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斷食,聯想到自己家裡過去多年的生活習慣,也許這其中無意識的在實踐輕斷食。
輕斷食,用大白話說就是輕度斷食,一段時間內不進食,16個小時,或者24個小時,48個小時,72個小時,甚至更長。期間可以喝水,也可以吃一點水果。具體需要多久,看個人身體狀況,不要強行執行,小心低血糖。需要循序漸進,謹慎進行。這也是目前相關科研和醫護人員給的建議。
目前輕斷食在小鼠和猴子身上做過實驗,取得良好效果。有一些人也在實踐中,也取得良好效果。因為每個人的自身實際不同,有的人合適,有的人不合適。所以總體需要謹慎,小步進行。
由於幾十年前,我家裡還是不富裕,勉強溫飽,勉強生活。加之當地的生活習慣。我們家一直都是每天兩頓飯,第一餐中午大概11點左右,第二餐下午大概6點左右。你沒看錯,沒有早餐。至於早餐和晚餐,實在餓了,再做飯加餐。但在我的印象中這樣的時候極少,屈指可數。小時候,不知道什麼,也不知道好壞,都是跟着大人走。時間久了就成了習慣。
按照每日兩餐的生活習慣,其實這無意中就是在執行輕斷食,而就進餐時間看,頭天下午六點到第二天中午12點,這幾乎斷食18個小時,而且幾乎天天如此。
根據最近興起的有關輕斷食以及種種好處,再結合自己過往生活習慣,反思過後發現,在這樣的生活習慣下至少有三大好處,而這三個好處完全是幾乎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下面細說。
第一點,身材苗條不肥胖。
我們一家人身體都是偏瘦或者適中,沒有一個肥胖。一天兩頓飯,涉及的熱量有限想必有關。運動方面的熱量消耗,好像除了日常勞作和家務,沒有刻意運動。倒是我們年輕人會時常刻意得走一走,跑一跑。多年來,體重幾乎沒什麼大變化,身材適中,還偏瘦些。其實,家裡人做飯,是不大懂營養搭配的,基本是米面為主食,變着花樣做。
第二點,面相年輕不顯老。
我們家人都不顯老,面相年齡都要實際年齡起碼年輕十歲。這還是保守的說。我媽70歲了,還在到處跑,走親戚,買菜,逛超市。她自己一點不覺得自己年齡大,反而哪都想去,尤其超市有活動,說什麼都要去。
第三點,身體健康不生病。
我的印象中,我們家人很少生病,一家人都是如此。我爸媽都過70了,我的印象幾乎沒生過病,偶爾感冒自己扛過去就好了,老一輩子,文化程度低,沒什麼健康保護意識,平時生活中一些注意事項,就是給他們說了,他們也不聽。不然身體比現在還好。身體自身調節功能再強大,也扛不住長年累月的作。就我自身而言,印象中生病就三四次,而且這幾乎都是由於自己不注意作出來的。醫院也就是需要體檢的時候去過。
這裡面不知遺傳和飲食佔據多大因素,像大魚大肉,高糖,燒烤,油膩類食物很少吃。當然現在流行的碳酸飲料極少喝。另外,說不吃早餐和晚餐會怎樣,我們家從來不吃,我爸媽都70了,從來沒有胃病和所謂的膽結石之類。
補充一下,我一直來睡眠都很好,失眠的次數一把手都能數過來,個人還比較喜歡走路,一般不太遠的路,自己寧願走過去。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這兩點或許也在發揮着積極作用。把以上這些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最後祝願大家都有個健康的好身體。
(小編原創,碼字不易,歡迎交流,點贊,評論,關注,轉發,小編新人,繼續努力,後續有更多有趣有益的分享給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