松。

大松大軟不適合太極拳初學者 - 天天要聞

一般人不知道松還有直的意思,陳毅有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宋)吳芾有詩: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白居易有詩: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雲。 這裡直既是松樹氣節的描述,也是松樹形態的描述,沒有主幹得直就沒有梢節的松。這個主幹就是我們身體的脊柱,立身中正,骨節支撐和平衡是放鬆的前提,玉樹掛寶衣也是這種骨架支撐的描述。只有形成了骨架支撐後才能談大松大軟,不然大軟就成了真軟,任人宰割隨意捏方圓了。沒有棚勁做基礎是不能大松大軟的。

放鬆首先是手的放鬆,但腰胯要有力,根節要催,放鬆四肢,用腰胯脊柱的力量。

關節的松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肩關節,脊柱關節,骶骨關節,這些關節的鬆開都有個過程,取決於我們方法和不斷的練習並不是完全的主觀臆想松就行。關節兒的鬆開,我們的筋能不能撐開拉長,這個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我想鬆開,它就能開,它有生理結構在這兒了。所以說要想鬆開,我們一定要在一個正確的練習方法上,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鬆開。是需要時間的,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讓我們的關節兒打開。胳膊如何肌肉不用力而又能抬起來也是有方法的,不是簡單一句胳膊放鬆就行的,關鍵方法一句話就能松,這是科學知識,不是保密的但不是人人都知道。不知這句道理需要練很長時間才能體會,所以一定要知道方法才行,懂理明法自然日行千里。

大松大軟不適合太極拳初學者 - 天天要聞

這個松的方法就是不同門派的練法和心法,由於門派的分別,習慣的養成,很多人不願意學習其他門派優秀的方法,現在不像在古代,現在很多方法都是公開的,只要敞開心扉就能學習到更多的方法,只有用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更快的進步,也是現代科學的必要性,依託科學研究,消除門派之見,篩選出最好的方法才能更有利於人才的培養,太極拳的傳播。


我們在什麼時候會緊張?比如說我們在危險的環境,我們晚上在走夜路的時候,我們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我們見到很有威嚴的長輩。我們就會產生緊張,身體就會緊。再比如說打拳,我們平時打得很好,當我們在上台表演的時候,下邊幾百、幾千個觀眾的時候,是不是會緊張? 我們打拳是不是和平時不一樣?我們自己打是一個狀態,在老師面前打拳的時候,就會變得緊張和我們平時打可能就不一樣,。

所以說緊就是說我們不熟悉或者不自在,內心有所欲的時候,我們心理上首先產生了拘束,我們不熟悉這個東西,我們就會緊張。如果我們特別的熟悉,或者說我們自己能夠完全做主的時候,我們自然就不會緊張了。就像我們每天都回家,我們在家裡是最放鬆的,為什麼? 因為那是自己的地盤,自己最熟悉。

要想放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熟悉。我們剛開始練習太極拳時,是根本放鬆不下來的。拳架都不會打怎麼放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動作做純熟,練到骨子裡,舉手投足,都是在練拳,拳架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再打拳,不想松但自然就能放鬆了。

所以說放鬆的第一條是一定要熟悉。拳論里講着熟懂勁神明,這着熟是第一位。

第二條,要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和正確的身法。我見過打拳十幾年了,然後還在問我這樣打對不對? 這個動作這樣行不行,怎麼打,對不對? 如果懂勁的人永遠不會問這句話,懂勁之後,永遠不會問別人對不對,因為對不對你自己知道。所以說動作的方法和正確性,這是我們能不能松下來很關鍵的,也是能不能懂勁的關鍵。我們動作正確,我們練熟了之後就能松,動作不正確練多久你也松不下來。只有動作正確,用心正確,練多了才能懂勁,不正確的動作做得再多也是枉費功夫遺嘆息。

大松大軟不適合太極拳初學者 - 天天要聞

怎麼才能正確? 動作上講,剛開始練拳,拳論里講要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開展這是指初期,後期才是緊湊。開展什麼? 就是要把我們筋骨拉開,有開的過程,有開方能有合,所以說練拳初期切記架子太小,一定要架子伸開打大。我們身體主要的大關節兒都是呈圓弧狀的關節面兒。這個時候的練拳,最好就是盡量把關節打開,多做圓弧狀運動,這符合我們關節的結構。其實這時候不用去講太極的原理,完完全全的從人體結構的原理去講就可以了,符合關節生理結構的運動肯定對關節是有利的。

身體姿勢上最重要的就是立身中正,只有中正才能肌肉放鬆,才能立如稱准,活似車輪。

太極拳後期松的重要性要遠大於初期松的重要性,太極拳也叫移動中的冥想,冥想離不開松靜,但單純的松靜也不是太極拳。前期練筋骨,後期重意識,道有先後,物有始終。

我們對某一種拳理講法不能局部地去看,要明白他的後背的道理,理解透了之後,我們才能更加的靈活地去應用他們,用來指導練拳。現在資訊發達很多秘籍,高級階段的練法都呈現在我們面前,有很多體悟和練法都是針對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之後的,並不一定適合初期學拳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特點,從練法到心法都未必一樣,拿大學的課本來指導小學生肯定是不合適的。

太極拳的練習方法是因人而異的,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不同身體情況,不同目的都要有相應的練習方法,並非一成不變,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其適用的範圍,很多方法不是對錯之分,關鍵是是否適合,是否當機。

對於拳理不能抓住某一個觀點就去囫圇吞棗的全盤接受,一定要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當下的階段。

減肥分類資訊推薦

演技天花板!同一部影片奪取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6位女演員 - 天天要聞

演技天花板!同一部影片奪取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6位女演員

在之前的兩篇文章里,已經介紹過了同時奪得金像金馬最佳影片的8部電影到底有多難?同時獲得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影片——只有8部,以及金像金馬雙料影帝同時斬獲金像金馬雙料影帝,只有這4人!,這次就來看看同時奪得金像金馬雙料影后的女演員,40年影史只有6位,且看看是哪6位演技天花板的女演員。
氣質和練神是習武人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氣質和練神是習武人的秘密

因為你愈是練出來的,愈是明白武者不詳的道理,我們是盜了天地之機的,還要終天年,不隱得深些難道等着天打雷劈嗎?
跑不快還易受傷...多少跑友敗給了扁平足? - 天天要聞

跑不快還易受傷...多少跑友敗給了扁平足?

跑步受傷的原因有很多,不正確的跑姿、跑前熱身不夠或者是超負荷運動都可能導致傷病。不過在足部常見的損傷里,大部分都是因為扁平足導致的,而且中年之後隨着器官退化,你會發現自己腳心離地面越來越近...
三快兩慢跑步訓練初看 - 天天要聞

三快兩慢跑步訓練初看

在今年四、五月份因為跑量過大導致隱性的身體疲勞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終於爆發了,身體免疫力下降促發口腔大面積潰瘍,就醫三天後很快就好了,但也促使我認識到,跑步的過量,往往不是身體能覺察到的疲勞,身體恢復程度自己是感知不到的。
有助於減肥的四種飽腹感食物 - 天天要聞

有助於減肥的四種飽腹感食物

即使我決定要打耳釘,如果你現在餓了,你就不能考慮減肥了。據了解,堅果增加激素的生產,有助於調節食慾,富含膳食纖維,堅果中的脂肪多部分是排泄的。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 天天要聞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發於腿,主宰於腰”這句話是所有太極拳習練者都知道的,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看出腰胯的重要性,腰胯是連接上下肢的中樞、紐帶,胯平時大家很難去運動,所以腰胯都被傳統功夫列為核心,如果腰胯缺乏重視,將很難練好太極拳。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 天天要聞

關於太極拳腰胯的討論

“發於腿,主宰於腰”這句話是所有太極拳習練者都知道的,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看出腰胯的重要性,腰胯是連接上下肢的中樞、紐帶,胯平時大家很難去運動,所以腰胯都被傳統功夫列為核心,如果腰胯缺乏重視,將很難練好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