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島內一份最新民調,賴清德信任度與行政團隊整體施政表現滿意度皆出現下滑,其中賴清德的滿意度、信任度均創新低。有島內輿論指出,賴清德支持度低迷,與其近期“台獨”暴沖、在島內大肆散布所謂“團結十講”有關,這“十講”,名為“團結”,實為“分裂”。
島內民眾不滿意:
“鬥爭十講”讓台灣社會更撕裂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賴清德不滿意度持續攀升,受訪者明確質疑這場演講的真實目的。島內民調專家認為,賴清德在島內民意對“大罷免”支持度日益減弱的情況下,尋求通過發表“團結十講”這樣的“台獨宣言”來催票,勢必會把“大罷免”搞成“大分裂”。
“所謂‘團結十講’其實就是‘分裂十講’!”台灣時事評論員謝寒冰指出,賴清德正在做的就是增加社會內部的仇恨,進而撕裂台灣。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直言,賴清德嘴裡的“團結”是團結支持“台獨”的人,反“台獨”的人卻要被打壓、消滅。“所以賴清德的‘團結’,根本就是獨裁的‘團結’、‘台獨’的‘團結’,對抗大陸的‘團結’。”
台灣《中國時報》評論稱,賴清德從長毛象延伸至“台獨史觀”,鼓吹“兩岸互不隸屬”與“賴17條”,擺明替“大罷免”添柴火,與其說是“團結十講”,不如說是“鬥爭十講”,只會讓台灣社會更撕裂。
島內青年不買賬
不願成為賴清德分裂圖謀的犧牲品
7月1日,在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第四講”中,他鼓吹所謂“為台澎金馬而戰”,渲染所謂“大陸軍事威脅”。對此,島內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怒轟,如果賴清德真的有把台灣年輕人當做“我們的孩子”,還忍心逼他們上戰場嗎?
有輿論指出,賴清德鼓吹防務改革,但核心導向卻是一場有預謀的“軍事化社會動員”,其目的是把台灣同胞綁入其“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戰略架構。
台灣《遠見雜誌》曾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倘若兩岸開戰,有51.3%的島內民眾不願意讓自己或家人上戰場,其中20—29歲不願上戰場比例最高,達70.2%。
台灣輿論不信任:
民進黨才是台灣真正的雜質
除了在最近一次講話中叫囂“以武謀獨”,賴清德日前還公然將島內不支持他的多數民眾稱作“雜質”,揚言“淬鍊”“打掉”。賴清德當局也將佔台灣地區96%以上的“漢人”歸類為所謂“其餘人口”。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引發島內公憤。
“誰才是台灣真正的雜質?”台灣“中時新聞網”一項網絡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民進黨才是台灣政壇的“雜質”。台灣《聯合報》在社論中指出
,賴清德竟將島內不同聲音、不同立場者視作“雜質”,令人難以置信。對照他一連十場以所謂“團結”為主題的演講,更顯諷刺。
賴清德近期的各種謀“獨”挑釁言論引發島內各界廣泛批評。持續走低的民調數據表明,島內越來越多民眾已認清賴清德當局冥頑不靈的“台獨”本性,看透他們的虛偽面目。正如國台辦發言人所指出,但凡違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搞倒行逆施,註定遭到失敗;挑戰國家領土主權搞“台獨”分裂,只是絕路一條。
來源 看台海