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常規認知里,減肥不外乎兩點:管住嘴,邁開腿。而且大部分人認為,胖子的脂肪基數大,運動效果會更好。
所以,想通過健身減肥的人,天天泡在健身房,變成了一個健碩的……胖子。
想通過瑜伽減肥的人,勤勤懇懇上瑜伽課,變成了一個柔軟的……胖子。
(圖源網絡,侵刪)
誒?咋回事捏?是打開的方式不對?還是呼吸的頻率不對?
近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的一篇研究告訴你:這很正常,因為胖子的運動消耗量,就是要比普通人少20%左右。
(圖源:Current Biology)
哦~原來是這樣啊~等等!並沒有被安慰到啊!好像更扎心了啊喂!
中年發福可能是運動量減少了
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的這篇文章由全球80多位研究者共同完成,有意思的是,該團隊於兩周前剛登過一次熱搜,當時的話題是:中年發福不是因為新陳代謝變慢。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所以30歲以後開始橫向發展真是“身不由己”啊!
但是,當地時間8月13日,該研究團隊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論文指出:人體的代謝水平從60歲才開始緩慢下降,從20歲到60歲之間,我們的代謝水平一直是穩定的。
(圖源:Science)
具體而言,該研究使用雙標水法對來自29個國家的6421名男性和女性進行了能量消耗的測量,這些參與者的年齡在8天到95歲之間。
經調整後,研究者排除了體型等差異,使年齡作為單一變量。研究結果發現,人體的新陳代謝在1歲左右達到頂峰,此時嬰兒消耗卡路里的速度比成年人快50%。此後直到20歲左右,人體代謝水平以每年約3%的速度逐漸下降。
從20歲到60歲之間,人體的新陳代謝率在整個成年時期會保持穩定,直到60歲之後,新陳代謝再次以每年約0.7%的速度下降,到95歲時,代謝水平會下降到成年人的75%左右。
(Adjusted TEE:調整後的每日總能量消耗;Adjusted BEE:調整後的基礎代謝/圖源:參考文獻[1])
好嘛,“新陳代謝”這層“遮羞布”被揭掉了,那為啥會中年發福啊?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約翰·斯皮克曼(John R. Speakman)表示,如果你在三四十歲時體重、腰圍增加,不要怪身體的新陳代謝,這可能是因為你吃的太多、消耗太少。
運動量減少,就容易導致肌肉流失,消耗的能量也隨之變少。
世衛組織建議18-64歲的成年人每周應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你做到了嗎?
(圖源網絡,侵刪)
增加運動量可能也沒什麼卵用
如果你覺得以上研究就夠扎心了,那麼接下來你會發現,同樣的團隊,相似的研究主題,沒有最扎心,只有更扎心。
既然中年發福是運動量不夠,那我們增加運動,是不是就能很快變回小瘦子了?
身體:呵呵……
(圖源網絡,侵刪)
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這項研究發現,在運動消耗大量能量後,我們的身體會自動進行能量補償,從而讓運動的燃脂效果大打折扣,而胖子在這方面的補償能力尤其強大(但這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所謂能量補償,簡單來說,就是你在運動上消耗了能量,身體就得在別的地方給你把能量找補回來。
比如你運動完了,食慾變得更好了,新陳代謝反而降低了,你說氣不氣?
研究顯示,這種代償能力會隨着脂肪量的增加而增加,對於身體質量指數正常的人群,這種代償率約為27.7%,而對於肥胖者,代償率則達到了49.2%。
(該圖表示代償作用隨着脂肪量的增加而增加/圖源:參考文獻[2])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瘦子通過運動消耗了100大卡,身體會給他補償回來27.7大卡,最終反映在一天的總能量中,他通過運動增加了72.3大卡的能量支出。
而同樣的運動量,換成一個胖子,最終就只增加了50.8大卡的能量支出。
換句話說,通過運動減肥的話,與瘦子相比,胖子的運動效果會更差。
(圖源:圖蟲創意)
之所以會有代償效應,研究者提出了兩種可能,一種是運動會增加食慾,從而增加能量攝入,另一種是運動會降低人體其他方面的能量支出,比如靜息代謝,以降低運動的能量成本。
研究者推測,這種代償能力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是有好處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食物能量需求,從而減少覓食所需時間,減少外出被捕食的機會。
但對於現代人來說,尤其是需要減重的肥胖患者,這種能力也太讓人難受了
該研究有望對減肥的個性化運動計劃制定提供參考,同時也提示我們,要想減肥,控制飲食要比增加運動重要得多。
(圖源:123RF)
在控制飲食方面,我們需要限制來自於總脂肪和糖的能量攝入,並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類、全穀類及堅果的食用量。比如限制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吃五穀雜糧,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 。
當然,雖然運動在減肥方面表現不佳,但它在改善睡眠、舒緩壓力、提高抵抗力等方面,還是頗有益處的,每周也要定期進行體育鍛煉,但運動後注意控制食量。
參考文獻:
[1]Pontzer Herman, et al."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 Science (New York, N.Y.) 373.6556(2021): doi:10.1126/SCIENCE.ABE5017.
[2]Vincent Careau, Lewis G. Halsey, Herman Pontzer, et al.Energy compensation and adiposity in humans,Current Biology,2021,ISSN 0960-9822,https://doi.org/10.1016/j.cub.2021.0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